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
摘要: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生态哲学理念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智慧,对于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道家的生态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道法自然,万物平等;知止知足,坚持适度;知常促和,守持柔弱。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道家;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文明建设
道家是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一个重要流派,以老子、庄子、杨朱等人为主要代表。道家思想以“道”“无”“自然”“天性”等为核心概念,强调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知足常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学说含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一、道法自然,万物平等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基础,是万物存在的源由。无论人还是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所派生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有自身的特性,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可以掌握它的本性和规律,运用“道”的原则办事,走正确的道路。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提出“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他认为“道”不仅是万物的本源,而且创生了万物内在的循环次序、外在的运行规律以及万物之间的关系,人和万物的生存与消亡都是“道”的作用,万物离开了“道”都将停止运动。
正因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本同源,都由“道”产生,所以道家认为,“物无贵贱”,人与天地万物是平等的,都是宇宙中的一部分,人没有特殊地位,没有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特权。老子有言:“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意思是人与自然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处破漏,必然会影响整体。基于万物平等的理念,道家十分重视保护自然,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保护动植物的理念,《老君说一百八十戒》要求“不得以足踏六畜,不得渔猎伤煞众生,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不得惊鸟兽,若人为己杀鸟兽鱼等皆不得食”。庄子也反对杀生,认为人们不能为了满足自身而杀害动物,毁坏植物。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因为自然并不是被动的,自然也能对人类施加影响,也可以反作用于人类。
道家万物平等的思想告诫后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向自然无节制地索取。“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整个社会齐心协力,推动人们形成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人们树立万物平等的生态观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知止知足,坚持适度
老子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造成的,最大的错误是因为贪得无厌,欲不可止,知足才能常乐。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类应该学会满足,学会知足,要在自然的承受能力之内,合理利用自然,尊重和保护自然,正所谓“ 知足知止,可以不殆,可以长久”。庄子也反对人类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强调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感恩自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考虑。因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大部分自然资源都是非可再生的,而人类的生产生活又离不开这些资源,人类只有合理开采资源,节约利用资源,不断开发新能源,才能长久发展下去。在如何做到“知止”的问题上,老子提出“去甚、去奢、去泰”的观点,要戒除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思想和行为,保持一颗清纯洁净的心,感谢自然的给予,善待自然,尊重自然。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老子用水、利器和黄金作比喻,水太满容易溢出,器材太锋利容易折断,黄金太多易被盗取,喻意做事要适可而止,坚持适度原则。做人也是一样,“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谦虚谨慎,收敛欲望,淡泊名利,自律自爱,方能成为正人君子。任何一种自然资源都是无数生命个体构成,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度”的范围内行事,学会满足。老子曰:“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所谓的“俭”指节俭。人类应该珍爱天下万物,反对奢侈浪费,爱惜自然,制止并惩罚浪费资源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然的繁衍,人类才可以获得持续的生活原材料。“道家认为自然界存在着自身的极限,因而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时不能超过自然界固有的限度,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适度开发原则用来防止人类因超越自然极限而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这是一个极深刻的思想。”
老子认为,乐于知足,就不会自取其辱、自取其伤。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科技不断进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人类的欲望也不断膨胀。人类为自身生存环境带来极大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这种破坏反过来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环境污染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社会生产。道家这一思想启示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既能够破坏环境,又能够改造环境。人类必须反思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欲望,做任何事都要适可而止。因为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身,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知足才能常乐,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类应克制自身欲望,学会满足。
三、知常促和,守持柔弱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道家所指的“常”是自然界运行的客观规律。“知常”就是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到认识自然规律,顺从自然规律,并按规律行事。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论点也体现了“知常”的理念,“无为”就是顺其自然,顺应规律,不含人力之强加妄为的意思。自然无为并非反对和排斥人为,而只是否定那种违反自然规律而随意妄为的行为。李约瑟指出“: 就早期原始科学的道家哲学而言,‘无为’的意思就是‘不违反自然的活动’,亦即不固执地要违反事物的本性,不强使物质材料完成它们所不适合的功能;在人事方面,当有识之士已能看到必归于失败时,以及用更巧妙的说服方法或简单的听从自然倒会得到所期望的结果时,就不去勉强从事。”庄子提出“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强调要尊崇自然,顺应自然,按规律行事,做到天人合一,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道家所讲的“中和”是宇宙万物相处的法则,也是自然、社会以及生命的真谛。只有真正理解这一含义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和谐,遵循万物的运行规律,顺其自然。“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万物归根时为虚静,达到虚静才能积聚新的能量,得以复苏,再经历繁荣、衰落,这就是万物轮回所遵循的和谐之道。坚持和谐之道,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和谐之道的精髓就是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
庄子提出“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天”,认为人类应该以虚静、柔弱的态度与自然相处,在和谐中前进,获得共生。“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创生了万物,任何事物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生存与消亡是万物不可避免的,人类在万物的消亡过程中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调到万物柔弱的状态,来延续万物消亡的进程。“守持柔弱”就是反对强硬,保持柔弱、稳定的状态。“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把自己看作弱小的人,卑微的人,真正的强人,在他人面前都是柔弱的。老子有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老子用众人都熟知的水作比喻,来说明做柔弱的事物往往是最稳定、力量最强的事物这一道理。守持柔弱方能持之以恒,稳存于宇宙之中。同样的道理,在自然面前,人类应该作为弱者而不是强者,用谦逊的态度与自然相处,合理利用自然,而不是展示人类无比强大的力量,过度开采,排放污染物,这样最终危及的是人类自身。当然,“守持柔弱”并不是要求放弃自身的权力,并不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要尊重事物的运行规则。庄子曰:“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黙索。”天下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常态,弯曲不靠曲池,方正不靠角尺。庄子反对人类肆意干预自然,反对人类打破事物的常态。人类也有常态,人类打破自然的常态就会最终打破自身的常态,加速消亡的进程。
“知常促和,守持柔弱”告诫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用柔和的态度对待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状态,反对倚强凌弱。今天建设和谐社会,道家的“中和”“柔弱”思想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理论基础,我们应该深刻把握这一理论内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责任观念,改变人们错误的价值观。政府应该将生态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结合起来,提高人们对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知水平,使生态道德观真正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做到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综上,道家的生态哲学思想将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离。同时,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是平等的,人类应当通过“知止知足,知常促和”等方式善待自然,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事实证明,这种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生态哲学思想,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一致的,对于我们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指导启迪作用。因此,应当大力宣传和弘扬道家的生态文明思想,使之为普通大众所理解、接受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的实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4]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1.
[5](英)李约瑟.中国科技史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76.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