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大学生创新应用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及实践

王方艳① WANG Fang-yan;刘兴华①② LIU Xing-hua

(①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岛266109;②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西安710062)

(①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 266109,China;

②College of Politics and Economic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摘要:创新应用人才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国际化背景下,结合国内外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体系,从学生、教学及环境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及措施。

Abstract: Innovation application talent affects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direction, determines the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and it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combined with the overseas and domestic cultivation system of innovation application tal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from the aspects of students, teaching and environment to put forward the effective ways and measures of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措施

Key words: innovation ability;training system;measure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179-02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项目(2009295)、(SDYC14024)及(SDYY14046);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教学研究项目(XJG2013106);青岛农业大学实验技术研究课题(SYJK14-15);青岛农业大学课程建设项目(XJP2013024)。

作者简介:王方艳(1979-),女,山东淄博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及管理。

0 引言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过程,是各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随着国际人才竞争的增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高校对人才培养的作用逐渐凸显。深化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效的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不断深化创新人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各国高校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通识教育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注重兴趣、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为中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国情、学科及专业特点,构建高校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将是高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1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如表1所示。

2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2.1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提倡个性化发展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及独立性培养。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兴趣小组、班级、社团、创新团队等媒介相互交流、展示特长,发挥学生的质疑精神及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主动探索科学问题,树立“我能行”的信念及“自强不息”的责任感。借助身边优秀典型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最后,摒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观点,将教学中心转化为“学生、实践、活动”,逐渐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快乐教育及成功教育。坚持多样化、开放性办学,鼓励教师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完善教学工作,实现教学观点、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的与时俱进。坚信“实践出真知”,借助实践或比赛等活动,完成理论—实践的转化,实现抽象与具体、认知与实践的融合。

2.2 落实教师的责任,实现多元化培养模式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它蕴含了教师尽职尽责的道德规范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学分制、导师制培养模式已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首先,学分制在制度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但还需要其他体制的补充来维持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高校的环境、提升研究能力,对学生采用导师制管理模式,加快专业特色、技术方法的普及,帮助学生及时掌握专业动态及知识。通过为新生指定专业导师,即激发了教师的责任意识,又保证了教师答疑解惑的针对性及效果。导师制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促进了师生的交流空间及和谐关系的构建,有助于培育和选拔优秀的学生。但受教师精力、水平的影响,教师指导的专业化、针对性还有限,距离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生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为此,采用创新团队培养模式实现导师制的内涵延续。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导师专业研究优势,选拔德才兼备的学生组成创新团队进行创新性培养,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学生的分层化管理。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中,师生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特点及优势,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实现了学分制、导师制、创新团队体制的有效互补。

2.3 丰富人才培养载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主要途径,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但脱离课堂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觉性就会下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学生群体中的集体活动,可以增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认知的动力及能力,实现课堂教学及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本途径。组建以兴趣爱好为特点的创新团队,如创新实践团队、小小发明家团队等,将团队活动分别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独立的参与、适应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价值趋向,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搭建以技能提升为导向的实践团队,鼓励团队内部自我组织实训活动,开展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以科研团队或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可以补充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且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及知识面,激发学生的组织协调潜能及团队协作意识。

2.4 完善保障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建立一套良好的保障机制,营造健康的创新氛围,为学生的创新提供重要的“软环境”。首先,以创新为导向,综合培养为目标,实施“学分制”改革。通过宽泛的4-8年学制及灵活的“创新学分”的认定,如允许学生灵活选课、将创新成果转换为学分、选修第二专业等,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实现学生的层级化培养。其次,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及宣传,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积极组织创新沙龙、论坛及科技艺术节等活动。每学年邀请校“创新标兵”、“创新先锋”、“小达人”等优秀师生,面向学生进行经验交流,丰富新生的专业教育及高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再次,加强第二课堂的人员、资金及制度保障,鼓励师生参加参与科研创新,实现教学、科研及实践的融合。结合省校名校工程建设项目,教务处设立“大学生创新立项”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主人翁精神;学工部设立“挑战杯”及“创新创业”大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学院依托国内各类赛事,组织“一院一品牌”竞赛,实现专业理论及实践知识的良性结合;人事处修改和完善了职称评定制度,将教研与科研并举,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最后,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加速典型案例及成果的转换。以制度的形式,对各学院的教学工作质量进行考核,鼓励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形成自己的专业培养特色及路径。

3 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提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创新人才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及探索。结合农业院校的培养特色,青岛农业大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升办学理念及路径,“在学中改、在改中学”,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机电工程学院提出了“高起点、抓重点、创亮点”的培养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农业学科优势,改善教学条件及管制制度。仅2013年-2015年期间,学院投入200万元提升工程实训中心,搭建山东省根茎类协同创新中心、田间育种协同创新中心及花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成立1个院士工作流动站,建立15个专家工作站,优化了学生培养条件;邀请27名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聘请4名企业骨干为学生导师,组织大型机械装备展会3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及交流空间;申请农业工程省级特色专业,修订2014级学生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计划,完成45项课程建设、60项教研课题、90项大学生创新立项,建设4个教学电子标本实验室,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目标及办学特色;针对国内大赛细则,对校内320参赛人员进行筛选,并参加24场国内比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2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35项。通过近三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教师获得各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30人次,顺利晋升职称9人次;学生获得“优秀毕业生”31人次,考研76人次,考取事业编及公务员87人次。其中,该院郭亭亭同学荣获团中央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本科大学生。在校期间,郭亭亭勤于思考、善于钻研,曾获国家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山东省优秀学生”、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奖学金”、“五四青年标兵”等荣誉称号;申请国家专利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论文4篇,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级课题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立项1项、校级创新立项5项,在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

综上所述,优异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学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与支持。“立足学生,分类培养,效果至上”,建设长期稳定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学生实际、专业特色及学校特点,将科研和实践纳入教学,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内容相互融合,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及保障;将学分制、导师制及创新团队制度等融合,促进大学生的平衡发展,实施学生的分层次、分阶段的培养,提升学生求知的欲望及创新能力;将“软环境”与“硬环境”融合,稳定的培养环境及培养时效性,实现人才供应与社会需求的统一,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效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聂冬,支希哲.中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比较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86-89.

[2]邹娜,李娟.国外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4,06:31-32.

[3]全坤,金靖.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4(17).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