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林文朝

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ICU,广东湛江 524037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住院治疗的1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资料,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找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该研究调查的1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儿中,4例患儿为呼吸系统疾病,占40.00%,3例为消化系统,占30.00%,3例为泌尿系统,占30.00%。年龄>3岁(β=-0.99,0R=0.38)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后差的保护因素,营养不良(β=2.56,0R=12.92)、基础疾病种类>3种(β=2.16,0R=8.68)和侵入性操作>3种(β=1.72,0R=5.61)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后差的危险因素。结论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主,患儿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高危患儿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手卫生,减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影响因素;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 R7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c)-0030-02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常见的医院感染致病菌之一,严重威胁住院患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患儿的性命[1]。目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已经成为严重的临床及公共卫生问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被称作“超级细菌”,是一种对某些种类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自1961年首次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以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并且多重耐药现象日益严重,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中介耐药以及异质性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给治疗带来巨大的调整。为此,了解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研究分析该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住院治疗的1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住院治疗的1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选条件:①患儿均有感染典型症状;②均找出明确致病菌;③患儿家属无听力、智力、言语交流沟通障碍;④患儿家属愿意参加该次研究,在开展资料收集前先与患儿家属签订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儿家属存在精神分裂症等影响承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疾病;②患儿正在接受临床药物试验;③患儿家属不愿意参加该次研究。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为4~14岁,平均年龄平均(6.98±3.23)岁。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与处理 根据患儿病情留取患儿痰液、血液、尿液和大便等,第一时间送至检验科。

1.2.2 细菌鉴定 送检标本于接收到标本后30 min内接种到琼脂培养皿和强颗粒培养皿中,后将其置于5%CO2培养箱中孵育24 h,观察琼脂培养皿和强颗粒培养皿中细菌生长情况,并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中鉴定。采用KB法(KB试纸购自英国OXOID公司)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操作和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来进行,同时,采用PAATCC27853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进行质量控制。

1.2.3 资料收集方法和内容 查阅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2-5],制定自编问卷并将其应用于收集我院住院治疗的1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儿的临床资料,资料收集员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在进行问卷收集前,先对其进行培训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调查内容包括如下:性别、年龄、营养不良、基础疾病种类、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家属对患儿照顾情况等临床资料。

1.3 预后评价标准

经过积极治疗,患儿死亡认为预后差,其他均视为预后可或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双侧检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临床特征

该研究调查的1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儿中,4例患儿为呼吸系统疾病,占40.00%,3例为消化系统,占30.00%,3例为泌尿系统,占30.00%。

2.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后好坏(好=0,坏=1)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营养不良、基础疾病种类、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家属对患儿照顾情况等为自变量,赋值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结果发现:年龄>3岁(β=-0.99,0R=0.38)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后差的保护因素,营养不良(β=2.56,0R=12.92)、基础疾病种类>3种(β=2.16,0R=8.68)和侵入性操作>3种(β=1.72,0R=5.61)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后差的危险因素,见表1。

3 讨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耐药,给患儿临床治疗带来很大挑战,与乙型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被列为世界范围内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疾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众多因素有关,既有外源性因素,也有内源性刺激:①感染防治制度不健全有关:与医院感染防治制度不健全有关,或者有制度,但未做到有效的执行;②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重要不够:医务人员对染预防控制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院感相关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③患儿自身因素有关:儿童年龄小,全身各个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全身抵抗力差,易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④其他:患儿自身营养状况也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此外,侵入性操作、介入性治疗手段和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也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该研究发现:4例患儿为呼吸系统疾病,占40.00%,3例为消化系统,占30.00%,3例为泌尿系统,占30.00%。年龄>3岁(β=-0.99, 0R=0.38)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后差的保护因素,营养不良(β=2.56,0R=12.92)、基础疾病种类>3种(β=2.16,0R=8.68)和侵入性操作>3种(β=1.72,0R=5.61)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后差的危险因素。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患儿年龄较小则各项器官功能发育均较差,患儿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无法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一时间彻底清除,明显影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预后;②患儿基础疾病种类种类越多则患儿患儿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不能发挥功能抵御病原菌的侵袭,明显影响患儿预后;③侵入性操作>3种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预后差的危险因素,侵入性操作破坏了患儿固有的天然免疫屏障功,异物的植入为细菌定植提供了机会,增加患儿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几率,威胁患儿身心健康,甚至危及患儿性命。

2011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的 MRSA感染治疗指南认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单纯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可能是合适的,抗生素使用需更多的资料来明确其作用,减少对患儿的侵入性操作。而该次研究通过对1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儿调查说明多种侵入性操作可能会严重影响患儿预后效果,由于多重侵入性操作可能会严重危害患儿的免疫功能,为细菌的植入提供了机会,再加上医务人员的不注意,极有可能导致患儿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关于侵入性操作这一点,该次研究结果和2011年美国感染协会关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结论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主,患儿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高危患儿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侵入性操作,注意手卫生,减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宋志香,胡凤军,薛文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2):137-139.

[2] 赵晓辉,李中华.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药业,2011,20(15):19-20.

[3] 董玉梅,周新,周凤玲,等.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调查[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8):468-470.

[4] 张茎.神经外科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1):94-95.

[5] 张军.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0,9(12):64-66.

[6] 陆权,李昌崇.儿童医院获得性肺炎管理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11(2):106-115.

[7] 陆权.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对策[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1):10-13

[8] Catherine L,Arnold B,Sara E,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s in Adults and Children[J].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d CID,2011,52(1):1-38.

(收稿日期:2014-04-24)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