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 李茂平
摘要:新媒体的深度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由此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有效运作也受到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对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及运作模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媒体;朋辈辅导;队伍建设;运作模式
自网络媒体诞生以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俨然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1]大学生是接触和使用新媒体最广泛的群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身心不断发展变化,高校学生心理辅导特别是朋辈心理辅导也随之受到影响。
所谓朋辈心理辅导就是由经过一定短期培训的非专业人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人提供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这种辅导也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2-3]受助者和辅导员多为年龄相当的同学或者朋友。高校朋辈辅导员本身就是学生,是学校里最贴近同学生活的群体。相似的思维方式、生活状态和成长经历能够有效帮助他们发挥辅导作用。朋辈心理辅导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并且非常有效的辅导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大学生心理与生活发生着急剧变化,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高校需要重新构建朋辈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以促使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朋辈心理辅导队伍运作模式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多分属于学生工作体系,采取专兼结合的工作体制。通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类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提供心理咨询等工作。除了专业咨询外,高校还会结合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让政治辅导员兼职心理辅导,在招聘辅导员时也会适当招募心理学专业人才,形成学校与院系两级的辅导体系。这两者对大学生提供的心理辅导难免呈现上下关系。而呈现平行关系的心理辅导工作则需要大学生朋辈辅导员。朋辈辅导员的招募通常以个人兴趣为主,再通过培训使其具有应付简单心理问题的能力,并作为最贴近学生的群体发挥简单心理辅导、心理隐患观察、与专业心理辅导员联络等作用。此外,多数高校在学生入学后,还会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处于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也在积极探索并建立适应网络常态化的队伍及运作模式。新媒体下最显著的现象就是网络平台膨胀。网络平台的信息传递具有快捷、大众、隐匿等特点,其在朋辈心理辅导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几乎每个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都有自己专门的网站,发挥宣传、咨询、预约、心理测试等功能,并且把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平台和心理辅导结合,QQ、微信、微博等都已作为心理辅导的载体平台。这类平台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避免时间与空间限制,还能避免学生对心理辅导的矛盾心理。对于心理咨询服务,大学生难免存在保守心理,害怕自己的事被别人知道。而传统面对面的辅导模式恰恰是学生的顾虑所在。网络的隐匿性正好消除了这种顾虑。此外,网络还能有助于构建学生心理档案、人员培训等。总的来说,新媒体技术已在朋辈心理辅导的多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新媒体背景下朋辈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
第一,工作体制不健全,专业力量和培训指导缺乏。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缺乏规范管理,体制不健全,人员流失严重。[4]专兼结合的工作体制虽然能保障心理辅导队伍的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能较全面地宣传心理健康和提供简单心理服务,但一遇到重大心理事件,仍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很多高校的心理辅导体系中只有极少数老师能进行专职心理辅导。一所高校甚至只有一个两个,即使是心理学专业的辅导员往往也还承担着其他行政工作,且管理上也未做到绝对的直属关系,难免有所疏忽。而对于学生辅导员来说,如何保证其辅导业务的专业素质也是一个难题。所以,专业人才和培训指导的缺乏使得心理辅导工作的师生配比上存在很大压力,成为高校心理辅导队伍运行中的一大难题。
第二,资金、技术等多元条件的扶持力度不够。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心理健康工作常隶属于学生工作体系,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工作经费,就目前高校整体的资金配比来看难以全方面补给需求。如今,运用新媒体技术支持辅导工作的开展也已成为常态。运用新媒体不仅离不开资金的支撑,也需要技术层面的扶持。所以,如何有效地解决资金、技术等问题是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基本保障。
第三,“辅导员”意识与监督考核制度欠缺。朋辈辅导员多以个人兴趣为主,自愿报名,再经过培训、考核后产生。朋辈辅导工作需要较强的主动性与自发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辅导员”尤其是高年级朋辈辅导员容易出现懈怠情况,而高校心理辅导机构往往缺乏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因此极易出现朋辈辅导队伍涣散等问题。
第四,新媒体运用空间有待提高。笔者访问了众多高校的心理健康专题网站,也通过关注各高校的微博、微信等平台了解高校心理工作运用网络技术的情况。各高校的心理健康专题网站基本由机构简介、通知公告、时事资讯、相关链接等几部分组成,其他微信、QQ等平台的功能也在逐步开发。可见新媒体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心理辅导工作的效率,尤其在宣传方面做到了快捷化、公众化,而且信息面也更加广泛。但新媒体的运用更多的还停留在表面,在心理辅导中的实际作用还有待提升,比如很多网站的内容丰富,却没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互动特性。
三、新媒体背景下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
第一,建立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体系。组织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员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新媒体技术运用等培训,建立较为系统、专业的培训体系。朋辈心理辅导员需要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既能提供服务,又能准确定位,确保自身不被受助者的情绪影响。既要求能很好地共情,但又不能移情,要尽量避免和受助人有工作以外的牵连。[2]对非专业人士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问题识别、辅导能力,并及时与心理辅导老师保持密切沟通。除了专业技能培训外,人员选拔也十分重要。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科学的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5]辅导人员要充分尊重他人隐私,约束自己,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掌握和有效反馈受助者信息,发挥辅导作用。
第二,建立选拔、资格认定、监督及奖励制度。朋辈辅导员的选拔通常建立在个人兴趣之上,同时结合资格认定和考核。在成为正式“辅导员”前,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必不可少。培训之后也要采取适当的资格考核措施,比如,基础心理知识考试、现场咨询检验等。即使是正式的“辅导员”,也要制定后续培训与阶段性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心理辅导的专业技能。除了资格考核与监督制度,还应当制定适当的奖励制度,促进“辅导员”积极主动性。
第三,准确定位,加大扶持力度。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及运作需要获得学校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比如,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资金,加强心理辅导队伍培训进修力度等。学校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增加人力、物力、技术等支持,才能更好地促进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的建设和有效运作。
第四,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新媒体平台体系。高校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可以利用新媒体快捷方便的特点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服务,建立网络化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提高辅导质量。当然,光是建立平台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让学生参与互动,学会利用这类资源。朋辈心理辅导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受到传统思维束缚,所以这种互动性的增强取决于学生对于心理辅导的意识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朋辈辅导员要通过网络新媒体转变学生观念,不断提升其心理健康意识。
第五,多方协作配合,善用社会资源[6]。无论是从专业团队建设的角度,还是从运行经费的角度来看,有效利用社会优势资源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校外专业人士参与辅导工作不仅能有效缓解辅导压力,还能促进交流,利于朋辈辅导员提升专业技能。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应用更加普遍的大背景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与运作模式也逐渐向多层次、多平台、全覆盖的模式转变。整体而言,尽管高校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及其运作都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朋辈心理辅导拥有传统辅导所不具有的优势。随着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和运作模式的不断改进,一定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互联网天地,2014(7):71-89.
[2]杨思帆“.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心理辅导中的效能性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132-134.
[3]孙炳海,孙昕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2003(9):65-68.
[4]张喜川.浅析高校心理辅导工作存在的问题[J].科技资讯,2010(18):216.
[5]范洪涛,葛阳阳.发挥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1):129-130.
[6]樊富珉.香港高校心理辅导及其对内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65-69.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生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