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于文化创意理念的高职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指导策略研究

邹启华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得“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是文化创意产业。对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创意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企业焕发生机的原动力,同时也是个人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新契机。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就是国家在这一背景下启动的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计划措施。本文基于文化创意理念,以“婚庆用品包装整体形象策划与设计”项目为例,从项目选题、指导路线、指导方法等三个方面对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文化创意理念;高职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3-0061-04

作者简介:邹启华(1972—),女,硕士,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装饰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2012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婚庆用品包装整体形象策划与设计”(项目编号:2012JSSPITP4114)

经济全球化使得地区间的差异性不断缩小,传统工业社会结构中的千篇一律与步调一致无可避免地要面临新的冲击,这些冲击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审美差异化、个性化、自由化的内在精神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创意产业应运而生。“这一术语是由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British Department of Culture Media and Sport)于1998年提出的,它将‘创意产业’定义为‘那些源于个体创意、技能和才华的行业,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培育与开发,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潜力。’”创意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大力推动创意产业是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动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高校教育则是培养创意产业人才以及输送后备力量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于2007年启动了面向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旨在改革创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项目申报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江苏省高职院校历年申报通过数量的统计结果为例,从2007年的370项增长为2012年的1120项(见表1),增长率高达203%。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后文中简称“训练项目”)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学生研究课题,学生的主导性是这一训练项目的特色所在。笔者认为,训练项目能否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还与教师对项目指导策略的把握密切相关。本文以笔者指导的“婚庆用品包装整体形象策划与设计”训练项目为例,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理念,从三个方面(包括项目选题、指导路线、指导方法)对高职艺术类大学生训练项目的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一、项目选题

(一)教师在项目选题中的角色

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主要反映在教师对项目指导策略的制定上。项目指导策略是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选题的定位、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综合素质等情况而制定的项目实施计划和指导思想,是保证训练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也是获得项目预期研究成果的重要保障之一。项目选题是指导策略的核心,选题的文字表述应是对项目核心内容的凝练。选题虽然是由学生自主提出的,但是在决定采用哪个选题的问题上,教师起到的却是关键性的把关作用。一般来说,高职层次学生的选题多带有很强的意向性,即对题目的表述不是非常成熟和明确,对选题的内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创新价值等方面也把握不足。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对学生选题中的众多选项进行分析、筛选和调整,并指导学生确定最终的选题及其准确表述。在笔者指导的训练项目选题阶段,学生非常笼统地提出了对婚庆用品包装方面的兴趣,但是对于婚庆产业、包装设计内涵等方面的问题缺少关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选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文化创意理念,从婚庆产业的角度引导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商业价值进行探讨,最终确定了以“婚庆用品包装整体形象策划与设计”为文字表述的选题。该选题突出了包装设计在商业应用领域的价值挖掘以及产业化的设计与生产思路,从而避免了只为设计而设计的狭隘性,使项目选题视野更加开阔,更具可持续发展性。

(二)项目选题的原则

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应成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指导策略制定依据,并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总体目标。

在总体目标指导下,训练项目的选题首先应注重体现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一方面选题设计要体现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研究内容应是对社会生活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要具有实用性。其次,训练项目在选题构思方面应该体现出专业特点。以艺术设计类训练项目为例,其注重的是在文化创意产业大背景下针对艺术设计领域所进行的创新实践,因此,文化的、情感的因素是实践的总体风格路线;再次,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训练项目的根本目的是挖掘设计活动潜在的商业价值,因此,设计实践应以活跃经济为根本目标导向。最后,选题的表述对学生来说应具有可理解性和有兴趣等特点,选题应符合相应学情特点,在范围界定以及难易程度上具有可操作性。这就给教师在训练项目指导策略的制定上提出了一项课题,即:要兼顾学生层次、专业特点以及经济价值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同时又要使这几个方面的因素都指向同一个实践方向。

笔者在对“婚庆用品包装整体形象策划与设计”训练项目进行选题分析时,首先考虑的是在文化创意产业大背景下,中国婚庆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以及在这个趋势中新的或潜在的利益增长点。中国的婚庆产业有着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同时新一代的成长背景变化改变其审美标准。与过去时代的追随主流文化不同,新一代年轻人更喜欢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和自由洒脱的行事风格,他们乐于接受亚文化和非主流事物,能够接受并轻松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生活环境。基于以上思考,本项目在选题上选择了婚庆用品包装形象策划与设计方面的创新实践研究,将消费群体定位在未来5~10年内即将步入婚姻的年轻群体,通过研究他们的成长背景、审美标准以及情感诉求,找到在设计创意方面的切入点。虽然学生选题针对的是宽泛的婚庆用品包装市场,但是教师在项目的实践研究内容上将其界定为包装的整体形象策划与设计方面,与学生主体的平面广告设计专业契合度较高,从而使学生在参与目的明确的前提下,也提高了参与热情。

二、指导路线

(一)详细制定计划,合理预期成果

根据院校级别的不同,训练项目的学生主体主要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对人才培养定位以及相应职业岗位群定位的差异,在训练项目指导策略的制定上不能一概而论,应呈现层次分明的训练重点和训练特色。通过多年的高职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高职层次的学生对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任务具有很好的服从能力和执行力,因此教师在课题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等方面应该给出明确的安排与指导。如笔者在所指导的训练项目中对指导过程制定了详细的阶段性训练任务目标、步骤、完成时间和成果要求,并通过对项目进行全程控制保证学生由浅入深地逐步进入研究状态并顺利完成项目任务。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成果预期在形式和深度上应考虑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因素。对于本科层次的学生来说,在论文、总结报告等纯文本性成果的要求方面可以适当提高;而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来说,应主要以过程体验和对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作为预期。笔者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将训练成果定位在研究报告和实物制作两个方面。研究报告重点体现的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学生实践和研究体验,实物制作是以具体的产品成果形式呈现学生对设计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这种有针对性的成果预期是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经教师指导后能够达成的目标,它即保证了项目最终的顺利完成,又给学生设定了一个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愿景。

(二)强化商业意识,提高创意价值

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来讲,单纯地进行纯粹艺术性的设计实践而忽视设计与市场需求、设计与商业价值等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很难使学生通过训练项目把握实践创新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因此,在项目指导路线的制定上,需将创新设计与商业价值之间紧密地联系起来。笔者在“婚庆用品包装整体形象策划与设计”训练项目的指导过程中,注重工商融合理念在项目中的渗透,在商品的市场调研、市场定位以及品牌形象设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的实践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个性化的视觉艺术设计表达层面,而是更加注重将设计与企业文化、品牌定位以及商业化运做等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设计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和消费需求。例如,我们在项目中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苏州的区域经济特点,从地域婚庆风俗与时尚审美结合的角度进行婚庆用品包装美化设计,使项目研究成果具有明确的消费针对性和较高的实用价值;同时,训练项目还与当地的婚庆公司、广告公司进行合作,深入企业一线了解真实的设计路线和企业需求;此外,在项目研究中还将“Q版”这一亚文化潮流融入到包装图案的设计中,以“Q版婚庆形象”研发为例,通过研究具体的消费群定位、商品特点,对传统装饰图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创新设计。通过将艺术设计、潮流文化、商业理念等内容在实践项目中的融合,不仅使学生对设计的根本目的有了更深入地了解,而且也使学生明白了设计方法以及相关的社会、商业等方面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使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主动贯彻并执行艺术与商业应用、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的设计理念。

三、指导方法

(一)运用主题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文化创意中的“创意”指的是产生新事物的能力,这些创意应是独特、原创和有新意的。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是训练项目指导方法选择的宗旨。在诸多实践教学方法中,主题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集研究与实践于一体,注重对实践过程的管理、跟踪和研究体验,注重过程学习和经验获得。学生通过在给定主题框架内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学习,达到掌握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过程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法中,研究性学习与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研究学习是不同的,它所针对的是对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实践研究过程。学习的结果也不是以理论总结为目的,而是记录并展示实践研究过程,最终实现个性化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的获得。因此,主题教学法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现,这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主旨非常一致。在笔者指导的“婚庆用品包装整体形象策划与设计”项目中,教师针对创新性进行了主题教学研究,为学生设立了“Q版造型”这一主题概念,指导学生通过文化源流、形式美规律、造型特点、色彩肌理、材料工艺、技术手段等方面自由地进行可行性和可能性的分类设计探索和实验研究,并将获得的设计资料和设计元素从设计理念、艺术语言表达、表现形式、实用功能、技术方法、行业与市场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意设计研究实践,并最终形成能够体现主题思想的有创造性并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二)引入项目教学,把握创意方向

创意设计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创作实践过程,如果没有一定的组织、流程和目标约束,则很可能会变得天马行空,失去控制。这既不是企业需要的结果,也不是项目追求的目标。大量的职业教育实践表明,要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即项目课程改革。项目教学法近年来在高职教育中得到了推广并被广泛应用,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其最大的特点是真题实做,即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项目命题,按照企业的一线工作要求进行教学实践,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岗位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因此,在训练项目中引入项目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创意设计的方向能够始终贯彻项目的初衷。

同时,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在自学意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辅导和计划安排,让学生在有序的步骤安排下进行实践,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循序渐进和学生实践能力的稳步提高。此外,高职教育的目标是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项目定位、指导形式以及指导安排上都应该更多地参考企业一线的岗位技能要求,将职业化定为实践训练的技术目标,并在项目指导上力求更加贴近企业工作岗位的技能需要。在笔者指导的“婚庆用品包装整体形象策划与设计”训练项目中,教师参照企业项目管理机制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项目指导,以学生自我管理和相互合作的模式进行实践训练,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拓展。具体做法是:首先由教师将项目研究内容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有些是由项目成员独立完成,有些则需要成员间配合完成),然后将课题小组成员按照企业项目部的组织形式进行小组划分。这样,学生就会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独立或合作的形式完成具体项目环节中的任务,并通过对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实践项目。事实证明,这样的指导策略不仅能够保证学生有效地完成训练项目任务,同时更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和任务完成能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是一种“创意经济”,由于它依靠由原创激发的创意和个性来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因此对创造力和创造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可以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改革举措,对大学生学以致用、自主创新、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根据一项对国内10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自评数据的显示,具有强烈自信心的学生仅占19.3%,具有想象力的学生占15%,可见高职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教育任重道远。笔者通过指导这一训练项目,不仅在指导策略的制定和实践等方面得到了点滴经验,同时更深刻体会到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应该及时更新和调整,以适应学生对学习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全面需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马克·迪耶兹.创意产业中的融合文化[J].文化创意产业读本,2013(1):80.

[2]卢俊.教师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的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3-24.

[3]刘孟奇.大学生创新性研究项目实践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0):89.

[4]高小红.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项目课程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69-72.

[5]瞿万波,李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3(4):47.

(责任编辑:张维佳)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