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高校开设经济学基础选修课的依据及其内容与模式

周紫林李思彦杨双秀

(保山学院,云南保山678000)

摘 要:对于非经济学和非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学校的课程设置已经多年来不再普遍开设经济学基础课程,导致一些大学生不懂经济,更谈不上学以致用,这与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和大学教育精神不相适应。据此,探讨经济学基础选修课必须开设的依据及其内容与模式,为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提供一些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经济学基础;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189-02

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及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教育,多次倡导和实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策。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主席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同时还指出,要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1]。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党中央强调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使得高校的教育地位更加受到重视。党的十八大对教育的论述,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紧接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今后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行动指南。然而,我国许多大学的课程开设体系已经不再普遍开设经济学基础课程,很多大学生不懂得基本的经济学知识,这对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具有明显的缺陷。因此,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办好人民满意和社会需要的教育,高校必须开设经济学基础选修课。

一、大学课程体系不再普遍开设经济学基础课

纵观我国大学课程开设体系概况,经济学基础课程经历了一个不规范的演变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高校开设经济学课程时,主要是开设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治经济学》,具有浓厚的时代背景,很少开设《西方经济学》,应该说课程开设体系还不全面。此后,高校经济学专业逐渐地普遍开设《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也是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由此培养了大批经济学专业人才。但是,我们仍然发现了其中的问题,那就是《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只有经济类和管理类的专业才开设,其他专业的本科和专科学生不再普遍开设。这样,许多大学生不懂经济知识,甚至于基本的经济常识都不懂,这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教育缺陷,与人力资源强国的国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距较远。

二、高校开设经济学基础选修课的依据

针对上述高校不课设经济学基础课程的缺陷,可以采取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经济学基础选修课的措施来完善之。开设经济学基础选修课就是开设《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选修课程,其开设依据如下。

首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整体,学习经济知识和发展经济是现实需要。任何社会都是由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构成的统一体,经济是物质基础,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文化既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又能够对经济、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文化内化于经济、政治生活中;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也都依赖于经济发展程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应该做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而我国现在和今后最大的国情是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相对不发达的状态,因此,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那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作为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就必须学习好经济学知识,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其次,无事不经济,漠视经济是不合时宜的。用经济学的话语来讲,那就是无事不经济,或者说事事有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几乎都能和经济挂上钩和有联系。学习基本的经济知识,能够使大学生懂得经济规律,懂得经济的运作,懂得如何经营,不再是经济盲,不再发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自暴自弃等的不良行为,积极运用经济学知识和遵循经济规律,合法经营、勤劳致富,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如今,伴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完善,我国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其他社会公众掌握基本的经济知识,运用经济知识为全面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大学生学习基本的经济知识是完全必要的。

再次,高校的教育中不普遍开设经济学基础课,大学生作为学校所培养的产品就是次品,这样的教育是需要完善的。大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也注重学生综合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高校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后,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国家鼓励毕业生自谋职业和多种途径就业。作为综合知识之一的经济学,如果毕业生不具备基本的经济知识,不懂经济,要参与社会建设与发展,必然有所欠缺。特别是,一些公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懂得经济,问题就很突出,搞政治的人不懂经济是不合格的,管理者不懂经济就不能实施高效率的管理。

三、高校开设经济学基础选修课的内容及其模式

作为经济学基础课的《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国内有很多种版本的教材,需要择优选取。而且,各高校对待选修课的态度、课时规定的差异性较大,也需要酌情考虑。

(一)教材及其课程内容选择

1.推荐使用的教材

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当选择最流行、最通俗易懂、最权威的教材。目前,《西方经济学》推荐选择梁小民(2014)《西方经济学导论》(第4版)[3],《政治经济学》推荐选择宋涛(2013)《政治经济学》(第10版)[4],这两本书最适宜于选修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大学生学习。

2.课程内容选择

西方经济学是学习经济学知识必学的最为基础的课程,地位极其重要。根据梁小民的《西方经济学导论》(第4版),其内容包括:课程导言,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和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西方经济学流派(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概况、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现代货币主义、新制度学派)。此外,在授课过程中,还应当补充一些内容:如经济的起源,何为经济?西方经济学试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与学习方法,N·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公平与效率的社会追求目标,主义经济学的假设条件,注意经济学理论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等。

根据宋涛的《政治经济学》(第10版),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和货币、市场经济、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和居民生活消费、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货币金融和财政、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垄断资本全面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生产资本的全球化与国际分工、商品资本的全球化与国际贸易、金融资本全球化与国际金融、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内容较多,最重要的内容需要重点讲授,如商品与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平均利润、资本主义地租、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分配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国家宏观调控制度,而其他的一些内容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的方式学习,教师作必要的引导即可。

(二)开课模式选择

由于各高校和教育专家对经济学基础课程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普遍开设经济学基础课,以及大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要求开设,而且有些学校开课师资缺少,因此,全校性的经济学基础选修课可以采取三种开课模式:模式一,对于学校支持力度大、课时与师资充足、学生选课积极的高校,选择《西方经济学导论》与《政治经济学》各开课1个学期,授课18周,每周2学时,每年都开;模式二,对于学校支持力度不大、课时与师资不充足、学生选课不够积极的高校,选择《西方经济学导论》与《政治经济学》合并每年开课1个学期,授课18周,每周3学时,系统讲授《西方经济学》10周,以专题形式讲授《政治经济学》8周;模式三,对于网络资源和课程开发条件较好的高校,把经济学基础选修课开成尔雅通识选修课,经济学教师通过网络共享课程资源,学生通过校园网共享学习资源,再通过教师的必要辅导来答疑解惑。

各高校可以先选择开课模式,再选择授课教材并对教材内容做必要的删减和补充,促进大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培养懂经济、遵守经济规律和善于运用经济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事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EB/OL].新华网,2006-

08-31.

[2]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新华网,2012-

11-19.

[3]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导论: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260.

[4]宋涛.政治经济学:第10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1-420.

(责任编辑:袁凌云)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