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医学护理 » 护理 » 正文

布洛芬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观察

屠燕屏 鲍艳霞 饶争丽 徐晶晶

摘要目的:探索布洛芬不同给药途径对小儿发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发热患儿1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应用布洛芬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观察组则予以布洛芬混悬液灌肠,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后体温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后2 h内两组患儿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4,6,8 h时,观察组患儿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布洛芬治疗小儿发热,可以产生较好的临床疗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给药方式,直肠给药降温持续时间长,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儿童;布洛芬;给药途径;发热;疗效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34

作者单位:432000孝感市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儿科

屠燕屏:女,本科,主管护师

通信作者:鲍艳霞

婴幼儿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以及扁桃体发炎等。患儿主要表现为四肢疼痛、头痛、乏力、烦躁等,如未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极易引发患儿死亡[1-2]。针对患儿的发热症状进行快速及时的处理,可以有效缓解其发热症状,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布洛芬作为镇痛解热药物,常用于小儿发热治疗。在具体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该药具有不同的用药方式,我院积极开展该项研究,针对不同的用药方式进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发热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男95例,女65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6.9±2.6)岁。病程为5 h~2 d。均属于感染性发热。腋温39.0~41.5 ℃,平均(40.0±0.5) ℃。在接受本研究前,均未使用任何退烧药物以及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患儿监护人均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非感染性发热以及原因不明发热者、有药物过敏史者。将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相关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积极予以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失调等相应治疗,联合应用抗生素以及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均应用布诺芬,不再加用其他退热药物。

1.2.1对照组均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次5~10 mg/kg,体温38 ℃以上时服用,饭后用药。

1.2.2观察组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灌肠。在灌肠时,患儿左侧卧位,注意保暖,控制暴露部位。用注射器吸取布洛芬混悬液,剂量为每次5~10 mg/kg,混入生理盐水5 ml,应用温水进行加热,确保温度为39 ℃左右[3-4]。选择一次性消毒8 F硅胶导管作为载体,在其头端外侧5 cm位置涂上液体石蜡油,将其插入患儿直肠6 cm左右。在插管过程中,可以边旋转边插入,动作要缓慢,防止对患儿直肠造成伤害。插入后,注入已经混合完成的布洛芬混悬液,体内保留30 min以上。在用药过程中,对患儿的体温进行严密监测,发现不良反应情况,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对应处置。

1.3观察指标[5]将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别于用药后2,4,6,8 h对其腋下体温进行测量,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同时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其具体标准为:(1)显效。用药后4 h内,患儿体温下降>1 ℃。(2)有效。用药4 h内,患儿体温下降0.5~1 ℃。(3)无效。用药4 h内,患儿体温下降为0.5 ℃以内甚至未下降或不降反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不同时刻体温变化情况比较(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表2)

3讨论

发热是小儿科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如未得到及时控制,将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临床治疗小儿发热过程中,主要药物为布洛芬、赖氨匹林以及对乙酞氨基酚等。临床研究表明,对乙酞氨基酚栓的退热作用较弱,布洛芬与赖氨匹林注射液具有较强的退热作用。而在退热时间方面,对乙酞氨基酚栓的作用时间较短,赖氨匹林注射液维持时间表现一般,布洛芬维持时间则相对长。在给药方式方面,布洛芬则较为灵活,可以口服、灌肠等,而其他两种药物给药方法则相对单一。鉴于上述原因,布诺芬已经成为目前治疗小儿发热的首选药物。

布洛芬属于苯丙酸的一类衍生物,属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儿童退烧药。该药可以有效抑制患儿体内的环氧化酶,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有效促进散热,还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等有关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体温中枢调控点下移,从而产生降温效果[6-7]。布洛芬在人体内具有较短的半衰期,一般为2 h以内,短时间内就能尽快消除,其蛋白质结合率高达99%。该药具有较长的降温维持时间,在具有良好的退热作用的同时,还能有效预防感染。临床研究表明,当人体受到细菌以及病毒感染后,细菌、病毒及其代谢产物以及相关种毒素成分将对机体产生刺激效果,从而产生各种炎症因子,引发机体发热,布洛芬可以有效控制炎性因子的分泌,从而实现降温效果。

应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灌肠治疗,这种用药方式,可以有效促进直肠以被动转运方式吸收药物有效成分,可以较快吸收,能够迅速控制惊厥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体温,其使用较为安全简便。该类给药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幼儿口服药物的应激性反应,防止对胃黏膜造成刺激。结果显示,用药后4,6,8 h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患儿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证明了直肠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小结

综上所述,应用布洛芬对发热患儿进行治疗,可以产生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口服药物相比,直肠灌入治疗方式可以产生更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避免口服药物的弊端,便于操作。该方式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于力.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21-22.

[2]陈群英.布洛芬混合液直肠给药在治疗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741-742.

[3]李雪曦.布洛芬混合液直肠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72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34):7280.

[4]沈丽,俞建德,王岚.右旋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2,22(12):1381-1383.

[5]刘仙平.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临床疗效的对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176.

[6]张建平.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和安个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4):306.

[7]蒋丰智,李军,肖成伟.布洛芬与地西泮联合灌肠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109-110.

(收稿日期:2014-10-17)

(本文编辑 刘学英)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