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解析和模式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熊富强,夏镇波,张亮亮

(南京农业大学团委,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 基于目前国内创业教育的基本状况,结合农科专业实际,对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进行了解析。认为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与社会资源相结合,与生产应用相结合。提出了稳固学生专业思想,注重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以及将中小企业研发需求与学生创业科研实践对接等创业教育思路,并就南京农业大学现行的“两课堂、双导师、三保障”实践模式进行了介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102-03

[收稿日期] 2014-09-06;[修回日期] 2014-09-27

[基金项目] 2014年南京农业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基金项目(X2014109)

[作者简介] 熊富强(1983-),男,四川雅安人,南京农业大学团委实践部部长,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夏镇波(1980-),男,江苏靖江人,南京农业大学团委书记,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创业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最早由美国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拓性人才为培养目标。该教育理念推动了美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就业观,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自此,创业教育作为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有了明确的内涵[1]。

国外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化也带来了国内创业教育的发展。自1999年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以来,全国高校掀起了创业教育的热潮,各高校对创业教育予以高度重视[2]。此后,党中央、国务院更是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校创业教育均有重要指示。2012年8月,教育部制定《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对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方法、原则、内容等作了原则要求。张足天(2012)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创业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第二,创业教育是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第三,创业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第四,创业教育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一、当前我国创业教育的基本状况

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是:① 广泛宣传,营造创业教育氛围;② 创建创业教育课程;③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④ 健全创业教育体系[3]。国内创业教育理念已被大多数教育者认可并推行,但目前创业教育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业教育内涵挖掘不足

高校作为实施创业教育的主体,在创业教育的外延上做了一些功夫,但往往将创业计划竞赛和创业报告替代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内涵挖掘不足,理论和课程体系成果不明显。

(二)创业教育师资严重匮乏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主要由学生就业工作指导人员和部分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构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严重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社会支持未形成完善体系

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的职责,更应该全社会予以关心支持。然而目前政府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投入不足,社会也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企业更是缺少符合学生创业实践的管理和经营岗位。

二、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完整内涵

高等农业院校农科专业承担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自然科学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是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强国战略的重要源泉,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农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状况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并影响农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由于农科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创业门路广,且学生专业特点明显,为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创业教育的一般规律,还应该与专业实际相结合,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农科专业创业教育应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需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教育体系,讲授创业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相关理论,如美国的创业家养成、新事业开发、创新活动管理、技术竞争优势管理、成长性企业管理等课程,更重要的是还要针对性的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使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的同时了解所涉及行业企业运营机制,从而探求创业的思路和商机。

(二)农科专业创业教育应该与社会资源相结合,筹集创业资金和搭建创业平台

当前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基层技术服务、市场推广、产品研发等岗位,就业面相对集中。为此,农科专业创业教育可与社会资源相结合,邀请企业专家固定担任就业创业指导师、建立企业创业教育基地、设立企业创业基金,也可以校企联合培养符合行业需求创业人员。还可企业出资控股,资助学生创业。

(三)农科专业创业教育应该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活动

农科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创业教育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学校应选拔有创业意向的同学组成团队,以教师科研成果或根据学生自主创业产品进行指导和开发,安排指导教师,为他们的创业实践搭建平台,提供支持。

三、农科专业创业教育的创新思路

(一)稳固学生专业思想,注重引导学生就业观念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4]。为此,高等院校农科专业具有培养创新创业高级人才,服务于“三农”建设发展的重要职责。但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农科专业学生冒险意识和开拓精神缺乏,创业动力不足:① 贫困生比例高,创业资金支持不足;② 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深入,缺乏专业认同感,职业发展信心不足;③ 就业观念落后,择业心理偏差[5]。④ 知识面狭窄,创业能力储备不足。为此,针对农科专业的创业教育,首先应该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创业典型案例交流等方式,稳固学生专业思想,培养专业认同感,确立以专业为背景的创业方向。其次要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进行创业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创业氛围营造、兴趣引导、创业体验、创业产品转化等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进来,融入其中,从“让我创业”转变为“我要创业”,实现真正的从当前的创业形势教育转变为创业实践培养。

(二)将中小企业研发需求与学生创业科研实践活动对接

虽然大学生创业教育得到了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逐渐改善,但大学生的创业比例依旧未见明显上升趋势,仍然停留在模拟和构想阶段,付诸行动的少。究其原因,除就业观念影响外,还受以下几方面的制约:① 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② 创业经验不足;③ 创业心态不良;④ 缺乏创业资金和创业设备;⑤ 缺乏抗风险能力。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农科专业对口企业较多,中小企业占有比例高,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但研发需求旺盛。为此可将企业需求纳入学生创业科研实践活动。企业出资用于科研产品开发,学生则借助所学专业知识、学校科研条件和指导教师的指导进行相关科研活动,开发企业所需要的产品。研发出的产品使学生具备了创业的核心要素,也回避了在校大学生创业资金、设备不足和抗风险能力差等弊端。企业通过该方式控股,完成了产品的研发,减少了人力资本和研发条件投入,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这一模式可显著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同和创业热情,是一种新型的创业教育思路。

四、农科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为我国农业建设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学校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两课堂、双导师、三保障”的创业教育模式,即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以组织、资金、平台为服务保障体系。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充实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是一所学校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6]。南京农业大学以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创新型人才与行业发展骨干为目标,具有明显的创新创业导向、特色和措施。

1. 把好第一课堂,强化理论教育,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从2002年起,学校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程纳入必须课程体系,分四个年级进行讲解,每学年0.5学分,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创业意识培养、就业创业知识讲解。预设了12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开设“创业导论”“创业学”等课程供学生选择。此外,实施“学科专题讲座”,邀请行业专家、企业管理经营人员围绕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现状做报告,每学年6次,大学期间共计24次报告。创业教育第一课堂保障了创业氛围的营造和创业理念的推广。

2. 拓展第二课堂,侧重实践锻炼,突出分类培养

(1)成立大学生创业精英成长营。每年选拔有强烈创业实践愿望的学生担任学员,由学校、企业联合管理运营。培养体系包括48课时的理论教学和为期一年的自主创业实践活动。理论教学涵盖企业经营、管理、财务、行业企业发展模式以及参观考察等内容。

(2)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创业教育培训班。学校与企业联合设立了 “生泰尔班”“禾丰班”“苏宁班”等班级,企业定期来校对班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培训指导,假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或参与市场调研等活动。

(3)开展创业计划竞赛。学生自由组队提供创业设想,邀请老师对学生团队的创业思路、创业计划书进行培训和指导,优秀团队推荐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比赛,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4)组织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以暑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为契机,安排大二年级、大四年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为期一个月以上,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业。

(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补充,强化师资队伍力量

教师是创业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高校要成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基地,就必须培养和造就能适应创业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3]。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形成了校内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师资体系。邀请学校专家领导担任创业导师,定期安排年轻的就业工作人员到企业一线参加培训学习,让他们在学生的创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邀请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技术人员担任本科生班级兼职班主任、校企合作班指导教师和大学生创业精英成长营课程体系导师。校外创业导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一是对国家创业政策熟悉;二是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三是具有良好的榜样示范效应。实践证明,他们在学生的第二课堂创业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保障体系,服务于学生创业教育

1. 建立管理部门和制度,为创业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专兼职创业指导教师担任委员。下设办公室,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研究和布置创业教育工作。此外,每年设立创业教育专项课题,推动了创业教育的研究。还设立转化平台,帮助学生创业产品进行市场转化。

2. 建立创业基金,为创业教育提供资金保障

创业基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资金支持,二是企业资金赞助。以上两类资金在推动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设立了创业风投基金,学生申请创业项目,经管理部门批准认可的项目可获得费用不等的小规模风投基金,并设专门的学生组织机构对风投基金和收益进行管理。

3. 建立实训基地,为创业教育提供平台保障

实训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是学校与社会、企业互动的需要,更是培养创业人才的必备条件。目前,学校为农科专业学生设立了400多个企业创业实习基地,通过定岗实习、企业参观、科研训练、创业调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锻炼机会。每年有4 000多名大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吉东风.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创业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7-29.

[2] 刘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建议[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7.

[3] 苏明.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高教研究,2011(1):41-43.

[4] 王志彦.对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0):4-7.

[5] 胡喜海.主体性教育理论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12(4):136-137.

[6] 李国江.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20):76-77.

[编辑:汪晓]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