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徐 娜
【摘 要】移动学习是信息化社会赋予现代教育教学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教学领域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移动学习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趋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试图探究移动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移动学习;物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006-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学习方式。在教育教学中,许多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或者难以用传统的教具进行演示,多媒体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网络技术可以很好地支持这种学习方式。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诸多优势,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及规划纲要(2011-2020)》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速率的提升、资费的下调以及手持移动设备的计算性能与存储能力的增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交流成为可能。因此,如何利用手持移动设备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交互活动成为本世纪国内外教育界探讨的热点和研究的前沿。移动学习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兴起的。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符合“4A”模式的学习方式,即应用无线移动技术、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移动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移动学习的实践价值在于:它让我们思考,当网络基础设施和个人终端已经具备后,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和技术整合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
一、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移动学习的历史发展。移动学习的研究始于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Andrew研究项目,该项目历时3年,最终通过无线基础设施建设为校园内师生、管理者提供覆盖整个校园的无线高速连接。2000年,爱尔兰远程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更在上海电视大学建校40周年学术会议上作了题为《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的报告,首次将移动学习的概念引入我国。从教学模式来划分,移动学习经历了2个时期的发展。前期移动学习的核心是研究如何构建移动学习系统、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以便更好更便捷地传递知识。后期的移动学习,更多关注移动资源的开发及实际应用,同时关注如何利用移动技术所提供的便利性,构建合适的学习模式,规划学习过程,促进学习者参与和认知内化。
2.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移动学习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观念层面,大部分学者和许多教师基本认可了移动学习在促进学生认知建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能力所起的作用。在实践层面,无线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更新换代,使得移动学习有了广泛的发展。具体来讲,移动学习的应用现状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研究主体以学校、企业为主。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设备、无线网络技术以及虚拟学习平台技术结合的产物,而它的应用对象主要是学校,因此移动学习的研究主体是学校和企业。企业为移动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学习以企业提供的技术为依托,开发设计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在实践应用中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企业对技术的开发。
(2)应用终端以国外移动学习设备为主,涉及手机、PDA、平板电脑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国内研发水平的提高,目前国内移动设备持有量也在攀升。移动学习的资源应用主要在英语、语文等学科上,理科资源(如物理、化学、数学)等资源较少。
(3)研究领域主要有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远程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移动学习在各领域的研究内容如表1所示。可以说,移动学习应用已经设计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受到技术、市场、观念、经济以及教学层面的制约,这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
(4)移动学习的认可度。尽管移动学习已经引起极大关注,移动设备的使用已经相当广泛,许多教育工作者依然不愿意学生在正式的教育环境中使用这些设备,因为这些设备往往被看作学习过程中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这种情况类似于过去学校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接纳。可喜的是,移动学习在高等学校的应用情形能好一些。许多大学已经开始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为师生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学习平台。
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侧重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教与学的关系、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索。移动学习必将由基于理论研究走向基于开发的研究和基于应用的研究。综合国外多个研究项目,我们看到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具备了开展移动学习的基础条件,如基础设施、物质条件、技术条件等。因此,移动学习的研究重点开始转移到探索如何处理移动学习中教与学的关系、移动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指导模式等方面,并且注重适用于移动学习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
二、移动学习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移动学习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可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1)技术层面。移动学习是伴随着技术产生的,它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一方面要降低移动设备的生产成本,让所有学习者都有能力支付。另一方面要改善现有网络状况。尽管移动上网的资费成本一再降低,但是还不能让移动学习者随心所欲的进行学习而不用担心上网所产生的费用问题。除了上网资费,网络连接速度、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表明,网络连接困难、中断等现象会导致学习者的焦虑等负面情绪产生,这对学习进行是极为不利的。
(2)资源层面。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移动学习资源相对匮乏。移动学习资源要能够支持移动设备远程访问、浏览、检索等功能,需要满足移动学习碎片化的需求(即学习者能够在零碎的时间学习一些零碎的知识)。并且能够对不同认知方式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支持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老师的及时交互。
(3)应用层面。移动学习在应用上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方面,有些教师、家长乃至学生盲目地排斥移动学习,没有意识到其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或教师过于相信技术的力量,企图将技术应用到教学的所有环节中,而没有着眼于如何使用移动技术来改进学习过程和学习经验,这也是不可取的。
在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中同时输入“移动学习”、“物理教学”,所得的结果仅仅有两个。由此可知,将移动学习应用于基础物理教学的研究还非常少。笔者将参照国外这方面的一些案例,将移动学习引入到物理教学当中,观察学生在移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是否提高、学习效率、效果是否有所改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及规划纲要(2011-2020年)[Z].2010.
[2]冯思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08,(5):37.
[3]倪晓鹏,张静然.移动学习的发展和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09,(7):1-5.
[4]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2009,(7):36-40.
[5]刘建设,李青,刘金梅.移动学习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7):21-25.
[6]马小强.移动学习终端的选择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7,(05):52-56.
[7]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外国电教,2011,(5):105-109.
[8]胡立攀,李新成,唐国菊.国内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网络与远程教育,2010,24(6):616-619.
[9]徐卫东,3G手机用于移动教育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3):26-29.
[10]党保生.探析移动学习的优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1,(17):104.
[11]张晓健.移动协作学习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1):09-11.
[12]李云飞,王敏娟,王佳俊等.移动学习系统及其相关学习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152-157.
[13]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4]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254):17-20.
[15]申灵灵,张舒予.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媒介素养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3):21-25.
[16]黄容怀,王晓晨,李玉顺.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09,(1):3-7.
[17]张海,李馨.日本移动学习实践研究前沿[J].中国电化教育,2009,(9):1-6.
[18]方广海,王红云,黄荣怀.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14-20.
[19]张宝辉,邓峰,李佳.计算机模型建构与学习者为中心的科学学习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8):87-91.
[20]庞承新.计算机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S2):78-84.
[20]鲍军委.计算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矛盾[J].大学物理实验,2007,20(2):77-79.
[22]林秀钦,张宝辉.教师应用技术进行教学变革的过程性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3):44-48.
[23]张宝辉,王红云,方海光等.解构与重构:将小学科学课程转换为移动学习课程[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9):17-23.
[24]李凌云,王海军,陈维维.物理教学中常用计算机建模软件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9):84-87.
[25]林秀钦,张宝辉.学校项目情境中教师技术应用的过程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4):59-64.
[26]黄龙翔,等.移动学习活动的属性分析:探讨学习活动设计的两个个案[J].中国电化教育,2010,(2):7-15.
[27]吴剑娥.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3):301-304.
[28]孙丹儿,张宝辉,王祖浩.应用掌上电脑支持科学探究及学生的认知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05-110.
(编辑:郝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