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虎
摘要:新型城镇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六盘水市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六盘水市特有的发展环境、资源环境和政策环境,提出六盘水市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一系列对策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六盘水市;发展现状;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
在2012 年12 月16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型城镇化”被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同时会议指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我国城镇化的质量,意味着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指出:在未来几十年,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是城镇化。因此,进一步挖掘城镇化的动力因素,积极研究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六盘水市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十二五”期间,以重点打造“中国凉都”的城市品牌为主要目标。首先,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对六盘水市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有利于不断合理优化城市的发展动力系统,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其次,对六盘水市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建设城市的特色性、宜居性、文化性、多中心性、生态性和和谐性,力争做到城市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六盘水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1.六盘水市现状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辖盘县、六枝特区、钟山区和水城县四个县级行政区,103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国土面积为9965平方公里[1]。截止2013年末,六盘水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87.45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1.55万人。2013 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为882.11 亿元,比2012 年增长1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8.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03.7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0.26亿元[2]。
2011年3月2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和六盘水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六盘水市就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出如下意见: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逐渐增强,城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力争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市中心城区人口达到80万人以上。
2014年,市长周荣所作的六盘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办好旅游促发展,城市品质不断提升。规划建设了一批业态新、环境优、容量大的城市综合体,促进新区拓展与旧城改造共同推进;启动了25个特色小城镇建设,重点打造了淤泥、羊场、岩脚、玉舍等一批示范小城镇。
2.六盘水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1980年10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一行,在时任贵州省委第一书记池必卿等陪同下到六盘水视察,听取了中共六盘水市委员会、水城矿务局党委、水城钢铁厂及水城煤矿设计研究院工作汇报,对六盘水工业生产、基本建设等作了讲话。市规划设计院1980年开始筹备城市规划工作,1981年编制的《六盘水市总体规划大纲》,对市中心区的规划进行了概述,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83年3月,全市规划会议后,全市及市中心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式展开,并于当年9月完成了初稿,也就是习惯上称的第一轮总规。第一轮总规的期限是近期至1990年,远期至2000年。
2000年,六盘水市人民广场北广场建成;2005年,南广场竣工。可以说,六盘水市人民广场是六盘水市城市化发展的一面镜子,是城市的乐园,也是六盘水广场文化的发源地。2001年,六盘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4亿元,其中仅原煤税收就占全市的25%,在财政收入中四大支柱产业原煤一项占75%。这样单一的经济结构,致使能源资源直接左右全市的未来和发展。2002年,六盘水市市政府办转发了市公安局关于户籍改革的意见,明确规定:统一窗口办理、统一收费。六盘水户籍制度改革后面有一大主题——六盘水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同年,六盘水新任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廖少华提出“大城市带动大发展”,可见地方领导对六盘水市这座城市的定位是高瞻远瞩的。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六盘水市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从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入手,重新规划“江南煤都”新面貌:改变过去六盘水中心城区布局规划,通过水城县政府办公区的搬迁,重点对双水、荷城、凤凰、德坞四个新区进行全面建设。为了建设重点城镇,六盘水市规划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形成以市中心城为重心,以六枝特区、盘县为支点,若干小城镇为卫星城的格局。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建设从2002年的19平方千米扩展到2007年的34平方千米,中心城区人口从2002年的26万增加到2007年的32万人。
2013年2月,六盘水市组织召开干部大会,会议强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紧紧围绕六盘水“立足煤,依托煤,跳出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能力。2014年6月17日至20日,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城市有轨电车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杨龙政率队赴上海、南京、苏州、重庆考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
二、六盘水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1.转变发展观念,倡导新型市民化在六盘水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以
人为本”的观念,这样才能发挥全市百姓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此,应该做到三点。第一点是解决重点人群的城市融入问题和城市发展问题。新一代农民工大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受教育程度较高,视野相对开阔,进而对所从事的职业有着较高的期望值。他们不但追求物质世界而且还追求精神世界,还早早地融入了城市发展的轨迹和发展步伐。而原有农民的思想逐渐在淡化,但是这群人又不容易被城市的发展所接纳。其次是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能否使他们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的待遇,能否保障这部分人的就业与城市人平等。第二点是要推进住房和户籍制度改革。由于户籍制度的问题牵涉到很多的问题,在推进信息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打破利益格局,解决人口登记,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住房问题,有了住房,有了户口,进城的农民工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工,而是新型的城市居民。第三点是要改革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消除就业屏障。当前普遍存在农民工进城干活,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相关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技能的培训的问题,要让他们必须融入到六盘水市发展的轨道上来,就需要建立公平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保障劳动力的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降低诸多因素的障碍。
2.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
为了能够尽快地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应该结合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时机,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职能、行为和范畴,使政府的服务功能向有效方式转变。城镇化发展的最为直观的效果就是经济效益的提升,这是考核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要因素,也是刺激地方政府在新的环境下推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其次,我们还要实行多元化的投资制度,打造开放的投资环境。不可否认的事实,城市的发展主要靠资金,但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这样的发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理念。我们要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盈利性单位和非盈利性单位分开等,打破政府部门对相关行业运行的垄断,放宽市场的准入制度。作为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提供一切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的优质服务。在必要的时候,对一些地方百姓不能接受的发展观念,应该听取百姓的声音,相信他们中间的建议或者措施是最为可取的,有价值的,这就是所谓的百姓参与市府的机制。
3.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六盘水市的城乡发展差距仍然存在,而且差距很大,城市人均纯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相关福利等的差距很大。这样一种实际情况,对于六盘水市的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推行新型城镇化的今天,严重影响了六盘水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因此,要实现六盘水市的城市发展经济圈的构想,就要坚持统筹城乡、产城融合,加大招商引资的额度和力度,突破产业发展的屏障,以城带乡,带动当地的百姓就业和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但要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而且各产业之间要相互协调,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现代农业包括有机蔬菜等,是六盘水这样一个山区城市发展的新的突破口。要推动农业发展就必须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包括资金和技术,把传统的农业向以科技为基础的农业转变。要积极向相关的百姓传授农业科普知识、技术指导,这样就可以提高百姓的综合素养。其次,应该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应该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样一个道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进步。要实现六盘水市的跨越式发展,应以技术进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倡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我们的技术就能够得到不断的更新和提高,以更有利于六盘水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4.打造新型旅游度假城市
六盘水市的发展离不开煤炭资源,在新的发展时期,应该在煤炭资源上做足文章、做好发展模式。在原来的发展基础上,增加有关煤炭方面的旅游,让其他地区的游客来参观本地区10年前甚至是20年前发展的环境。
六盘水市是典型的山区城市,结合六盘水市独特的资源环境,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旅游景观、乡村生态游、乡村红色游、乡村果园游等。在结合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及钟山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属于六盘水市的旅游名片,加大对六盘水市旅游产品的研发力度,这是新一轮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突破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六盘水市统计年鉴2009[M]. 六盘水市统计局编,2009.
[2] www.gzlps.gov.cn.2014.10.16.
(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