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林苑雯
摘要:“蚁族”作为新生的城市贫困阶层,在城市快速更新和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住房问题日益突出。广州是“蚁族”聚居的主要城市之一,本文运用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描述广州“蚁族”的居住生态,针对“蚁族”住房保障政策缺失问题,建议通过政府补贴、企业建设的方式建设青年公寓,以解决“蚁族”住房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蚁族;住房保障;模式
“蚁族”作为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词语,指“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蚁族”的产生是高等教育普及、就业竞争激烈、房价居高不下的结果。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远远没有赶上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速度,社会工作需求量的升幅远远赶不上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攀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成为继农民、下岗工人和农民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但与其他三大弱势群体不同,“蚁族”这个群体有自己特点:高知、弱小、群居。他们虽拥有较高的学历,却因为缺乏工作经验、人脉等,收入较低,“租住”在城市的边缘,生活状况堪忧。安居才能乐业,建构有针对性的“蚁族”住房保障政策,既有助于这一群体的成长,更关系到城市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一、“蚁族”居住生态
外来人口密集的广州,也是“蚁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随着广州“三旧改造”工程轰轰烈烈地推进,广州市中心的城中村越来越少,“蚁族”的居住资源不断被压缩,只能逐步远离市中心,石牌、棠下、上社、赤沙和番禺等地的城中村成为“蚁族”居住的首选之地。
1“. 蚁族”的收入与住房支出
根据赶集网发布的《2013应届生就业报告》,广州应届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611元,而合租均价为880元,与访谈所得数据基本吻合。虽然他们的收入已高出广州2013年最低工资标准的1550元,但是仍然有不少“蚁族”表示这样的工资水平在广州仅能顾得上温饱,组织家庭甚至置业根本不敢想象。
“这工资基本上就是能养活自己吧,谈恋爱还得悠着点,生活逼着你必需现实啊,买房子就别想了吧。”(访谈对象J)在广州棠下,一个普通的大单间需700元左右,条件好一点的,比如有小区式管理的单间,价格就会飙升至1000 元。而在上社,由于靠近体育中心这样的商务休闲区,房价会比棠下平均贵100 元左右。实际上,在广州,880元的住房支出可以选择的地方并不多。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等中心城区鲜有20平方米左右的出租屋,而2居室70平方米左右的出租屋,越秀与荔湾均价为3500元左右,海珠为3000 元左右,而天河则在4000 元以上。这样的房租标准即使是两人分摊下来,也远远超出了“蚁族”的可承受范围。
2“. 蚁族”的住房面积及生活设备用两个词形容广州“蚁族”的住房条件最为贴切:别有洞天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蚁族”的住房设施也逐步改善。今天,廉思书中那种七十二家房客般的公共厨厕、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在广州的城中村已经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相对宽敞舒适的出租屋。
“还凑合吧,条件跟以前在大学时的宿舍差不多,就是私人空间多了一点。”(访谈对象A)
“蚁族”大多还没有组织家庭,常常选择1人居住或与他人合租,1人居住的一般是约20平方米左右的大单间,配有独立的厨房和卫浴设施,而合租的则多为2室1厅居室,另配公共厨房和卫浴设施,面积为50~60平方米。
“我还住过‘求职公寓’呢!就是租个床位呗,几十块一天,找到工作就马上搬走了,条件差一点也没有关系啦!”(访谈对象G)
这种“求职公寓”有点类似我们常说的“青旅”,但其性质特殊一些,因为他们的“旅途”就是一次寻找工作之旅。简单的生活设施,相对便宜的日租金(30~60元/天),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网络,对于一个拮据的求职者而言,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跟随被访者进入他们的住所,热水器、电风扇、电脑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空调、电热水壶、电饭锅、冰箱和洗衣机等。“热水器跟空调是原来就有的,电脑是大学的时候买的,现在还能用就继续用着吧,反正工作的地方配有电脑。后来发现开空调电费太贵了,就买了风扇,睡觉的时候才开空调。热水壶、电饭锅那些也是生活需要吧,到二手市场上买的,也不贵,走的时候再卖出去就可以了。”(访谈对象D)
住所的采光,对蚁族来说也是一个重点考虑的问题。由于城中村“寸土尺金”,村民的楼房越建越密,变成了“握手楼”,许多楼房的采光非常差,常年见不到阳光,所以一些采光较好的楼房就成为了“香饽饽”,“蚁族”在选择住所的时候常常都会将采光列入他们的重要考量点之一。
“以前住那里一进屋子就得开灯,因为阳光不能照到屋子里,一到周末我就往外跑,想多见见阳光啊,觉得老是待屋子里太压抑了。后来工作稳定下来了,我就搬到这里了,虽然贵一点,但看到阳光人就不再那么抑郁了,感觉这钱还是花得值的。”(访谈对象H)
3“. 蚁族”的居住环境
城中村相对便利和低廉的生活环境成为其最大的卖点。现在“蚁族”聚居的几大城中村:上社、棠下都有BRT站点,而赤沙附近则有地铁站,“蚁族”工作的地方多为市中心,所以,他们一般选择交通方便且通勤时间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地方居住。而且,聚居村附近的消费的确比市区便宜不少,几元的快餐占了大多数,只是卫生状况实在是令人堪忧。日用品也大多是一些低档的产品,甚至有一些看似山寨的牌子,价格自然便宜。
“我下楼就可以完成我的日常生活了。5分钟到达BRT站,换乘还不要钱。下班时从车站到‘家’的路上可以顺便把菜买了,回去做成两份,一份留着明天带到单位做中午饭。一般的日用品在楼下的小超市都可以解决,而且有时价格还比市中心便宜,小感冒周围也有小诊所……”(访谈对象F)
由于现在“蚁族”聚居地的住房多为城中村居民的自建房,近几年来,许多出租屋屋主参照广州围闭式小区管理的模式,自行为住宅大门安装IC门禁卡设备,较好地区分了住客和路人,有的出租屋屋主还在公共地方安装了闭路电视,提高了住房的安全性。
调研中看到,城中村的“握手楼”“接吻楼”随处可见,消防管理混乱,电线等设施常常裸露在外,区域规划不合理,道路狭窄,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进入。还有随处可见的“成人用品”牌子,垃圾满地的巷口,卫生情况令人堪忧的小食店和不眠不休的吆喝声……访谈对象A提到:“晚上都是要关紧窗户才能睡着的,从来不到凌晨3、4点你是不能指望那些人能安静下来的。”
二、“蚁族”住房保障的缺失
“蚁族”住房现状不太理想,虽然与他们的收入等因素有关,但与这个群体的住房保障政策缺失有着更密切的关系。“蚁族”这一群体,他们比贫困人口的收入略高,与中低收入者相比收入持平或略高,按照目前的住房保障政策,他们既不符合享受廉租房的标准,又被拒之于公共租赁房申请以及购买经济适用房的门槛之外,短期内又没有购买商品性住房的能力,处于住房保障的夹心层,成为最缺乏住房保障的人群。
1.因户籍、收入等原因,难以申请公共租赁房
根据粤府办〔2012〕12号《广东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方案》,省政府明确提出广东省住房保障的新思路,包括经济适用房逐步淡出。从2013年4月12日起广州市暂停接受经济适用房的购房申请,同时原则上不再建设新的经济适用房,而已批复的在建中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则至该项目完成为止。今后廉租住房、直管公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将逐步实现并轨运行,统一归类成公共租赁房,形成单一公共租赁房的保障性住房格局,建设模式亦在保留政府投资模式的基础上,鼓励私营投资及开放项目配建等模式,住房保障目标从“人人有住房”转变为“人人有房住”。
参照《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穗府办〔2013〕3号),公共租赁房的申请人需要有广州市城镇户籍,原则上以家庭为单位申请,年满30岁后,才可独立申请。根据廉思课题组的调查数据,大学毕业生聚居村中,超过85%的人为外地户口,仅15%的人是当地户口,这就意味着85%的“蚁族”无法申请公共租赁房。虽然近年来,部分“蚁族”将户口迁入诸如“南方人才市场”等单位的集体户口,具有了广州市城镇户籍,但申请者如果以个人为单位申请公共租赁房,需要年满30岁。收入方面,2013年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个人月可支配收入限额标准为2066元,但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已达2611元,超出了申请公共租赁房的收入限额标准。最终,“蚁族”因户籍、收入等原因,与公共租赁房失之交臂。
2.住房公积金没有强制性购买且使用手续繁琐
住房公积金是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人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交储存的长期住房储备金,具有强制性、互助性和保障性的特点。理论上住房公积金能够提供租金补贴,能为“蚁族”的住房问题解决燃眉之急。但事实上,住房公积金在实施过程中,强制性没有得到落实,其繁杂的使用手续更令不少缴纳了住房公积金的“蚁族”望而却步。
现阶段住房公积金并没有得到强制执行,一些小型的企业钻空子,仅替职工购买“五险”,不购买“一金”,使职工的住房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住房公积金使用的手续相对繁琐则是许多“蚁族”购买了住房公积金却没有享受其福利的重要原因。访谈者B说:“如果我们要使用住房公积金,房东就必须去登记,登记了就要交税,哪个房东会愿意啊。”承租一方要使用住房公积金,供租方就必需到相应部门进行租赁备案。许多房东为了逃避备案所带来的税款和繁琐手续,往往不到相应的部门备案。这样,即使购买了住房公积金,“蚁族”也没办法提取用于交纳租金,在较长时间内难以享受其带来的保障。
3.缺乏针对性的住房保障计划
广州住房保障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具有广州市户籍、住房困难且收入较低的市民。但针对“蚁族”等夹心阶层的住房保障计划相对较少。有些城市已经开始关注夹心阶层的住房困难问题,如重庆已建起了农民工公寓;合肥和天津也建有蓝领公寓;大连的保障性住房也将具有该市户籍的新就业大学生纳入保障范围;上海则率先建起了过渡性保障住房“人才公寓”,建设标准是25平方米的个人单间,居住年限不得超过5年,对象为22~30岁的未婚青年。
但就现阶段广州的住房保障而言,同为弱势群体的“蚁族”,还没有等到他们住房保障的“福音”。虽然,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广州市市长陈建华首次透露广州已经确定将在当年下半年推出“来穗技能人才保障性住房计划”,将在狮岭、新塘等5个地方试点,受惠人口将达10万人以上,但实施尚需时日。而且,广州“蚁族”到大型制造业工作的比例相对较少,他们一般从事文职工作较多,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领”。这类工作人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人员流动率高。在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人员流动率高的前提下,由企业牵头为在职职工建设职工宿舍或提供宿舍式的住房保障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政府引导市场,建立专门针对“蚁族”的住房保障计划。
三、“蚁族”住房保障模式的建构
住房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对于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商品房的低收入群体,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难题。各地政府应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当地特色和实际需要的“蚁族”住房保障体系。有人呼吁,将“蚁族”纳入廉租房范围之内,让他们“居有定所”。张建坤提出PPP 模式,建议“公私合作”建设针对大学毕业低收入群体的过渡性住房,并将这一群体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刘洪辞提出“蚁族”住房保障的CMAT 模式,即企业以低价格租赁城市中心的闲置土地或二手房、空置房等,兴建集租赁、创业及综合服务于一体的低成本“蚁族公寓”,以满足“蚁族”群体的居住和创业需求,并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以便更多的“蚁族”受惠。
作为中国三大经济发展城市之一的广州,“蚁族”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已经晚于北京、上海,甚至比一些二线城市如郑州、南宁等地慢,而随着物价的上涨,二三线城市的不断发展,广州的区域优势将进一步减弱。所以,广州要留住人才,保持发展潜力,建构“蚁族”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势在必行。根据当前广州已形成的“蚁族”聚居村落的典型格局,建议效仿猎德村改造和北京市企业自持公租房的做法,通过政府补贴、企业建设的方式公私合营建设青年公寓,并建立完善的准入、管理和退出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蚁族”这一群体的住房困难。
1.建设经济便利的“蚁族”保障性住房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宿舍升级,“蚁族”对居住要求也相应提高。访谈者E说:“大学宿舍的条件都这样好了,毕业以后住的地方总不能比大学的宿舍还差吧。”
“蚁族”多为未婚青年,他们对住房面积的需求约为20平方米每人,与《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办法》中单人住宿标准为22.5平方米较为吻合,既可以保障他们对于私人空间的需求,同时避免了空间过大造成的浪费。在住房的基础设施方面,“蚁族”的要求则相对较高,一般要求独立的厨厕、热水器、空调、网络等,除此之外,电饭锅、电水壶、电冰箱等也是他们生活需要的基本设备;在租金方面,“蚁族”可接受的租金范围大约在每月每人700~1000元,约占他们工资收入的20%~30%。
除此之外,由于大部分“蚁族”都是只身在广州生活,没有家人的照料,过着单位—住所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在选择住所时都会重点关注住所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有一个治安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使他们在这个城市无后顾之忧地奋斗和生活,而卫生的餐饮以及正规的医疗机构也是他们非常关心的。“蚁族”也非常关注居住地周边的生活设施及交通问题。“蚁族”希望居住地附近有相对完备的生活圈,比如有肉菜市场、大型超市、多样化餐饮业等。同时,有关研究表明,居民出行通勤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幸福感,通常超过30 分钟对幸福感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事实上,过长的通勤时间也是“蚁族”不能接受的时间成本,刚入职的职工少不了加班,所以“蚁族”对于住房环境的普遍要求是交通相对便利的城市周边地区。
因此,在新建青年公寓时,应遵循价格合理、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的设计原则。在青年公寓的定价方面,由于定位是面向处于社会夹心层的“蚁族”,租金应低于市场价格、高于廉租房价格。这不仅因为合理的租金是保证企业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保障性住房项目的重要条件,还因为过低的租金会引起房屋使用者工作的懈怠、奢侈消费等问题,容易产生新的不公,所以应把青年公寓的租金设置在合理范围内,对于有实际困难的青年,政府另行对他们进行补贴;在青年公寓的设施方面,上海在2012年3月首批招租的陆家嘴人才公寓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范例:网络、厨卫设施齐全,用户入住时还能领到生活大礼包,里面包括一些生活的必需品,真正做到了“拎包入住”。所以,广州在建设“蚁族”保障性住房青年公寓时,也应以“拎包入住”为原则,配置基本的装修、家具和电器,保障入住者的方便性以及住房轮换时的快捷性。同时,小区内还应配建阅览室、活动室、美食中心、便利店、社区医院等满足“蚁族”居住的生活需求;青年公寓的地址应选在交通便利的次中心地区。如果选址在城市中心,租金会比较高,“蚁族”负担不起,租金的压力较大;如果远离城市中心,交通不便利,上班通勤时间大大增加,对“蚁族”群体便失去吸引力。现在广州市形成的“蚁族”聚居村落主要集中在上社、棠下、赤沙等地,可以作为政府规划青年公寓时的首选之地。
2.完善“蚁族”保障性住房的运行机制
⑴建立科学的“蚁族”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机制。青年公寓是为高校毕业年限较短的未婚青年提供过渡性住房,所以,青年公寓申请的主要标准是学历以及收入状况,毕业年限、婚姻状况可作为参考标准。公开、公平、便捷的申请程序是保证青年公寓能够提供给目标人群的重要原则,申请青年公寓所需材料、程序、申批时限等都应公开。同时,要对申请者的学历证书、收入证明等进行严格的审核,一方面防止相关部门互相推诿、以权谋私;另一方面有利于过滤不合格的申请者。另外,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相关法规,明确规定虚报信息的申请者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建立信用记录,以起到有效震慑的作用。值得提出的是,对于再次申领者,应考量其上一轮的入住情况,如经常发生损毁公物、殴打事件等的不良租客则不纳入下一轮的申请对象范围。
⑵建立完善的“蚁族”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机制。“蚁族”刚离开校园,喜欢“较为宽松的宿舍式管理”,即对于住所的原有设施比如水电等,如果出现故障需有专人负责修理,楼道的卫生需要有人负责清洁,但对于住所内的个人生活模式只要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则不被干预。更重要的是,住所的安全要有保障,比如现在很多城中村实行的IC门禁卡系统普遍受到“蚁族”的欢迎。青年公寓可以效仿大学公寓的管理,对青年公寓内的用具实行统一维修,由参与开发的企业自持运营。
公寓内提供的家具、生活电器等,物业管理公司除在租户入住及迁出时对以上物品进行清点检查外,还应进行例行检查,及时了解室内用品的使用情况,及时做好维修和更换工作。鉴于“蚁族”学历高、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等特点,应鼓励青年租户成立住户管理自治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物业管理,这样,既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增加租户的归属感与社会认同感,又可以不断提高青年公寓的管理水平。
⑶建立严格的“蚁族”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机制。腾退机制的建立关系到青年公寓的有效运转和效能的发挥。但现实中,无论是廉租房还是公租房都存在退出机制失效的问题。现在保障性住房的迁出普遍采取增加租金的做法,但倘若租户拒不缴纳租金,相关部门也无计可施。大连则采用“收补分离”的做法,即租金定价与市场持平,由住房管理局统一收取,而住房补贴则由民政部门统一审核申请者资格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发放,当申请者不符合申领住房补贴的资格后,民政部门停止发放住房补贴,对申请者产生挤出效应。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流程较为繁琐,同样会造成腾退不力的情况。青年公寓的申请可实行周期制,建议三年为一个周期,超过三年的租住者需要再次申请,每人最多只能申请两次,总居住年限原则上不超过两个周期即6年。收入的多少是衡量租住者是否应该退出青年公寓的唯一标准。在一个周期过程中,如果租住者的收入达到一定标准,可随时申请搬出,对于周期过程中主动提出搬出者,可给予适应的搬迁费作为奖励。这种周期申请、灵活退出的方式,既鼓励了有能力者早日搬出青年公寓,也给收入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改善的年青大学毕业生一定的安全感,既保证了住房的相对稳定性,又保证了“青年公寓”的有效流转。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2013应届生就业报告[EB/OL],http://sta.gan?ji.com/src/att/project/2013bys/index.html,2014-6-26.
[2]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9.
[3]文艳,张杨. 将大学毕业生纳入廉租房范畴[N].西安日报,2011-1-18, 004.
[4]张建坤,王效容,吴丽芳“. 蚁族”保障性住房的PPP 模式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2012(3):41-45.
[5]刘洪辞. 蚁族群体住房供给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112.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