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生活艺术纯粹之美——如社

笪杨洋 郝亚楠 Da Yangyang and Hao Yanan

近年来,艺术开始寻求着“回归主体”,随之架构起了当代多元、开放、包容的艺术观,而女性艺术家亦开始从转向对自我价值的探寻中觉醒,寻求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和自觉意识,对自身进行解构并试图将这种觉醒的意识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在艺术中出现的这种性别差异,使女性艺术家以一种独特的女性视角来观照自身,进而诠释世界,并尝试着从自身的审美经验出发,挖掘个人潜隐的内心世界,把对事物独特的情感体验展示在作品中,更加注重女性特有的直觉的、官能的呈现,去体悟每一个自然的、生命的抑或是情感的、人性的意味的事物,从而展示出一种区别于男性的感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凸显出一种独立的美学品格和精神指向。女艺术家们以特有的女性触点进行思考与创作,显示出一种具有文化研究意味的新倾向。

眼下流行起来的各种女性聚会形式,使得来自相同或不同圈子不同年龄层的女性可以通过这样的聚会,进行除工作、家庭以外的生活交流。由甄秋鸣、陈普、吴团团、许正立、杨立新、李砺为主组成的如社,自2002 年成立以来,已过十数载,而活跃在这个社团的艺术家均是50、60 年代出生的女性艺术家,多数人已退休在家画画,淡去了喧嚣,卸下了工作和学术的压力,摒弃了市场诱惑,能踏实做自己喜欢的事,充分享受生活。丰富的阅历使她们心态更加平和,对于艺术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想要留住热情与激情,让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需要坚持对绘画和自我的追求,这也是如画的初衷。她们虽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关注点、价值取向和艺术追求,但通过艺术和绘画,她们紧密地联合在了一起。“如社”的由来源自“真如”,即佛家最高境界,包含了梦幻、霹雳、破碎这三个概念,希望能如面壁十年的佛祖那样有所突破。换句话说,坚持对艺术保有一种纯粹而非功利的心灵,其实也需要一种类似于佛的悟性,这也是如社的目标和意义所在。

悟性和真诚是属于本真的一种东西。心里共同怀有一种乌托邦式的梦想,使大家在艰难的条件下抱团取暖,以此激励,相互扶持,重新振作自己对艺术的追求,让自己在小的夹缝当中生存下去,并给自己营造出艺术生存的空间。如社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绘画来传达各自的生活体验,而非树立某种艺术概念。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运用不同的艺术创作方式,如丝网版画、工笔重彩等,每个人在寻找个人创作方式的道路上都日臻成熟,并潜心专注自己的绘画,避免相互间的雷同或影响,彰显在画面中的不是技巧,更多的则是内心对事物的一种看法和认识,而成员间的相互观摩、探讨,对自己本身也是一种反馈。

陈普从内心出发,认为绘画是生活的一部分,除却任何功利性,作品是画家人格精神的外化产物,画的是内心最真挚的东西。认为艺术创作中的有感而发,是使作品能够具有感染力的基本条件。作品中暗含了其精神诉求,蕴含着画家对往昔心理等因素的省思。17 岁时下乡,20 岁出头回来再上大学,再回首时多了一份苦乐参半的感受。她通常以直观的视觉形象将记忆物化、重组,并以丝网版画为媒介,在色彩运用上汲取了中国传统的设色风格,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语境,及视觉与心理的感染力。她的《年轮》系列版画,追寻并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记忆和感悟。对她影响最深,使她最有感触的是“文革”的题材,进而产生了《镜子》系列。其灵感源自《空镜子》这部电影,用颇具现代特征的形式语言来呈现历史,折射出历史演进所呈现的矛盾冲突和进步。画家以一种客观而非抨击的角度审视历史,让观者产生共鸣,虽已时过境迁,却能引发人们以当下的观念去思考和理解,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鸡冠花》的创作主题,开始为彩墨,后复制成丝网。在创作的过程中追求的一种新变化,实则是在追求一种平和、愉悦的心情。

杨立新说过“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而绘画就是她心里的那亩田。她不刻意寻求某种绘画语言,而是遵循内心的感受。上山下乡是其人生的转折,17 岁时被分配到河北围场县坝上当知青,随之而来的是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的窘迫和前途的无望。多年之后,当她重新审视这段生活,发现这段经历使她对农村尤其是那里淳朴的民风有挥之不去的记忆,这成为了她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带学生去南方写生期间,尤喜将焦点放在那些老厨房、院子角落这些平淡淳朴的生活场景中。去西藏时,多数人都会被那种异域风情打动,但她的注意力往往被不同民族生活方式间的细节差异所吸引,藏民对自然的敬畏、与自然的真正融入深深打动了她,促使她将对坝上的风景,及对藏民的那种最真挚的感受再强化到绘画作品中,从其一系列的作品,如《高原霞》《牧歌》中,都足以窥见画家自身生活的痕迹在里面。她认为人对事物的理解是个由浅薄到深刻如此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平淡当中发现很多独特的地方,于是就有了别样人生。作为艺术家,应该深入地观察生活、观察人,而非单纯地模仿。

甄秋鸣认为,创作的最高境界是不为创作而创作,要用自己熟悉的艺术语言尽情地自由表达,应尊重和坚持自己的艺术感受。从感动的影像中提炼出黑白,从感兴趣的画面中萃取出刀法,抽象、主观精神、张力的美感即是版画的魅力所在,它让人不再被动地追逐自然和摹描影像,是对创作者提炼自然生活能力的一种考验。她不仅运用大力度的刀法,且强调刀法间的节奏感,从疏密刀法的有效组织中可窥见女性艺术家性格里缜密和娟秀的特点。其油画作品的题材多取材于身边朋友和日常交往,用色热烈,对比度强,吸取了印象派的表达方法。以京剧为题材的油画创作中,力图吸收中国传统画的构图方法和绘画技巧,创造出适合自身表现形式的语言及审美取向的作品。其黑白彩墨作品用色单纯而富有变化。在以狗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中,用刀法般的笔触、夸张的手法表现人们对它们的伤害,及它们眼里透露出的忠诚和企盼信任的眼神。这里不是简单地对狗的影像作趣味性的描写,而是充满了对道德的深刻思考,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她的画里流露出一种文学性的思考,呈现了生存在现代社会女性的内心感觉和自我意识。她提到女性的内心世界有时需要自我肯定,拥有自我时,内心会感到充实,这是一种自我的强大。而这种自我肯定是抽离了目的的一种结果,更加纯粹,整个的心路历程很美好,自己与画中角色相互体验、对话,就好像有一种空间,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感觉。

李砺的作品中则是反复出现孩子嬉戏玩耍的母题,如《歌舞女孩》系列,从夸张变形的人物中,呈现出画家对生活恬淡安然的态度。画家在艺术中传达出的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也是一个现代灵魂在真实的生存体验中寻求精神家园的见证。她提到绘画一定要真实,要有感受,而不是去迎合市场或是受众的要求,只有在艺术作品中表达出真情实感,才能让人产生共鸣。她觉得所有的生活状态、场景都可以入画,故而创作不再会受到题材的限制。特别是提到艺术上的性别差异时,她认为男性艺术家可以把绘画当成一项事业去做,但女性由于家庭的牵绊,自己的绘画创作很难进入游刃有余的状态,处处都是被打断的,不易平衡。不能舍弃平凡的生活,就无法铸就自己的梦想。当女性坚持艺术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艺术对于她来说不仅是事业,更是一种信仰、一种生命,其实这才是艺术最重要、最本真、更纯粹的一种东西。这个社会的角色塑造使男性比较需要赢得别人的肯定,而女性相对来说追求这种肯定并非是她完全的目的,更多的则是追求一种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这是一种真实的性别状况,但其实真正的艺术都并不是去追求别人的肯定,而应该首先是自我的完善。

画如其人,吴团团的善良少语、细腻浪漫的性格特点也穿插在她的艺术作品中,她的画大多带有一些神话故事的神秘色彩,像《一千零一夜》等。画面构图,分散与紧凑平衡有致,注重人体动作姿态的表现,很好地保持了作品的艺术氛围。还有一些自画像,传达的是对自我的一种剖析。她的专业方向是油画,其工作室专门负责舞台演出的服装设计,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的多是文艺界的人,绘画圈的朋友较少,于她而言,在这个画社里,友谊是第一位的。她认为女性艺术家可能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内心,她并不认为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就是要宣扬女权、性等等这些较为表面、特定的范围,实际上,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应该像小说、诗歌一样,自然而不去刻意表露,尊重心里想画的,但能充分显示出女性艺术家独有的特质。她认为活到老,画到老,就足够了,表达从自身内心视角出发的一种感受,并以此来肯定自己。

许正立先后学习过国画、油画和壁画,从其绘画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艺术创作的形式与风格特征,包括了《空椅子》系列、《蝴蝶迷》系列油画,另有一部分的水墨创作,如《江南小景》《花卉》,都是从生活的细节处着手创作,无处不显露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营造出温馨别致的氛围,具有感情的魅力和思想的深度,所有这些都是通过一种诗意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她试图以一种极具个人色彩的观点和表达方式来诠释自己对生活的感知。看似琐碎的生活素材,通过其对线条、色块的把握有条不紊地展现在画面中,变得生动有趣,令人回味。她认为唯有热爱生活,才会对生活产生一种独到的眼光;享受自己的生活状态,就能敏锐地发现很多东西都可入画。而如社的这些成员画的东西大部分还是接近传统的,然而她们每个人都热衷于表现自己的生活视角,于是形成了互不相同的独特的艺术感受。

如社这样一个团体的成立,创造出一种鲜活的生活氛围,让这些女艺术家们的情感得到回归,思想的火花能够相互碰撞。她们这代人习画半生的经历,从发自内心对绘画的喜爱中体验到的是忠于理想、忠于情感、忠于自我价值实现的真诚与平静。她们在绘画上善用锐利、坚定的线条描绘、诠释身边的一切。艺术创作激发了她们的想象力和对生活观察、感受、思考的能力,而生活的美又反过来刺激她们创造出更多的艺术作品,这便是艺术实践的功劳。在一些作品中也反映出她们对城市历史和现实的思索,如陈普的《年轮》系列版画、李砺的工笔人物《观鸟图》、甄秋鸣的黑白版画《老桥》等,把历史的某个瞬间刻画得典型,且充满感情色彩。正是由于有了女性的细腻,其特有的魅力才得以喷薄而出。

当今的社会分工越来越严密,有时职业会被庸俗化。但从历史上来说,艺术其实首先应该是一种状态,其次才是一种职业,如社的艺术家们难能可贵的一点是,现在不管做什么职业,首先都能够坚守着这样一种状态,并保留着面向艺术那种纯粹而真挚的感情,想保持一颗艺术创作之心,不仅需要一种特殊的环境,一种特别的毅力和坚持,更需要对艺术怀有一种纯粹、向往甚至敬畏的感觉,这是一种特殊而又珍贵的状态。或许大部分艺术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年轻时候凭激情来创作,还有一种是中年以后用一种悟性来创作,无论是哪一类,他们都可以很精彩。如社的这些女性艺术家们画的是自己真实的生活,或者说是一种真实的生命状态。不同画家的艺术作品,风格面貌各异,但对于生活细节都很敏感,正是那些独到的细节透露出这种真实的生命状态,这也是女性绘画中最难能可贵的特质。无论是从艺术语言的探索还是独特感受的意象出发,通过表现贴近生活的人、事、物这些真切的东西,传达出一种比真实更真实的,女性特有的精微。

(本文在如社各位女艺术家与《北方美术》学报执行主编邵亮教授的访谈基础上整理)

笪杨洋、郝亚楠: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