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霞1.王凌2
(1.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包头014010;2.武警后勤学院,天津300309) 摘要:包头地区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是中华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播和弘扬本地区文化以及内蒙古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以包头地区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民间艺术以及体育活动等为切入点,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视角,结合生态翻译学语言雏、文化维和交际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翻译方法,提出了包头地区民俗翻译的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民俗词;翻译;地区文化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61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 2015) 08-0131-02
民俗主要指民间流行的风俗习惯,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和思想的习惯性事象,也就是大家习以为常进而能够自觉奉行的惯制。比如祭敖包,它不是强制性的要求,而是一种自愿行为。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包头,蒙古语译为“有鹿的地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自古以来水草丰美,矿藏丰富。南面靠近黄河,以农业为主,宽广的土默川平原孕育出敕勒川文化:北面有阴山庇护,以畜牧业为主,广袤的希拉穆仁草原文化是内蒙古草原文化的一部分。由于历史上的人口迁徙,汉、蒙、回、满多民族聚居繁衍,邻近省区大量移民涌入,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经过不断融合与发展造就了兼具民族性和独特地域性的包头民俗文化。近年来,随着包头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而对包头的外宣和译介相对滞后。包头地区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播和弘扬本地区文化以及内蒙古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和历史意义。本文以包头地区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民间艺术以及体育活动等为切人点,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提出了民俗翻译的方法。
一、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他将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应用到翻译领域,明确提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并提出“译者中心”和“翻译生态环境”以及“适应性转换”等理念。生态翻译学理论将翻译方法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从2001年最早提出生态翻译学这一概念至今已有十几年,生态翻译学已经成为译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这一理论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得到阐释和完善,并被大量地运用到翻译研究领域,如文本翻译、公示语翻译、翻译思想的重新阐释、外宣资料翻译、新闻翻译、电影字幕以及片名翻译等,在民俗翻译中也得到了应用,如广西、广东、福建、陕西等地民俗的翻译研究。
内蒙古民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作为草原明珠的内蒙古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对蒙古族文化、红山文化的研究和译介尤其显著,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对其民俗文化的翻译和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对包头地区的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更是甚少,有待进行更多的投入和深入研究。
二、包头地区民俗词的翻译
包头地区民俗是华夏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头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自然通道,也是历史上晋、陕、冀移民走西口的目的地,这使得包头民俗不仅具有华夏民俗的共性,还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这些共性和个性构成了独特的包头民俗文化。包头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具有中国北方民俗特点的年俗文化、婚俗文化、节俗文化等,还有草原文化、饮食文化、语言文化、音乐文化以及民间独特的活动和艺术等地域鲜明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文化中极其珍贵并值得保留的部分。在进行民俗文化的翻译过程中,首要原则是保证最大限度地保留民俗文化的文化个性和民族特性,即保留原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再现民族特色文化,以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在生态翻译学理论基础上,以其“三维”的翻译方法为指导,包头地区民俗大致采用三种翻译方法。
(一)音译或音译加解释
生态翻译学“文化维的适应性转化”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文化内容和内涵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为避免从译语文化曲解源语的文化内涵,在进行语言符号转化时要关注整个源语的文化生态系统。在翻译中要保持文化负载词的民俗性和地域性,充分表达民俗文化词语的文化内涵,可采取音译或音译加注的方法来表现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词汇。这些词汇在英语中大多为词汇空缺,如地名、人名、服饰、饮食等。如被称为“戏苑奇葩”的“二人台”,新中国成立前俗称“打玩艺儿”,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将汉族民歌与蒙古族歌舞相融合,分丑旦二角化妆演唱,故称为“二人台”。它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是包头地区民俗中独具特色的艺术之一,译为Er Ren Tai(a popular inner Mon-golian song and dance duet),采用音译加解释的方法,既可保留这一民俗曲艺的民俗性和地域性,又能通过解释向译语读者说明它的内容,实现民俗文化的文化移植和传递。
(二)直译或直译加解释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直译”就是尽量使译语的词汇意义、句法结构、文体风格与原语的词汇一致或相似。但是直译不等于逐字翻译,必须要考虑语言形式与词汇内涵意义是否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如包头的特色饮食中的莜面,一般指做成条状食用的莜面,因此在翻译时充分考虑语言维的转换,“莜面”直接译为“oat noodles”,而不译为“oat powder/flour”,“凉拌莜面”直译为“oatnoodles with garlic sauce”。“莜面鱼鱼”可音译,也可直译为“oat dough fish”,但从语言形式上考虑,这个译语结构中“鱼”为中心词,而原语要表达的意义是捏成鱼形状的莜面,应译为“fish like oat dough”,这样更适应原语的翻译生态环境。此外,更多的直译例子还有:特色美食焖面(stir - fried noodles),面塑( flour sculpture),寿桃(birthday bun)等。直译保留了原语的形式与内容,体现了语言特点,方便目的语读者理解。
(三)意译
意译指忠实原文的内容,但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使译文能正确地表达原文的思想。但是意译也不是随意编造的乱译,意译最终是为了帮助目的语读者充分理解原语思想内容,因此与生态翻译学中“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接近,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通过意译来解释并介绍食物的真正内涵意义,英语读者直接可理解这一食物的主要材料以及类别,适应了译人语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翻译的交际目的。
三、结语
包头民俗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篇幅所限不能更多地列举,此文仅是抛砖引玉。包头民俗英译研究刚刚起步,还有宽广的空间需要去研究和探索。在民俗翻译中,以生态学翻译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翻译学的翻译原则、翻译方法指导民俗翻译实践具有可行性,为包头地区民俗翻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可以促进民俗的翻译工作,进而推动包头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