杨艳生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小群体教学法是当前高校正在探索的崭新教学模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教学对比研究等方法,在公共篮球课教学中进行小群体教学模式实验,对技能教学模式和小群体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基本技术、学习兴趣、同学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小群体教学式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也为高校篮球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群体教学模式;篮球;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09-03
终身体育是人健康的基石,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主要保证,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与兴趣发挥这重要作用,甚至对毕业后继续保持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理念都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小群体教学模式作为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一种,通过实验和理论剖析,研究和探索其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用显然具有可操作性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小群体教学模式在2012级1、2班学生公共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大量的文献收集与筛选,了解合作学习的最新成果,了解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本文的撰写提供重要参考.
2.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丹东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专家、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听取意见和建议,为论文专业准备第一手实证资料.
2.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需要,运用:spssll.5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2.4 教学实验法
2.2.4.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对比技能教学模式与小群体教学模式,将实验后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基本技术、学习兴趣和同学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小群体教学式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2.2.4.2 实验对象及时间安排
随机抽取2012级2个班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采取小群体教学模式授课(42人).另外一个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授课(42人),共84人.从2012年3月-2012年6月进行实验,每周2学时,共36学时.
2.2.4.3 实验结构
2.2.4.4 测试指标
为了保证实验的效度,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测试,经过T检验,保证两组学生情况相同具有可比性.
A、身体素质测试
实验前对30米往返、引体向上、立定跳远、原地纵跳和一分钟跳绳等学生基本身体素质项目进行,并采用统一的工具测试,测试数据表明两班身体基本素质无显著性差异,测试结果如表1.
B、机能素质测试
实验前测试两组学生具有代表性的机能指标:肺活量、安静状态下的心率,P值均大于0.05,说明实验前两组学生的机能无显著性差异.
C、专项技术评定
对样本进行T检验,P大于0.05,说明两组学生的篮球专项技术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要求:
D、问卷情况统计
2.2.4.4 实验的实施过程
小群体教学模式班级教师教学授课基本规程: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小群体教学模式教学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影响情况测试结果表明,小群体模式教学组和传统模式教学组学生在经过半年的篮球选项课实践后,代表身体素质的五个指标:30米往返跑、引体向上、立定跳远、原地纵跳、一分钟跳绳试验后的结果如上表,分别与实验前进行比较得到差值,从表中可以看出每项都有所提高,特别是一分钟跳绳和原地纵跳的提高幅度很大,这和篮球这个项目特点有关,也说明这两种教学模式在提高身体素质方面有相似效果,对身体素质的提高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2 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篮球基本技术影响
为了更好的探讨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掌握篮球技能的影响,对实验前后的两组学生技术技能水平进行了测试,结果见表7.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项标准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实验班投篮达标成绩从实验前1.60到实验后的4.71,技评成绩也比实验前高出很多,经过检验T检验实验班的成绩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班.原地定点投篮的平均数4.71、3.21和7.79、6.55显示,相应的标准差两组对照显示出不同,T值经过检验查表得出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进行篮球个人组合技术教学中传、接球、半场运球上篮、全场传接球上篮、持球突破和曲线运球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班,从下表来进行分析.分析原因:运动技能形成的初期,技能的学习者本身很难察觉自身的动作情况,采用小群体教学模式的篮球课,帮助学生对自己练习情况的不断反思,使学生一开始就有详细了解,再加上教师与小组成员共同的检验与反馈完成动作技能熟练化.在小组的活动中,每个人角色不同,对新技术的形成产生迁移,运用每一个小组成员规定的任务,通过这种要求的提出加快所学篮球技术技能掌握的进度.
个人组合技术学习是是本实验研究的内容,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同学好于对照班,传接球、半场运球上篮、持球突破三个指标经过T检验得出p<0.05,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也就说明小群体教学模式的教学优越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的成绩技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另一个指标,曲线运球得出的结果是p<0.01,说明两组对照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几个指标的平均数基本上高于对照组,两组的离散程度也基本相同.分析其原因:运动技能的掌握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不断根据反馈信息最终建立完整清晰的动作结构.在小群体教学下能及时的将错误动作的信息反馈给练习者,加深了对动作概念的认识,提高教学效率,调整学习方式不断提高练习水平.发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展现小群体内每个成员的优势,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分组竞赛、讨论的方式,对运动每个环节进行深入理解可有利于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从而学习效果比对照组优势明显.
3.3 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习兴趣和同学关系的影响
经过实践教学实验,对两组学生学习兴趣、同学关系进行分析,小群体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班的学习兴趣和同学关系在实验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小群体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学习互助教学,通过小组内班上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讨论、交流,创造了彼此频繁接触的机会,优化同学之间的关系.还因为由于小群体教学模式的评价是以小组运动成绩为前提的,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每一成员都更大程度地感受到自尊的高兴.在小群体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同同学进行沟通,从而促进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是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自己练习自己的,所关注是自己的运动成绩,和自己比较熟悉的同学一起练习,学生的成绩评定有优中差的比例之分,不但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之间的团结.
4 结论
4.1 经过半年的篮球选项课实践后,两组学生三项身体素质的成绩差距不大,没有显著性差异.
4.2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有很强的促进效果.
4.3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和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31-143.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9-53.
〔3〕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27-133.
〔4〕邵伟德.体育教学模式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5-11.
〔5〕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7(1):88-90.
〔6〕崔秋香.高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高教研究,2007(5):32.
〔7〕熊伟林.关于教学模式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子教育,2006(4):65-67.
〔8〕吴爱琴,杨兰芳.浅析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J].教育教学研究,2007(9):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