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被高考的强大压力所掩盖,近年来大学生中因为心理问题发生的意外事件远高于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行为,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父母教养方式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高校辅导员如何及时识别心理问题,初步干预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心理危机;高校辅导员心理干预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国基础教育虽然提出要培养人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现实的衡量标准却是能否考上大学,高考成绩的高低。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被高考的强大压力所掩盖,同时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被灌输一个观念——进入大学,万事轻松。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有很多比自己优秀的学生,考试成绩不是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准,大学以综合指标进行评价。此时,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因为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意外事件远高于中学生。这背后的原因有哪些?高校辅导员如何及时识别心理问题、初步的心理干预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原因探析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一个持续性的、伴随人一生的过程。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等是个体社会化的载体。父母与子女构成的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家庭教育中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家庭教育是“面对面”的交往群体,家庭给予个体的非正式教育比正式教育对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在个体社会化中有着特殊的价值和作用。亲子互动方式、内容不同,导致不同的家庭教育效果。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作为基础性教育,家庭教育一旦出现失误和偏差,在教育对象身上便会留下不可抹去的烙印。家庭教养方式正确与否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且基础性原因。
人们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对精神病和神经症患者致病起因的探讨。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不仅与非正常心理存在着高度相关,而且对正常人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①钱铭怡等相关研究发现,积极的养育方式以及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行为与子女的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相关,而自我效能和自尊水平不仅与抑郁有关,且与个体心理健康的诸多方面广泛存在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提示,自我效能和自尊可能是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中介因素。②
笔者所带的一名学生在新生心理普中被查出为严重心理危机。普查资料显示,母亲积极教养方式、消极教养方式指数分别为33.32、83.36,父亲积极教养方式、消极教养方式分别为42.18、90.28。该生心理问题严重时,辅导员通过电话沟通、当面沟通等方式反馈学生情况,并商量处理方法。通过对谈话资料分析以及观察所得:该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普查数据一致,父母的消极教养方式远高于积极教养方式。辅导员、学生家长和学生之间谈话,学生与家长保持明显的距离感,躲避父母眼光很少与父母正视。当谈到该生入学前的学习和心理状况时,其父亲表示并不问其学习状况,只是告诉他考不上大学就没什么本事,必须要好好学习,对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描述笼统而模糊。研究表明,父亲惩罚严厉会构成对反社会人格偏离的影响。一方面,从遗传角度出发,父亲所具有的惩罚严厉的教育方式往往也是他们自身性格的一种体现,而这种性格可能有其生物基础,能进一步遗传给下一代。另一方面,父亲对子女的惩罚严厉会让子女对父亲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情绪变得不稳定、暴躁,而且往往用父亲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他人,把对父亲的对产情绪移植到他人身人,甚至扩大到整个社会。③
心理咨询师复诊时认为该生应中止学习,立即接受治疗,父母并非以婉转可以让学生接受的方式告知具体情况,而是直接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其根据自己的病情决定是继续读书还是中断学业接受治疗,这一举措使得该生在亲子关系中完全被孤立,双方成对立面,此时家长并未考虑到其心理状况以及心理压力。钱铭怡、肖广兰(1998)通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发现,自我效能和自尊可能是父母养育方式影响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中介因素。当父母对子女给予更多关心、温暖与理解时,有助于子女形成较高水平的自尊及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而这有助于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减少面对困难挫折时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及精神病性反应等。反之,负性的养育方式则不利于个体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期望,父母对子女的抚育既有生理层面,也有社会层面,但若不了解子女心理,不注意与子女心理层面的沟通,而是一味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身上,将子女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容易引起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冲突既有外显的,又有内隐的,而最不良的影响是子女可能丧失自我。
二、应对措施探究
家庭教育的失误和偏差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很难弥补或剔除,当学生中出现心理危机学生时,作为高校辅导员应本着“关爱为主,挽救学生”的原则处理此类问题。具体可以从下几方面着手:
1.收集信息,与社会支持力量建立联系
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教育者,对于心理危机学生,辅导员应快速、详尽的收集该学生的信息。入学前特殊的学习、生活与家庭教育状况,是造成该类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因素,所以全面了解其入学前的状况至关重要。主要途径有:查看学生学籍档案;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反馈信息双方配合,但向学生本人保密;从其他学生中侧面了解等等方式,以了解该生过往的生活以及教育经历。如果有学生心理普查的相关资料,辅导员应详细查看该生心理普查中各项数据,与心理咨询师联系,以做到精确掌握学生心理基本情况。掌握该类学生基本信息,以保证之后的谈话有的放矢。
2.接触与交流
辅导员是校园中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同吃、同住、同学习。现在高校辅导员年轻化,这个群体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较小,辅导员是学生们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求助对象。基于此,高校辅导员能起到随时发现、及时识别问题、初步干预问题、全程保障康复的桥梁作用。这一阶段,应该主动回应心理危机学生提出的要求,以非指示性的、热情且易接受、有效帮助的方式进行接触和交流。特别是第一次以尊重、热情的方式来进行接触,做到理解、真诚、接纳和尊重,这将有益于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帮助关系,以促使学生从心理上逐渐接受辅导员,保证之后的心理干预能顺利展开。
3.控制与稳定
课堂、学生宿舍是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每个辅导员带的学生众多,且不可能随时随地关注心理危机学生的心理状况,这就要求辅导员安排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及其舍友关注学生动向。此项工作应注意:⑴以合适、恰当的理由告知他们关注该生的理由,不应将全部实情告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⑵这种关注不能让心理危机学生知道,以免对其造成心理压力。
4.对需求提供支持帮助
通过前期关注与沟通,如果心理危机学生对辅导员明确表示信任,且主动向辅导员寻求帮助,此时辅导员应通过加强即时的和延续性的安全保障,提供生理和情绪上的安慰与帮助。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确保及时、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学生思想状况与心理动向。
5.与其他援助服务建立联系
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虽已展开,但毕竟非专业人员,不能做到全面、准确的心理救助。这就要求我们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保持沟通。一方面,辅导员应全面反馈该生信息给心理咨询师;另一方面,寻求帮助,关注心理咨询师建议的关注点。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每一位学生身上寄托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辅导员可以说是肩负重任。高校辅导员在做好日常性工作的同时,应该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心理咨询技术的培训,真正能够做到随时发现、及时识别问题、初步干预问题、全程保障康复,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引文注释
①彭文涛.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J].阴山学刊,2008(1).
②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
③曲晓艳,甘怡群,沈秀琼.青少年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3).
④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6).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