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基础教育 » 幼教 » 正文

提高大、中、小班幼儿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研究

江苏省苏州市陆慕中心幼儿园 顾 静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是重要目标之一,这就需要提高幼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交往品质,使之敢于交往,乐于交往。文章就提高大、中、小班幼儿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教育策略进行了探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幼儿教育;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102-02

一位成功学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 而2~6岁是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需要从小抓起,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交往是幼儿的基本需求,缺乏正常交往的幼儿,心理适应水平不高,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人宠爱的宝贝,更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害羞怕生、任性攻击、不合群等问题。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幼儿的人际交往训练,结合多样活动与多方力量,逐步提高大、中、小班幼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与生活。

一、逐步引导,感受集体温暖,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意识

在幼儿园教学中,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离开充满呵护、关爱甚至宠爱的家庭,进入陌生的学习环境中,是由“个体”生活转向“集体”生活,需要重新认识新环境中的人与事物,此时,幼儿会产生焦虑情绪,不能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因为在家庭生活中,家人会对其百般呵护,使其像小皇帝、小公主一般依赖家人,导致心理素质不高。在集体生活时,交往范围扩大了,幼儿们不懂怎样与人相处,怎样表示友好,会因心理需求而借助动作接触他人,如摸摸头发、拉拉衣服等。然而,有些幼儿不愿意他人触碰,会认为被伙伴欺负了。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需要正确引导,让小班幼儿认识交往方式,学会怎样与同伴交往,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使其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友好相处,体会到集体生活的友爱与温暖,从而顺利融入学习生活中。

首先,教师需要以童心、爱心、耐心来温暖幼儿的心灵,如利用微笑、搂抱、抚摸等动作及亲切话语,滋润幼儿心田,让他们体会到关心、爱护、温暖与亲切,消除对集体生活的陌生感,快速融入新生活,敢于交往。如对胆小、内向、欠缺交往能力的幼儿,教师则需要理解、尊重、鼓励他们,通过引导、激励性话语来鼓舞幼儿参与交往,使之克服畏惧交往的心理;对开朗活泼、有较强交往能力的幼儿,则肯定、赞扬,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活动,更主动地进行交际。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幼师可利用玩具、游戏等方法,营造愉悦氛围,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一起玩乐学习。如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自己找伙伴,一起玩玩具,友好合作;饭后让幼儿自选伙伴拉手散步;角色扮演等。这样,幼儿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激发了交往欲望。同时,教师还可根幼儿的个性差异,精心设计多样化内容,让幼儿学会合作,学会待人处事,从而乐于参与集体活动。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幼儿依照相应条件与环境制定规则,诱导学生参与班级讨论活动,大胆说说自己的看法与意愿。如在小班幼儿园教学组织“礼貌借书”活动中,引导幼儿们一起讨论,制定“图书角”的有关规则。这样,学生会更遵守规则,并自觉相互督促,从而形成主体意识,学会自我控制,这对提高幼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二、多样活动,指导交往技能,构建良好的伙伴交往关系

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除教师外,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同伴。而随着幼儿熟悉幼儿园生活后,加之交往词汇的丰富,同伴交流逐渐增多,中班、大班的幼儿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会比之前更灵活主动,并喜欢与同伴相处,一起游戏,结成伙伴关系,喜欢富有想象、充满创意的幼儿园集体活动。但因年龄限制,这一阶段的伙伴关系不稳定,在相处过程中,会产生纠葛、矛盾,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调整教学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如大班的情境表演、舞台表演游戏,让幼儿们一起分配角色与道具,合作表演;组织案例分析、讨论活动等,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强化幼儿对伙伴关系的处理能力,构建起良好的伙伴交往关系。

此外,还可借助多样活动,渗透交往技能。在交往过程中,幼儿欠缺交往能力,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会“抢东西”、推挤等。而遭遇这些问题时,教师一般会帮助小朋友解决冲突,长期以往,幼儿会形成依赖心理,不会自己解决矛盾,这不利于幼儿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师需要有效引导,让幼儿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把握交往技能与人际关系处理策略。如结合有关日常生活实例、趣味故事等,巧设情境,展开移情训练,让学生从中把握交往技能,学会自己处理矛盾与问题。同时,还可组织一些有关谦让、分享、商量之类的游戏,让幼儿分析问题,试着找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游戏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交往品质,提高交往能力。如中班社会课“谦让是美德”,旨在让幼儿学会怎样与同伴友好交往、交流合作,学会谦让、分享,使之遵守游戏规则与生活常规。首先,引导幼儿欣赏《小羊过桥》的视频,想想小白羊与小黑羊是否过桥了,为什么没有过桥?由此初步感知谦让。而后,再带领幼儿做“闪光的小球”的实验,每组1个广口瓶,人手一个拉好线的乒乓球,各组听口令,将球拉入拉出瓶子,比比哪组先完成任务。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抢着、争着拉绳子,出现了各种问题:乒乓球堵在瓶口;有的瓶子倒了;绳子绕在一块,等等。此时,教师再引导幼儿们说说在游戏中的问题,自主发现问题,并思考怎样解决问题,最后重新游戏。再次游戏,幼儿学会了分工合作,通过按序进球与拉球,终于成功了。最后教师小结,让学生明白抢着、争着不能顺利地让球出进广口瓶,逐个拉,成功完成游戏,可见,此次游戏的规则就是相互谦让,如同游戏名称一样,闪光小球,闪耀谦让之光。

三、家园同步,强化教育,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若要提高幼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就离不开家庭教育。正如教育学家陈鹤琴所说,“幼稚教育是件复杂之事,并非幼稚园或家庭能单独胜任的,需要两方共同配合。”因此,若要提高大、中、小班幼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教师就需要充分认识到幼儿园与家庭均是教育场所,要注重家园同步教育,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合力促进幼儿发展,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1.引导家长注重幼儿交往能力,树立好的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畸形发展。这种变态的爱有许多种,主要有:赎买式的爱、专横的爱、娇纵的爱,这就使得孩子养成骄纵、蛮横、自私等不良性格,不利于人际交往。所以,教师需要借助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加大宣传,让家长关注幼儿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或相互交流经验,获得科学、合理的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技巧与方法,增强家长的教育能力,实现明智的家庭教育,从而提高幼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融洽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2.拓宽社交范围。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为幼儿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如利用闲暇时间,带幼儿串门做客、逛街购物;允许幼儿去小伙伴家玩,鼓励他们多接触同龄人,通过观察与模仿,敢于交往,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当幼儿出现交往矛盾时,家长应适当抚慰,再引导他们分析原因,寻找自己或他人的不对之处,让幼儿明辨是非,学会如何妥善处理,等等。

总之,在幼儿教育时期,培养幼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以身作则,灵活运用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策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以帮助幼儿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并学会如何与家长、教师相处,从而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为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胡睿.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2).

[2]袁微.重视和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J].贵州教育,2010,(20).

[3]范小红.从小抓起 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J].教育科研论坛,2009,(7).

(编辑:朱泽玲)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