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血浆置换联合丙种球蛋白在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中临床应用的综合探讨

蒋文贤 朱 珠 潘鸿华 王 琳 何 伟

桂林第181医院神经内科,广西桂林 54110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术联合丙种球蛋白在治疗神经系统免疫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0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200例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100例病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住院时间。 结果 ①观察组中治疗显效患者70例,治疗有效患者25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治疗显效患者58例,治疗有效患者27例,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丙种球蛋白在在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中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完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格林巴利;重症肌无力;血浆置换术;丙种球蛋白

[中图分类号] R9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b)-0024-03

[作者简介] 蒋文贤(1984.1-),男,广西人,大学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治疗。

[通讯作者] 朱珠,男,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急性脑梗死DSA动脉消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狭窄行支架行成术,鞘内给氧治疗脑缺氧患者的临床应用,E-mail:304429078@qq.com。

格林巴利、重症肌无力疾病在临床工作中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青壮年患者中更为常见,主要表现对患者运动、感觉、呼吸等功能损害大,死亡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类疾病主要以病毒感染、接种疫苗后导致自身免疫损害,使淋巴细胞、抗体与补体及巨噬细胞等免疫混乱相互作用导致的临床疾病,目前该类疾病以激素冲击疗法、血浆置换术、丙种球蛋白,或是激素联合运用血浆置换术、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因为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该类疾病不主张联合运用血浆置换术+丙种球蛋白[1],但该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临床工作中在先使用血浆置换术,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再联合丙种球蛋白+激素对患者疾病治病情控制上、疾病治愈率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就诊的 格林巴利、重症肌无力等疾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均已完成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为18~67岁,平均(38±0.5)岁,其中格林巴利综合征53例,重症肌无力47例,对照组100例,男、女分别55、45例,年龄为20~58岁,平均年龄(39±0.6),其中格林巴利综合征49例,重症肌无力51例。

1.2 诊断标准

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前1~4周常有感染史,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伴颅神经受损,CSF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早期可见有F波、H反射延迟[2]。重症肌无力:该病以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全身、部分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抗胆碱脂酶药物试验肌无力症状明显减轻等[3-4]。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明确诊断后予对症治疗,包括支持疗法、药物疗法、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治疗等。

对照组1:予血浆置换术+激素,方法:每次血浆置换量40 mg/kg体重或是1~1.5倍血浆容量计算,血容量复原主要靠10%白蛋白,减少使用血浆并发症。2~4次/周,使用1~2周[4],并在此基础上联用皮质醇:先用甲基泼尼松500~1 000 mg,静脉滴注,3~5 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 mg/kg,使用2~3周。对照组2: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激素,方法:丙种球蛋白按0.4 mg/(kg·d),连用5 d,并在此基础上联合皮质醇:先用甲基泼尼松500~1 000 mg,静脉滴注,3~5 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 mg/kg,使用2~3周[5]。

观察组:首先使用血浆置换术,1周行2次,症状控制后,再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4 g/(kg·d),连用5 d,在间断使用丙种球蛋白0.4 g/(kg·d),间隔3~4 d1次,使用1~2周。

1.4 神经功能评分方法

利用神经功能临床评定表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正常:0分;轻型(四肢肌力3级以上,可独立行走):1分;中型(四肢肌力3级以下,不能行走):2分;重型(四肢肌力3级以下伴后组颅神经麻痹,轻度活动后呼吸困难,但不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3分;极重型(数小时至2 d内发展为四肢瘫痪,吞咽功能不能,呼吸肌麻痹,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4分[6]。

1.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呼吸肌麻痹、延髓麻痹症状消失,四肢肌力、感觉障碍恢复正常。有效:可脱离呼吸机,可自行正常呼吸,四肢肌力提高1~2级,对痛、触、温觉刺激有反应,无效:呼吸肌、吞咽功能、四肢肌力、感觉系统未见改善[7]。

1.6 统计方法

对该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结果

经研究发现,观察组中治疗显效患者70例,治疗有效患者25例,治疗无效患者5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治疗显效患者58例,治疗有效患者27例,治疗无效患者15例,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与住院时间比较

通过研究得知,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浆置换术联合丙种球蛋白通过减少、去除血浆中的病理性成分,补充多种患者缺乏物质:白蛋白、电解质、球蛋白,改善或恢复患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控制免疫异常性疾病的进展,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T细胞亚群恢复正常。特别是首先使用血浆置换术对急性格林巴利、重症肌无力伴呼吸肌麻痹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快,尽快脱离呼吸肌辅助呼吸,减少坠积性肺炎发病、控制,降低死亡率,效果明显,后期通过丙种球蛋白提高患者细胞免疫[8]。

这种治疗方法可防止自身抗体产生,或是结合免疫复合物中的抗原,改变免疫复合物分子量,改变其可溶性;中和循环中的抗体,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等起到免疫调节及免疫替代的双重作用,对患者四肢无力、吞咽、感觉功能障碍等恢复大有帮助,本科室研究方法发现血浆置换术联合丙种球蛋白在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临床运用中效果明显优于以往的血浆置换术、丙种球蛋白,且过去不主张联合使用,使用方法并未明确,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联合治疗的方法在临床中逐渐推广,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浆置换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疗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这更加证明了联合用药的安全性。不过该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日后还将进一步作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血浆置换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在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方案在临床工作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完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崔丽英,王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8.

[2] 郭玉璞,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8.

[3] 贾建平,崔丽英,王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3.

[4] 郭玉璞,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73

[5] 饶雪梅,麦朗君,李丽华[M].重庆医学,2012,41:17.

[6] 张振馨,袁国仕,郝文利,等.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中国急性软瘫的常见类型[J].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994(27):329-333.

[7] 高永英,袁红梅,郭英君.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2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1,39(4):103-104.

[8] Thivakaran T,Gamage R.Gooneratne IK. Treatment-related fluctuation in Guillain-Barre syndrome[J].J Neurosci Rural Pract,2011,2(2):168-170.

(收稿日期:2014-07-04)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