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后现代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任俊宏

摘要:生态文明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从后现代性视域看,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实践路径、生态文明社会关系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方面实现了重大转变。这些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也是后现代性的重要体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后现代性;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

“后现代性”,是指以反思、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为出发点,旨在倡导一种异于现代性的新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思潮。由于传统工业文明以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以人与自然的失衡为代价,从而导致了愈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最终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选择。通过发展生态文明,中国已经显示了向后现代迈进的意图和决心。

一、在生态文明价值观上,提出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向人与自然共同福祉转变后现代性的价值观认为,人类中心论已导致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对立,必须“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强化绿色和平的理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渐树立了人与自然平等观念,确立了崭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但工业文明的发展也使得中国生态治理的任务非常艰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文明固有弊端日益显露。受人类中心论的影响,中国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西方国家曾有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加深,社会发展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社会群体间贫富差距加大等。那么,究竟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来说,关键是要摆正尊重自然与敬畏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从1979年到1991年,中国共产党在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党必须首先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与此相联系,中国共产党的生态价值观仍然是“人是自然界的主宰”“人要征服自然”。从1992年至2002年,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在继续加强保护环境的同时,努力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人类社会今后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一崭新的生态价值观,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对自然履行的义务。中国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对自然造成很大的破坏,敬畏自然有利于重新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全球化的基础上,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语境下,赋予敬畏自然新的含义,这代表了人对自然的充分尊重。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提出,表明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要保护资源和环境,又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不同,中国共产党生态价值观“谋求的是人类共同利益、追求人与自然共同福祉的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荣”,也体现了后现代性理论的价值观。

二、在生态文明实践路径上,提出“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了从经济发展红利最大化向生态经济福利最大化转变后现代性认为,经过长期工业文明发展后的现代人,“已经不是生活在相对平衡的自然界中,而是生活在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和强制性商品化的环境中”,他们的“一切价值受技术价值、商品价值和金钱价值的左右”。但是“世界的形象既不是一个有待挖掘的资源库,也不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荒原,而是一个有待关心、收获和爱护的大花园”。因此,在人类和自然界之间必须建立一条有效沟通路径,实现生态经济福利最大化。

中国出现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原因看,中国在发展经济中,还不能完全摆脱传统的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的影响和制约;从主观原因上看,中国对发展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经济增长就等于发展,只要经济发展了,就有足够的物质手段来解决现在和未来的环境问题。

但是,“人类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而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还要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因此,中国转变传统的经济红利最大化的发展路径显得非常迫切。

“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在一切关系(包括与自然的关系)中改善人们的生活”。并且,享受清洁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天然权利。所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在满足物质等需求的同时,要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又要求: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些实际上是“把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与消除经济活动的不良生态影响二者结合起来。……将经济增长从利用和滥用自然中脱离出来是完全可能的”,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强调的“事物内在联系”。

综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确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不仅体现了中国自觉自律的生产方式,还体现了党对现代工业文明造成人与自然对立的弊端性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后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三、在生态文明社会关系上,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了从传统的经济主义向追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后现代性理论主张世界“事物的共生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有其自身的经验、价值和目的的存在”。因此,整个世界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也就不存在绝对的对立。

但是,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导致了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由于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与繁荣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将会不断遭受自然灾害、瘟疫等袭击,不仅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类文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之上。但是,“现代经济理论把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当作‘外部性’来看待,好像我们生活不需要健康的自然系统来支持”。人类文明发展实践证明,只有使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才能保持社会的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建立一种生态文明下的社会关系。

中国在加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生活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如此,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也成为保持中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统筹人与自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是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生态环境及其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都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措施。这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环境系统,进而直接关系到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及人民的健康。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不断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提高幸福指数,从而使中国尽快走上“五个文明”并行发展的道路。统筹人与自然发展,有利于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中国现代化的各个方面,从而推动代际、群体之间的环境公平与正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后现代经济不把经济本身当作目的,不把经济当作社会的神奇动力和归宿”。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就是要求在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人—自然—社会这个复合体机制运行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这些有利于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有助于现代人实现身心和谐与社会和谐。这样,中国人民才能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享受安全优美的生活环境,进而建立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全新社会。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的社会关系上,既立足于当代又着眼未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超越了工业文明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扭曲的发展理念。这一理论不仅体现了对现代主义忽视资源、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的批判,也体现后现代性社会关系。

四、在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实现了由基本国策上升到国家制度的转变

关于人与自然,后现代性追求“人在世界中将拥有一种家园感,并借助这种家园感,他们用在交往中获得享受和任其自然的态度这种后现代精神取代现代人的统治欲望和占有欲”。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国家意志成为能否将其从社会的边缘问题转变为社会的中心问题的关键。为此,中国共产党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使得后现代性上述追求更具有现实性。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把“环境保护”确立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同时指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同步发展,把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这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长期的实践证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有利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整个社会的持久发展能力。历史地看,中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确实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全局性、长期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19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范围保护环境意识的不断觉醒,国际上可持续发展已经由理论转向实践,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党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国政府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主要目标的政府”。这是对国内外长期以来生态建设成果的科学总结,也“可以被看做是中国对世界范围的后现代运动的独特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一旦提上日程以后,就有一个具体实施的问题。中国推进的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充分享受工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倒退到农业文明,更不是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而停止建设现代化的脚步,享受前工业文明的那种低级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因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同时,“要构建一种后现代的生态文明,远非急促而就的易事。它是一项艰难、巨大而系统的工程。现代性思维模式显然无力胜任这样一种文明的建设。它呼唤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整合思维”。因此,中国实施“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必然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这就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现代化战略高度和战略格局之中。

不仅如此,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及生态建设的统一体。其中,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党的十五大,中国共产党主要强调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更加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一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这就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

由上述可见,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战略提到国家制度的层面,充分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党对人类共同价值取向和共同进步的追求。

总而言之,后现代性理论是在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批判中形成。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在批判地继承了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人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放在首位,追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这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后现代社会规律的把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佟立.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46.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5.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4]吴凤章.生态文明构建: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01.

[5]王治河.中国和谐主义与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71.

[6]佟立.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46.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2013年博士创新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编号:CX2013B237)阶段性研究成果,受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历史系)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