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习作教学的几组“关键词”——由一次观摩活动说开去

何小波

(四川省大竹县青年路小学,635100)

四川省2014年度中青年教师习作教学观摩活动结束有些日子了,我一直在回味与咀嚼那22节课,也便有了一些思考。

这22节课,无论是“绘本作文”还是“童话续编”,无论是“游戏作文”还是“体验作文”,无论是“活动作文”还是“思辨作文”,总的来说,都致力于营造一个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的课堂环境,尤其是获一等奖的9节课,基本实现了由重“怎么写”到重“写什么”、由重“写作知识”到重“写作实践”的转变。然而,多多少少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可谓课前设计很“丰满”,而现实课堂却有点“骨感”。

为了找到真正适合儿童的习作教学,让习作课堂也“丰满”,我以为,必须厘清如下几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一、“无情辞不发”与“情动辞不发”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是一种受情绪、情感控制的文字表达。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作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22节课的设计者也深谙这个道理,绝大多数都想创设一个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以便学生情动而辞发。于是,有的试图以绘本《爱心树》来打动学生,可教师并没能很好地发挥其激发情感的功用,学生的情感并没有被煽动起来,最后的说与写自然就略显苍白无力、平淡无奇。有的试图以“舌尖上的中国”——伤心凉粉等美食图片来点燃学生激情,无奈,多媒体视频上的佳肴也无法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其实,细细想来,“情动辞发”这个词大有讲究。先要“情动”,而后才可能“辞发”;情要“有”才能“动”,没有情,是很难动的。有的学生感情很丰富、很细腻,特别容易动情;有的学生则恰恰相反,鲜有什么事能使之动情。有的事物,初见令人动容动情,再见就未必了,久之见怪不怪,又何以动情呢?此外,有道是人有“七情六欲”,小学生对某种感情没有体验,或者没有切身、深入的体验,硬拽着他动,也无济于事,实在逼急了,只能虚情假意了。所以,凡此种种,教师备课时就应该有所预见,有所了解,备好应对之策。

有了情,又如何把情激发出来呢?虽然小学生的情感大多很容易被激发,但教师并不能因此掉以轻心,以为随便一个绘本情景、游戏情景、视频情景,就可以让学生情感涌动。教师唯有熟悉学生生活、研究学生心理,体察学生个性,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在习作时自由发挥。落实到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生活、感受新体验、领悟新发现,要善于巧妙地组织一个有趣的话题,选择一个能够引爆学生情感思维的切入点,使得学生激情澎湃,跃跃欲试。随着情感的蓄积,学生会产生急于喷发的情感动机,就可能出现“情满而溢发”、“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的习作状态。

为何只是“可能出现”,而不是“一定出现”呢?“情动”了,想表达就能表达了吗?回看这次观摩活动的22节课,不乏学生动情而表达乏力之课。比如《“每周少开一天车”倡议书》一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私家车过量带来的越来越严重的危害,可谓观之无不动容又动情。然而,学生最后的倡议书,皆是一些环保方面的大话、套话、空话,几乎没有打动读者和听者的心的语句,这样的倡议书会有影响力吗?其实,别说小学生,就连成人,也常常会遇到“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可就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状况。“阅读过程首先是接触语言,然后领会思想,而作文的过程正好相反,有了思想内容再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具有一定作文能力的人有一个共识:给特定的思想内容找到一个相应的表达形式,无论是结构的、言语的、情调的,那从来就是写作者个人的事情。但由于儿童生活阅历、文化知识等还十分肤浅,尚未有足够量的‘表达方式’,因此,想为自己‘特定的思想内容’寻觅到一个尽可能适合的文字定型,那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要让初学习作的小学生“情动辞发”,必须得让他们先掌握一些表达方式。

是不是掌握了一些“表达方式”就能“发”了呢?未必,还要看学生的“辞”积累得丰富与否。平时阅读少,或阅读时走马观花,那么,“情”虽动了,却没“辞”可发,或只有干瘪瘪的“辞”发,要么苍白贫乏,要么词不达意。

是不是“辞”的问题解决了,就没有问题了呢?未必。“发”的方向错了,价值观就偏了,正能量变成了负能量;“发”的力度过了,过犹不及;“发”的准确性、条理性,也可能存在问题。当然,“发”总比“不发”好,让学生闷在心里的情感宣泄出来,倘若是灰色的情感,教师也可加以引导,引导得法,课堂自然就会出彩了。

二、“授之以渔”与“授之以欲”

上文提到,要让学生“情动辞发”,必须得让他们先掌握一些表达方式。综观22节课,大多做到了这一点。《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美食》一课的第2个环节是“畅谈美食美味,悟得介绍方法”;读绘本《爱心树》更是全程贯穿方法——“亲近绘本,走进故事,渗透方法;定格画面,讲述故事,巩固方法;自由选择,写评故事,运用方法”;《让对话精彩起来》一课的第2个环节是“品读例文,体会方法”;《狮子的吼声》一课的第3个环节是“借助例文,点拨写法”;《把一个情景写具体》一课的第2个环节是“打开思路,导说明法”;《我喜爱的小动物》一课的第2~4个环节是“结合已知,指导写法;试说动物,掌握写法;试写动物,应用写法”;《片段描写训练——动作描写》一课的第2个环节是“感悟本段中的动作描写手法”;《人间处处有真情》一课的第3个环节是“关注细节,明确方法学表达”……从课堂效果看,在小学阶段这样做,对儿童学习语言和习作的确有较大帮助,因为人类最初习得知识和经验主要靠模仿。“但这种根据事先设定的语言形式‘填入’思想内容的做法,如果不能避开它的弊端,而一味追求或强化这种‘逆操作’,就会迫使学生不知不觉陷入作文‘从形式入手’而不是‘从内容入手’的误区。这种作文训练的倒置观现象一经反复,学生为了追求形式上的‘达标’,容易在内容上造假(中小学生作文造假并非个别现象),时间长了就成为习惯。这是非常有害的”。

再就是,22节课中,有好几节课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一项写作知识上,教学中选取的多个材料及学生所写的片段,都是用来讲清本项写作知识和方法,即语文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课属于习作知识课,不是以言语实践为主的习作训练课。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获得较多的语文知识,但缺乏言语能力。小学生习作不重视言语实践,而超越这个阶段去学习习作知识,这是阶段要求的偏失,是习作教学的一大误区。习作指导应该是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习作兴趣和真实表达的欲望,过多的知识与方法的指导,容易束缚思维,浇灭写作热情。这次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指尖上的论课”,有观课教师就这样评价《学写儿童诗》一课:“诗的本质是意象所带给人的感受——意境!所以,无论读诗还是写诗,都该是感受第一,想象先行!浮躁无诗,实际无诗,教授无诗,如此实际的观察、描述、教授、板书,学生可识得水果,却不知观察的深层不是看而是想象!此课无诗!哈哈,见笑了,恕我:直白无诗!”

可见,习作教学切勿过多停留在写作方法、策略、概念上,而要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激之、引之、导之、点之、拨之……作文就好比“舌尖上的美食——伤心凉粉”,习作课不仅应给学生呈上这道莱,还应教会学生如何把这道莱调制得色香味形俱全,更应该激起学生调制和品尝这道美食的欲望,作文才会变“没法写”为“有法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此为作文课调制美食之正道也。

三、“预设不足”与“预设过度”

这次观摩的22节课,无一例外是经过团队精心预设并反复试上打磨的,然而,有的课却显露出“预设不足”与“预设过度”并存的现象。

预设不足,主要表现在预设学情不足,课前对“情境”、“游戏”、“活动”、“问题”等的设计,没有尽可能兼顾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反应。预设过度,主要表现在“写作知识”、“写作方法”、“问题引导”等指导方面,过多、过细、过碎。“预设不足”就导致——当学生的反应没按预期走时,教师就着急心慌;“预设过度”就导致——弹性调控空间被挤占,引导被束缚,应对失措。结果,绕去绕来,课堂的时间耽搁了,节奏打乱了,进度滞缓了。其中《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一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到下课了,学生还没完成片段练习。本来完全可以将其当作课后作业,然而教师死抱预设不放,依然不管不顾活动主持人多次举牌提醒超时,硬要把没上完的环节上完,结果整整超时了7分钟。

死抱预设不放,就会使课堂陷入“走教案”的泥潭。然而,参赛教师为何还要这样做呢?他们的回答是:“毕竟参赛的教案集中了团队的智慧,又经过多次演习,按这个走比较保险。如果临时变换预设方案,接下来的一切都是未知,未知是令人恐惧的。平时上课,倒可以尝试探索一下,可这是比赛,谁敢冒险?”这一番说辞,合情但不合理,不合教育教学的理。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还是为了比赛的名次?我们应该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还是应该把名次放在第一?这一番说辞,也恰恰暴露了教师害怕失败的功利心态,更暴露出教师欠缺习作教学的智慧。智慧的教师要能“急中生智”,调整课前的预设。《引人入胜》一课的执教者,就是因此而紧张,而使课沉静不下来,显得轻飘飘,没有质感。

这就要求教师事先要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清楚地知道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总体性情。比如《爱心树》这个绘本,在成都泡桐树小学是二年级学生的阅读书目,现在要让四年级学生根据绘本写作,不是不可以,但教师上课之初应该问一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绘本?是否读过这个绘本?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给出生成的空间。而不是依然按照课前打磨的教案,把学生假想成从没接触过《爱心树》,一页一页、一步一步讲读绘本。全然没有讲读出一丝新鲜的东西,学生自然提不起劲,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亦步亦趋。

令人遗憾的是,不止这一节课的参赛教师如此,大多数参赛教师均是对“预设”执行有余,而灵动不足。《人间处处有真情》一课的执教教师,两次生生地打断学生走偏的发言,告诉学生:“这个问题后面再说,咱们还是回到原来的问题上来。”而直到下课也没顾及到学生那两个走偏的问题。教师预设不足,导致了课堂上的措手不及。其实,预设不足很正常,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对于课堂上的种种情况不可能全部洞悉。这需要教师具备教学机智,而不是死抱预设不放。倘若教师不两次生硬打断学生走偏的发言,而是顺势而导,则可能把预设时漏掉的“至关重要的细节”,通过学生的表达来弥补,从而把课引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因此,当学生的表达与预期相左时,请尊重他们饱含童真的表达,别将写作激情扼杀在摇篮里。

预设不足与预设过度还表现在教学概念的盲区。比如《〈司马光砸缸〉之我见》一课,试图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多向思维,大胆质疑、验证和批判。这一设计理念本没错,但教师似乎对“质疑”内涵的理解有偏差。质疑不是怀疑,质疑应该要有根据;否则,就会演变成为了质疑而质疑的胡乱猜疑。这种“胡乱猜疑”的质疑,是否也应该被质疑?教师过度预设了许多问题:“谁的办法最好?好在哪里?和司马光的办法比较谁的好?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疑问没有?‘故事’与‘事实’之间会不一致吗?怎么掉下去的?该不该砸?为什么砸?怎么砸?石头大小合适么?什么样的缸?砸得动吗?碎块会伤人吗?……”这么多的问题预设,却单单缺少了对质疑的质疑。于是,导致一种结果,这些问题预设暗示并牵引学生认为“司马光砸缸”有问题,有很大的疑点,学生也充分领会了教师的意图,对故事中的人和物发起了“攻击”。为何不让故事中遭到质疑的人和物也开口说话呢?为何不让他们对“质疑”进行质疑呢?这才是负责任的质疑。

四、“虚拟生活”与“真实表达”

这次观摩活动中的许多课,如《瓶子“吹”气球》、《玩鸡蛋》、《用铅笔刺穿水袋,让心灵和大家对话》……都虚拟了一些情景。由虚拟的情景演绎出习作,这样的习作一定是虚构的。有专家认为,作文应该是生活的产物,是心灵的产物,人们内部的表达欲望是表达(写作)能力形成的出发点,只有写作过程中保持这种发自内心的欲望,表达的能力才能真正形成。而这种虚拟、演绎的方法,是虚假的生活体验,加之作文教学的引导,使学生从小生活在一个“假”的世界中,是违反写作规律和本质的。追求真实的生活体验,追求真实的表达,才应该是教学的目标。

这种质疑不是没有道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作文一要真实,表达真情实感;二要发挥想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理解不尽相同。由此衍生出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看待学生作文的真实性?二是能否用虚拟材料指导学生的作文训练?

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一看《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杂志主编聂闻先生写的一篇《何必谈“虚”色变》的文章,此文着重对“虚假”与“虚构”进行了区别,提倡作文中不要拒绝“虚构”,不要害怕“虚写”,不要将“虚”视作洪水猛兽。后来,他又写了一篇《是“胡”祸害了“编”》,指出——“‘编’这一词强调的是有顺序的排列,‘捏造’、‘虚假’只是其引申义中的一项,在作文中,人们为什么要像对待毒瘤一样将之从作文中剔除呢?如果‘编’不与‘胡’合用,其意义立马就变:教师要上一节故事作文课,会说:‘这节课,我们来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故事编完了,教师又会说:‘同学们编得真好!’一本书出版了,出版人在其序言里可能会出现‘在本书的编写过程,非常感谢……’之类的话语。正因为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太过注重‘真实’,以致让 ‘真实’弱化了文章本身的美与魅力的同时,也将学生的写作兴趣拒之门外。如果文章的功用只是真实的、原封不动的记录‘真实’,那干脆用摄像机作记录好了,那是最真实的,也是毫无遗漏的。很明显,摄像机是无法取代写作的,因为即使是我们看到的影视剧,都是经过精心编辑、加工处理,要不会让人看得索然无味的。完全‘真实’的,不含一丝‘编’的成分的作文,同样会让人读得味同嚼蜡。”

对于第一个问题,有专家是这样理解的:“提倡学生作文‘写真人真事’,这没有什么不对。问题是,什么是‘真’?我们认为,儿童作文中的‘真’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现实+儿童的理解=真实。’所以,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尊重‘少儿的理解’。儿童将‘儿童的理解’文字化的过程中必定包含着‘变形与创造’。当教师有意识地对‘变形与创造’加以合理引导时,学生就会找到作文的悟性与灵感,所写作文才能鲜活和生动起来。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作文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而且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创造能力也会得到有效训练提高。”

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关于“教学材料”的问题。我们把这个问题用“教学材料”去理解,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缠。因为,在现行的“教学材料”中,存在“事实材料”和“虚拟材料”。有关教学材料与学习兴趣的研究,已经引起教育界的注意。真实的教学材料受到学生的欢迎,而虚拟的材料(如通过一些深浅适当、内容有趣的虚拟故事)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并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虚拟不等于虚假,我们要反对的是虚假而非虚拟。

最后,我想说的是: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最好的课永远是下一节。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