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澜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并提及当前对和谐思想的理解,提出用和谐思想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上的创新,加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抓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载体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实际行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的具体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和谐;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比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保持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在国与国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这些和谐思想虽然难免有封建性糟粕的一面,但其优秀一面,仍可供借鉴。现在我们所说的“和谐”,都是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来的“和谐社会”发展而来的。对“和谐思想”的理解,依存于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主要有以下观点:①是指社会中的各种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状态;②从社会学视角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既能各尽其能又能各得其所;③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其保证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总的来讲,狭义上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广义上主要是指同一切与社会自身相关的事物都保持着协调状态,包括与大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和谐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2013 年5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引导推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加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力度、拓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着力解决青年教师实际问题、强化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的十六条意见。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针对高校青年教师,更是要高校青年教师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大学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际上,高校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重复运用和谐思想,可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创新。
一、用和谐思想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上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指教育者调动其他要素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保持想激活状态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的方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为了达到既定目标,适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对象之间交流更加畅达,良好的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更容易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归纳起来有显性、隐性方法两类。显性方法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的工作方式,它具有公开化、规范化及效果显著等特性,如纪念活动、宣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讲座、报告等,采用公开的形式和手段让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大学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富有个性特征的生活选择和独立的思考、自主意识等特征。因此,我们要考虑在显性教育方法难以组织实施的情况下实验隐性法,运用一些喜闻乐见的手段,建立一个全时空的大教育观,如寓教于乐和寓教于游等等,把教育的主旨贯穿其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受到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用和谐思想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上的创新,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兼顾显性教育方法和隐性教育法。作为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和方法是灵活多变的,不同的方法各有利弊。我们需要坚持显性方法的主导地位,并作为发展取向。但显形方法的强制诉求容易遭人反感,弥补其不足的方式是与隐性方法互补长短,尽可能满足教育客体受尊重的心理需求,激发客体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用和谐思想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上的创新,还要根据大学生个体差异性,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受教育的每一个个体的个性,使其个性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发掘与良好的发展,培养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因此,个性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强化大学生的良好个性素质,促使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发展,最终达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用和谐思想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上的创新,还需要在教育内容上保持连续性和统一性,这一点可以通过教育方法的多样性给予弥补,增强主动性,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二、加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的新要求,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素质,势在必行。首先,重视全员育人,强化全体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作为一项具有政治倾向和道德伦理性的实践活动,教育工作者不仅是教书育人,还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影响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其次,要采取措施,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这就要求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
三、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环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积极采用能够增强师生互动的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贴近学生实际,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大胆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实践教学形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广阔的社会实践空间和有效的社会实践基地。
四、抓好载体建设
思想政治的载体是指各种承载社会文化的事物,它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心态,主要有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这几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抓好载体建设,充分发挥载体的育人功能。文化载体具有较强的群众性、社会性,鲜明的民族特征和继承性,内在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时代性和教育性。我们要建设积极、健康、生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必须注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形成富有时代气息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广泛参与中完善人格、提升境界。活动载体突出了社会实践性,比如“挑战杯”、“三下乡”、升旗仪式等等,本身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形式,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教育本身是培养人社会实践的活动,活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用于实践和检验的过程,同时也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最有效的工具。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现实的生活,重组了生活经验,满足了精神需求,这就是活动载体起到的最大作用。大众传媒载体通过报刊杂志、广播影视等各种传播工具向人们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别是网络传媒,在当前,拓展网络教育空间与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向网络延伸,才能牢牢把握网络上进行教育的主动权。
五、用实际行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
要达到和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就必须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情即符合感情,是一种偏重感情的以伦理思维为主的东方式思维方式;合理是符合理性,是以理性精神为思维基础的西方式的思维方式。两者在很多时候都会有冲突,解决冲突的办法是力求两者结合达到和谐。管理即是服务,我们实施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首先要树立和谐的教育管理理念,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努力做到将“批评转变为引导,管理转变为服务,斥责转变为说理,约束转变为自律,要求转变为内需,语言说教转变为身体力行”。同时,要增强服务观,从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大学生,毋庸置疑共性一定存在,但因为成长背景不同,比如经济条件、教育环境的千差万别,又养成了其独特的个性。教育过程应尽量能兼顾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应尽量地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困难群体妥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上要力求实效,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困难和疾苦,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构建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6.
[3]张志华.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4]李小梅,蒋爱林.从哲学的角度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46.
[5]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 211 .
[6]董佳佳.和谐校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6(2):124.
[7]苏广明,周华.谈学生工作中的服务育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70.
[8]胡澜,刘小玉,凌保东.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高校师生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0):317.
[9]朱鹏武.试论和谐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 郑州:河南大学,2006.
[10]朱雯云.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
[11]吴文斌.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