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针对英语分级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改革思路

杨丽娟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中国 北京 100176)

我校自2012年始进行了英语分级教学的改革,即对经管学院的非英语专业的年级实施A、B两层的分级教学。到目前为止分级教学已有三年,总结和反思这三年的分级教学实践的得失成败可以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和改革提供可靠的改革思路以及方法和手段。本文主要就以下4个方面探讨对分级教学的认识并提出符合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学实践的想法和措施。

1分级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体现教学要求更要符合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理论上讲这两者应是统一的关系,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对立的情形。学校从教学目标出发要求学生通过高职高专英语A和B级考试以获得相应的证书;但有一部分学生入学基础很低而且对英语学习缺乏良好和积极认识,这就使得以硬性要求的过级考试和与之相关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得到学生的配合。这也是为什么实施了分级教学而通过率并无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

权衡一下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要求,我认为首先应认真地了解和对待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如果以考试为杠杆和唯一目标,这势必会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陷入困境。同时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将受到很大的制约和影响。实践表明,为了应对每次的过级考试,每个学期都要拿出至少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进行考前辅导,这无疑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程,破坏了教学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每个学期的考试压力和枯燥的复习式学习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更无兴趣可言,期望值逐学期降低。我们作为教师应客观冷静认真地对待此种问题,也是对学生负责和对工作负责,所以有必要对目前的分级教学进行调整。

2分级教学的实施要有科学的详细的可行的教学目标做指导

分级教学的意义和目的应是实行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有效地学习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和进步。遗憾的是,我们的分级教学缺乏全面细致而有效地调查研究,没有制定详细的分级教学目标,这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中存在盲目和应试的弊端,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和负面影响。建议全面细化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摸底考试的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A,B级的教学目标要保证学生经过一学年的学习达到英语B级的考试要求,并在最后一个学期争取达到英语A级的要求;C级的教学目标要降低难度,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和有效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鼓励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并增强学习的信心和信念,这部分凡是最终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应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紧密相关,否则就是纸上谈兵。David Nunan 指出“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学习者参与学习不是由于他们可能会使用外语,而是因为外语学习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和跨文化交际的技能,知识和态度。”这表明了外语学习的本质和意义,基于功利的学习违背了学习的基本规律和扭曲了教学思想,必然对学习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利用分级教学的优势,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帮助他们达成学习愿望,从学习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

3改灌输式的教学为指导性的教学

分级教学可以在更大程度和更高层面上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因为制定的教学目标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业水平,从而可以采取更为积极有效地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我认为应该在以下7个层次开展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动力并获得行动力。1)学生的人生目标;2)语言学习目标,交际网络和社会角色;3)客观需求,语言使用模式和个人资源的利用;4)语言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学习语言的困难;5)主观需求:包括学习策略的选择、情感需求、学习行为的偏好,学习进度及对改错的态度;6)获取目标的信息;7)与发展学生学习策略相关的信息。如果我们利用分级教学的机会,充分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自然会受益匪浅,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到一定的提高。

4网络课堂应成为英语分级教学的重要阵地

计算机和网络高速发展使我们认识世界和学习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积极建设和发挥网络课堂的优势使学生最大程度上按需学习,形成自我激励的学习方式,真正意义上推进学习向更高层次迈进。建议组织师资力量开发网络学习资源课件或引进一些网络课堂的资源,可以根据分级情况,规定学生每个学期完成与之级别相应的网络学习内容,通过相应的测试并计入学期考核。网络课堂的学习要求学生逐步养成积极自主有效的学习行为,并全面带动和促进课堂的教学和学习。

高职阶段的英语学习由于课程设置的限制及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制约一直是徘徊不前,难以有较大的突破和进展,面对困难和被动的局面,我们更应要理性和客观地制定优化的课程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分级教学的思路应该使英语教学更具特色和针对性,并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带动教师的积极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促进英语教学的全面和良好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Krashen,S.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Pergamon,1982.

[2]David Nua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汤静]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