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语文课的“另一番样子”——《荷塘月色》教学谈

刘祥

(江苏省仪征中学,211900)

在第二次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上,我开设了《荷塘月色》的展示课。之所以选择《荷塘月色》,一是因为该作品妇孺皆知,每一位读者的心中,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荷塘、一片独一无二的月色;二是因为数十年来无数的语文同行执教过这篇课文,却鲜有教学设计能令我怦然心动。我在这节课中想做的,就是努力回归《荷塘月色》的课文属性,让《荷塘月色》的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语文”这个核心而展开。我希望通过我的思考和实践,引领学生走进快乐的语文时空,感受来自语文课的美好,领略到语文课的“另一番样子”。

一、教学实录环节一:强化初读体验,整体感知文本

师 大家预习课文了吧?看了几遍?

(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有的说“两遍”,有的说“三遍”,有的说“很多遍”。)

师 很多遍读出什么了?你给大家说说,你在这篇文章中读出了什么?

生 觉得作者在描写荷塘的夜晚时,写得特别优美,特别静谧。有一种抛弃了世俗的很悠闲的感觉。

生 我读出的是作者心态的宁静、悠闲。

生 我觉得也是一种安宁的心境吧。也就是说,体现出了作者一种特殊的心情。整篇文章读下来,特别美。

师 阅读,就是和作者进行对话,进行交流。咱们几位同学都读出了一种非常美、非常安宁的心境。这就是对话的结果。我想问一问:我们在阅读中有没有什么困惑、疑问的地方?

生 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在这么美的景色下,作者却在最后一段提到自己的家乡,说是惦念江南了。

师 好,你非常善于思考。谁来帮帮她?

生 因为他现在心情很宁静,就会想到很多过去的事情,就会想到家乡,想到江南的月色也是很美好的。我觉得,心情宁静的时候,可以想起很多过往的东西,可以勾起作者心中对家乡的思念。

师 大家都认同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一种非常宁静的心情吗?

生 我觉得,作者也有一种淡淡的忧愁。

师 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 从他的思乡以及渴望得到宁静中感受到的。

师 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具体的、和这种淡淡的忧愁对应的句子?

生 第1句话“这几天心情很不宁静”。

师 第1句话说的是心里不宁静,咱们刚才读出来的不都是宁静的吗?

生 他这是因为不宁静,然后晚上去散步了。散步中看到了荷塘和月色的优美景色,然后心就变得宁静了。

师 那也就是说,作者最初是“不宁静”(板书),然后,因为荷塘的景色很优美,就变得“宁静”(板书)了。那么,荷塘的景象,为什么就能够让作者变得宁静了呢?咱们思考一下。请第二排的女同学说一说,你觉得呢?

生 景色触动了内心的情感。

师 简单地说,就是触景生情了,是吗?你喜欢这几段写景的文字吗?

生 喜欢。

师 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学生诵读。)

师 咱们就从这一段看,你怎么就能读冉宁静?你觉得哪些意象、哪些景物,能让你觉得宁静?

生 荷叶、清香……

环节二:重点语段品读,培养鉴赏能力

师 现在,老师也读一遍这段文字,请大家注意,老师在读的过程中,会丢漏一些信息。请大家思考,经过老师的处理后的文字变得如何了?

师 (读)荷塘上面,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叶子中间,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于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不能见一些颜色。

师 什么样的感觉?还能不能感受到宁静和优美?

生 不能。

师 为什么呢?

生 少了一些词语和修辞手法。

师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这一段写景文字时,应该关注什么?

生 关注细节,关注修辞。

师 是啊,一篇散文要想写得好,一定要善于使用修辞,善于虚写。咱们平时写作文时,最头疼的就是文章写不长。为什么写不长呢,因为我们总是“实话实说”。就像老师刚才读的这样,全是大实话,不会用修辞,不会展开联想想象,不会虚写。所以,写出来的文章便缺少魅力。现在,咱们来琢磨琢磨文段中的几个修辞。第一个使用修辞的句子是什么?

生 (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师 荷叶怎么会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呢?像吗?

生 因为荷叶铺展开来,和裙子在旋转时散开很相像。

师 往下看,还有什么修辞?

生 拟人、比喻——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师 这里的比喻,有什么特点?

生 博喻,一个本体,几个喻体。

师 这几个喻体,分别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展开? (学生思考后交流,分别赏析3个喻体。)

师 从这几处修辞,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散文,就是要抓联想、想象,抓修辞。只有抓住了这些,才能品味出散文的独特味道。环节三:于无疑处生疑,换个角度思考

师 朱白清先生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此处教师重读“总该”二字)。他所强调的“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板书),当然是说月夜的荷塘。和白日里的荷塘相比,景色会有很大的差异。这荷塘在白日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咱们把第4段再读一读,想一想,哪些景色、哪些词,白天也能够出现?又有哪些只能夜晚才有?同座位可以交流交流。

(学生诵读、交流。教师巡视,小声和学生交流。)

生 我觉得,田田的叶子,在白天看起来,也会像是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的白花,在白天也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这些都是白天可以看见的。但因为缺少了月光,它们就不会具有那种温润、宁静、柔美的色泽。碧天里的星星,当然是夜晚才特有的。至于刚出浴的美人,在月光下会有一种朦胧的感觉,白天里是表现不出来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体现的是一种特别静谧的感觉,白日里无法感受得到。后面几个句子写的景色,我觉得是白天也可以拥有的。刚才这位同学找了一些句子,认为有些景象是白天里可以有的,有些景象到了白天就消逝了。而这些能消逝的,恰恰是让咱们感受到宁静的那些景象。现在,咱们再回到开头,朱白清先生为什么会认为白天里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呢?他认为这荷塘在月色下,会增添了一些什么?

生 (齐)宁静。

师 有了这宁静,所以他才要到荷塘边上走一走。因为他自己是——

生 (齐)不宁静。

师 作者内心深处不宁静,所以才要找寻一种宁静。他觉得这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在刚才的诵读中,我们发现,是不是真的“另有一番样子”?

生 (齐)是。

师 是的,果真另有一番样子(板书)。

师 第5个段落,还是在写月下的荷塘,角度有没有变化?

生 (齐)有变化。

师 什么变化?

生 写月光。

师 是呀,由写荷塘,转而写月光了。咱们再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这个段落。谁愿意来?

(一位学生诵读第5段。)

师 这一段文字美不美?

生 (齐)美!

师 “峭楞楞如鬼一般”,美不美?

生 美。

师 你说说,怎么个美法?

生 我觉得很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塘景象,有一种很独特的审美感觉。

师 哦,这“鬼”是一种很独特的审美感觉。从审美角度看,这“鬼一般”的景色,有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如果我们从整体的意境氛围上看,这个比喻,和前后文是否似乎有点儿不够协调?

环节四:感悟文字魅力,体察精妙语言

师 这一段文字,和上面一段文字,又有了一点差别。老师把这段文字的前几句话再改变一下,看看又有什么样的差异?

师 月光静静地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升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水洗过一样……这样一变化,你感觉如何?

生 我觉得改变之后,读起来就很僵硬。原先的“泻”、“浮”、“牛乳”都是带有一种柔和与飘渺的感觉的。

师 你能不能具体说一说,比如这“泻”好在何处?

生 “泻”像流水一样,流水是温和的。“照”就是光线直接打在荷塘上,有些僵硬。“浮”是从下面慢慢地涌上来,有一种飘渺感。而牛乳和水相比,牛乳有一种奶白色,给人的感觉相对温和些。用“水”就显得太透明,没有颜色感了。

师 那这牛乳的比喻,如果是白天,能不能用?

生 不能,只有晚上的月光照耀,才能有这样的色泽。

师 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实际上是在教给我们鉴赏散文的另一种方法——炼字。就是说,鉴赏作品时要抓住关键的字去看。比如这个“泻”,换成“照”便缺少了美感。因为前面有个“流水”的比喻。“流水”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动态的感觉。

师 对,动态的感觉。用“泻”可以化静为动,让色彩和画面鲜活起来。这是鉴赏散文时需要重点关注的。由这两个段落的鉴赏,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把一段景致写得生动、形象,就应该怎么办?

生 要使用修辞,使用联想、想象。在字词的使用上,有什么要求?要炼字,要斟酌词语。

师 也就是说,我们要用最恰当的字词,把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环节五:走进深度思考,捕捉隐语意义

师 请大家思考一下,江南采莲和荷塘月色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是不是跑题了?作者写这些,想表现什么?

生 第4段是描写荷塘里的景象,是实写;第5段描写荷塘里的光和影,是虚写;第6段中又说“这时最热闹的是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就说明,无论眼前的景色有多美,但在作者心中,他都只是一个看客。他无法融人这个景物中,便只有从自己的记忆中挖掘,于是也就想到了家乡采莲的故事。

师 说得十分精彩。荷塘的月色非常优美,但这月色并不属于朱自清。他只是一个看客。换而言之,他和荷塘无法融为一体。现在,我们回过头想一想,第5段写的那么优美的景物中,突然就跳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这种并不美好的景象,实际上正是他对并不美好的现实的独特感受。标明了他无法和美好的月色相互交融。荷塘里的景色,虽然能够让作者获取片刻宁静,但在获取宁静之后的不久,他就发现这里的一切美好和热闹并不属于自己。这也就说明了朱白清先生在荷塘中并没有实现内心的真正宁静,片刻宁静之后,他又回归了“不宁静”(板书)。而这个“不宁静”,就体现为“我什么也没有”(板书)。也正因为自己“什么也没有”,才想到了江南,想到了江南采莲的那种生活模式。那种生活模式,才是作者真正渴望拥有的。

师 请同学们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朱自清在想到江南、想到家乡之后,慰藉了内心中的孤独寂寞了吗?

生 更加惆怅了。

师 在哪个句子中可以读出这样的感觉?

生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法消受了。”

师 请注意这里的“早已”。“早已无法消受”跟“无法消受”相比,突出了什么?

生 突出了内心中巨大的失落感。明明是“早已无法消受了”,却还是希望每天接触的景物“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反映了朱自清先生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生 一方面对现实不满意,渴望改变现实;另一方面,又找不到理想的出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之中。

师 你说得很精彩!“总该另有一番样子”确实是一种幻想。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在什么样的场合使用“总该”这个词?你能用“总该”造一个句子吗?(学生思考。)

生 这个物品总该是我的吧。

师 “总该是我的”,是不是你的?

生 不是。

师 我们常常会这样说:“我总该考一次100分吧!”他考没考到?

生 (齐)没有。

师 是的,“总该”说明以往多是不如意的,眼下依旧不如意,即使是希望中的事物,也并无多少实现的可能。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朱自清所希望“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的荷塘,和现实中的荷塘,其实并非同一个荷塘。朱白清先生在文章中描绘的荷塘,和他心目中渴望拥有的荷塘,有一个很大的落差。这个落差,正是他难以在荷塘中获取真正的宁静的根本原因。

环节六:梳理文章思路,教给具体方法

师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将文章的整体框架进行了梳理。现在,我们回过头再盘点一下,这篇文章,作者是依照什么样的思路来写作的?学习散文,一定要了解散文的思路。在研究这篇散文的思路之前,我想和大家一起研究一篇初中时学过的散文——《岳阳楼记》。《岳阳楼记》第1段怎么写的?(学生背诵《岳阳楼记》第1段: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师 能概括一下吗?这段写什么?

生 重修岳阳楼的经过,以及写作本文的原因。

师 第2段写什么?

生 描绘洞庭湖的景象。

师 第3段、第4段又写了什么?是眼前的,还是想象的?

生 (齐)想象的景象。

师 后面两段呢?还是想象吗?抒情议论。

师 也就是说,范仲淹要由前面的景物来抒发一种人生的感慨。由这可以发现,《岳阳楼记》是依照一种什么样的框架写作的?先交代什么?

生 写作的缘由。

师 简单地说,就是“缘起”。然后,第2段呢,怎么样?

生 写景物。

师 是的,对景物进行描述。接着又写什么?

生 想象的景物。

师 是的,写联想想象的景物。最后如何收尾?

生 (齐)抒情议论。

师 概况起来,我们就可以发现,《岳阳楼记》是依照“缘起描述联想感悟”的框架写作的。《荷塘月色》是否也是用这样的方法写作的呢?我们把《荷塘月色》的内容往这框架里套一套,看看是否有共同点。

(学生依照要求研究《荷塘月色》的内容

结构。)

师 缘起是什么?

生 (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 因为这个缘起,他才出去到荷塘边散步。咱们刚才重点研究到第4、5段,还有没有研究的第6段,都是在做什么?

生(齐)描述。

师 梁朝采莲的故事呢? 生 (齐)联想想象。

师 有没有感悟?

生 有。

师 哪些是感悟?

生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法消受了。”

师 比较两篇文章的框架结构,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生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框架写散文。而且,这个框架中的每一块内容,都不是固定的,内容可多可少,要依照写作目的来确定详略。另外,既然是散文的常见结构,我们也就可以用这样的框架来鉴赏散文。

环节七:总结学习内容,回扣学习目标

师 最后,我们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些什么?

(学生各自进行小结,教师在学生大体完成小结后,提问一位女生。)

生 学习了散文鉴赏的技巧,还拓展到了散文写作中的一些东西。

师 怎样鉴赏散文呢?

生 可以抓住修辞手法,可以炼字,还可以抓住联想想象以及一些重点字词展开。

师 是的,这些都是鉴赏散文所必备的方法。我们说,阅读的过程,就是欣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慢慢地品味文字,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之中,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让我们记住这些。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二、教学感悟

近些年,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一篇具体的课文?难道,就为了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作者,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显然,这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我理解的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成为作者思想的接收器,而是让学生以课文为例,学会鉴赏文章,学会写作相应的文章,学会同作者对话。《荷塘月色》-课的教学,就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

设计教学环节时,我首先认真研究了文本的课程属性,从教材编写者预设的单元教学目标和文本教学目标出发,确立了“在词句的赏读玩味中,一步步走进作品的整体意境,一步步感受作者的独特情感”的宏观性教学目标,并将这目标又细化为4个具体目标。这4个目标,分别从重点词句赏析、文章结构赏析、多角度思考探究、人本对话等层面展开,既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又注重培养其写作能力、多元思考能力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能力。

在此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我将教学的重心,落在了立足学生能力培养的思维挑战上。《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粗读时似乎发现不了多少阅读障碍,倘若不作深层次的探究,学生很可能在简单知晓课文“写了什么”后,便认为完成了该课文的学习。然而,倘若静下心来,从寻常的描写、叙述中,挖掘出不寻常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而且有利于提升其理性阅读的能力。

因此,这节课便在授课之初对学生预习状况作一粗线条了解的基础上,围绕课文中的两个重点段落、一个重点句而展开。

第2个教学环节,我没有采用多数同行惯用的直接赏析的手法,而是采用对比分析的手法,引导学生体味重点词语对于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我认为,这样的活动,较之以直接赏析这些词语,更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

第3个教学环节,是我的精心预设。将人人皆以为美妙的月下荷塘,同白日荷塘作比较,既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景物描写中意象选择的方法,又可以借助这样的比较,引导其更好地品味月下荷塘的独特韵味。“白日荷塘”的介入,从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看,便是“从无疑处生成疑问”。有了这个问题,思维便有了宽度,文本鉴赏也就不只停留在作者呈现的文字层面,而是进入了对话式阅读的层面中。

第5个教学环节,既是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梳理,又是对文本作者意义的挖掘探究。大多数同行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喜欢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上作文章,并由此引出难以确凿考证的写作背景。我以为,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对该文的阅读鉴赏并不重要,无需在这一点上纠缠。真正值得关注的,反而是“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因为,此处的“总该”,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信息: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对理想生活的渴求与困惑,精神的压抑,心灵的寄托,情感的自我欺瞒,失望中的希望等等。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真正懂得《荷塘月色》中寄托的文人情怀,也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后半部分有关江南的文字的价值。

第6个教学环节,我将“梳理文章思路,教给具体方法”作为重要的能力训练点进行强化训练。但我不愿意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而是采用了“由已知推导未知”的做法,先从学生初中时学习过的《岳阳楼记》的章法结构回顾人手,这样的拓展,既强化了既有知识,又引出了新的知识;然后,将《岳阳楼记》与《荷塘月色》的内容结构进行类比,把原本属于个性的知识,提升为共性的知识。

作为大型教学活动中的展示课,这节课的教学,基本采用了家常课的套路而展开,将学生的思维开掘放在了首位——学生成了思考的主体,成了自觉的对话者,而不是成为展示教师教学技能的道具。我以为,这就是我这节课最大的成绩。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