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要素研究

祁丛林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昆山215332)

摘要: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分析职业岗位需求,精心设计实训项目,在具体项目引领下开展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项目训练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核心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项目化教学;设计要素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3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077—02

收稿日期:2014—09—07

作者简介:祁丛林(1969— ),男,江苏东台人。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最基础、最常规,也最具影响力的工作。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确立职业能力训练的中心地位,其实质是将课程内容和要求转化为若干个能够体现工程实际的训练项目,在精心设计的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围绕项目开展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活动。本文结合高职课程中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特点的项目化教学经验,从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的原则、主要内容和基本程序等方面探讨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各要素的构建,旨在缩短“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差距,突出职业能力训练的中心地位,建立以形成性考核为主体的课程考核体系。

一、学科型课程教学设计的做法及弊端

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教学设计一般体现为编制《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其基本程序为确定教学对象,查阅教学大纲,翻阅教科书,编制《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其基本内容为专业、班级授课总课时,周课时,教学内容(按教科书章节);课程考核和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是学生卷面考试。

很显然,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依据和围绕教科书进行的,其主要弊端为:一是课程教学与职业实际脱节,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课程考核等与职业实际不能紧密结合;二是课程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三是学生职业能力无法验证,轻技能考核,重理论考试;四是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不是看“学生练就的技能是否过硬”。

二、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高职课程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和课程项目化后的评价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彻底摆脱学科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束缚,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以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学质量观为指导,细心周密地进行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其原则归纳如下:

(一)职业能力需求的原则。专业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需要以相应职业领域中的职业活动需求为依据,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初,应深入相应的职业领域,对其职业活动进行全面考察,认真做好职业能力的需求分析,这样才会找出课程教学与工作实际脱节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其指导思想是让学生获得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因此,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应围绕能力目标进行,围绕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来组织教学。知识目标必须服务于能力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尺度。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高职教育的课堂上不应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是学生操作练习,教师点拨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设计职业角色,设置职业情境,然后让学生“演戏”。教师应千方百计地通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在课堂上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师组织的职业能力训练活动。

(四)“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这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所要求的。所谓“教、学、做”一体化,是指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练习、应知与应会等在课程教学中相互渗透。“教、学、做”一体化设计首先应考虑的是“做”,即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通过“做”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的“教”应围绕“做”来安排和选择。“教、学、做”一体化设计的结合点就是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都应有机融合在项目训练之中。

(五)充分重视考核的杠杆作用。让课程考核成为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手段。一是客观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要重形成性考核,轻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是指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和过程中的表现为主,引入能力证据,构建一个符合课程特点的、开放性的课程考核方案。

三、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标准要求课程整体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学生在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知识认知上的具体标准,包括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知识目标。课程目标既是教学组织实施的龙头,又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和重点。

1.职业能力目标。课程职业能力目标是指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和培养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它包括专业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课程职业能力目标要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同时兼顾专业课程的性质和实际施教对象来确定,其结论是明确的、具体的,也是可检验的,语言描述应用“能(做)……”、“会(做)……”、“具备……”的语式,简洁明了,逐一列出,切忌含糊、空洞或概括性的描述。

2.知识目标。课程知识目标是学生在知识的认知上所要达到的标准。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相应的知识作为支撑,因此,同样要重视知识目标的设计。但应注意的是,知识目标要以能力目标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现职业能力目标所必须认知的知识、理论就是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的确定一定要突破保持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观念,完全以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来取舍,并与职业能力目标相对应。

(二)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课程教学设计要按照课程目标(主要是职业能力目标)实现的阶段性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构建成相应的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都要考虑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支撑知识、拓展知识以及课时分配等内容。各模块既要有职业训练和培养的针对性,又要顾及彼此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要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以及职业能力培养、知识认知的规律来编排教学模块。在进行教学内容组合时,应充分调研,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构思和设计教学资料和职业能力训练素材。职业能力训练的项目、案例以及训练素材都应尽量采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资料。

(三)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关键,它是根据职业能力的训练目标设计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学、去做的具体事项。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项目的实施来实现,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它来承载、串联和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需要它来驱动,学生的职业技能需要它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也需要它来评价。

(四)课程考核方案。课程考核的重点应放在考核学生完成训练项目的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以及其主观表现方面,强化操作性考核,弱化卷面考核。此外,应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课程的考核方案制定一般从考核内容、方式和考核标准等方面考虑。

四、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的程序

(一)组建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小组。以课程骨干任课教师为组长,研究、制订设计计划,安排课程设计的整体工作。

(二)进行职业活动调研、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论证,确定课程职业能力目标。

(三)根据课程设计原则,拟定课程整体设计框架,包括课程目标、教学模块、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训练素材、考核方案等主要内容。

(四)编制《课程整体设计方案》,并上报评审、批准和实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晓萍.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3).

[2]麦影.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3).

[3]何亚男.教因需而无定法 因学生而改变[J].现代教学,2009(11).

[4]陈晓斐.正规学校与华尔街英语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5]吕欣.浅谈英语教学法与阅读能力[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