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活用学习材料培养数学思维

浙江杭州市大关苑第一小学(310014) 王 利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要让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笔者以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材料的合理选择与有效使用。我们选用的学习材料,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思维、猜测、探索、验证和推理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分类、统计、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环节,发现数学问题,真正体验“数学地思维”。以下是本人在实际教学中,从研究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入手,提升学生数学地思维的一些做法。

一、活用实物图片类的学习材料,培养儿童直观性的数学思维

刚进入小学的儿童对数已有一定的基础,儿童在这一阶段能理解加法,但这并不表示必须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学生巩固加法计算的方法,并一直到能快速说出得数为止。最应该做的是要想办法让孩子保持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数学启蒙的课堂上,不应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计算结果如何获得的过程。

如:在第一册教学加法“3+2”时,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有数量“3”和“2”的两部分东西,或者提供相应的图片,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事先准备,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足够丰富的学习材料,充分思考“3+2”如何得到“5”。

对于这些学习材料的运用,可以不仅仅停留在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摆摆、移移、甚至画画。或者有的孩子会先记得数量3,然后接着往下数2个。这些方法其实都是一种直观地思维,是数学学习里经常会用到称之为“构造事实”的过程,也就是直观形象地思维。但是更多的时候,老师采用的是提取事实,即“提取记忆”的方法来进行的,结果直接凭记忆获得。这样儿童在学习加法的课堂上,由于没有足够的形象支撑,或是实物演示,或是凭借手指,对加法的意义、符号的理解就不会深刻,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提升。

二、活用游戏活动类的学习材料,让儿童充分感受抽象性的数学思维

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其思维具有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老师在面对教学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点时,要学会对教材进行更深地挖掘拓展。同时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设计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感受数学的抽象思维。

例如,在第一册教学“10的认识”时,其实一些知识点,如1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10的基数和序数意义、读写10,对孩子们来说难度并不大,挑战性不高。对此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课堂开始,我让孩子相互汇报了事先搜集的关于10的一些资料,经过一番交流后,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和孩子们情感交融。紧接着: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把神奇的尺子,想不想看呢?

生:想!

师:好,看仔细哦,变变变,尺子没有了,变成了什么呢?(展示课件)

生:是箭头。老师,我还发现这个箭头上的数是从小到大排起来的,空格里应该填4、8、9、10。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一起来填一填空格中的数。

师:让我们从10开始往左倒着数一数。10、9、8……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越往左数越小了。

师:是呀,从左往右看,数越来越大;反方向,从右往左看,数变得越来越小了。

那这个10>();反之,10<()。

(生答略)

将孩子手中的普通尺子抽象为数轴,让孩子在数轴中初步体会越往右数字越大,越往左数字越小的特点。同样,在教学10的组成这一环节时,可以借助小红花进行分一分,但是孩子的汇报一定是零乱的。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孩子,每次往一边多移一朵,就不会遗漏且有顺序地将分法思考完毕。然后再让孩子通过抽象记忆,熟记10的分法。

“挖掘教材”,不是把知识加深加难,而是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使学生对数学的思维活动加深。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数学抽象性的过程是一个逐步要渗透的过程,对他们来说也是富有挑战性的过程。对儿童抽象性数学思维中的一些有序思维、完整思维等品质培养,都要在一定的环节中设计出来,尽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活用问题类学习材料,引导儿童对数学问题研究从现象到本质的“数学地思维”

在孩子入小学前,学前测试里一般会有类似这样的考题:有两杯一样多的水,现将其中一杯水倒在一个更长的杯子里,请问现在哪杯水多?这道题在大孩子眼里也许觉得非常简单,但是对一个学前儿童,由于他对问题的思考往往受表象干扰,对问题实质的思考能力弱,所以他往往会以直观的结果作为判断结果,同时“哪杯多”的提问也会让他产生一定是其中某一杯多的思维定式。

又如,在第四册第六单元《千克和克》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让孩子们判断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谁重?看似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可孩子们的错误率却非常高。在问题开始时,大部分孩子会认为铁重。这样的错误也说明孩子在考虑问题时,是非常肤浅的,会受一些与问题无关的因素干扰。

我认为在数学启蒙课堂里,要引导孩子去除问题表象的东西,真正培养孩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数学性思维。

四、活用习题类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获得多元性“数学地思维”

1.通过主题图培养善于发现和提问的数学思维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是一种数学思维活动,它要求学生尝试在面对不同的现象(包括数学的和非数学的)时“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换言之,初步具有一种数学的眼光,能够识别存在于数学现象或者日常的、非数学的现象与问题中的数学问题或者数学关系,并将他们提出来,这是重要的数学思维过程。

如:第六册《解决问题》中,教学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三个练习:

(1)一个方阵有多少人? (2)三个方阵一行有多少人?(3)三个方阵共有多少人?这些不同的数学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经历数学关系提炼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

2.构建解题模型,培养学生模型化的数学思维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时常能听到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只要遇到稍有变化的题,就无从下手,一点办法也没有。”我们也时常能从同事那里听到诸如“这个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开窍”的话,这个“开窍”过程真的那么难吗?其实深究原因,完全是孩子还没有真正掌握这些不同类型题的基本模型所至。如果学会构建解题模型,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水平。

如教学第八册《数学广角》的“植树问题”时,我们在学生初步得出三种植树方案(两头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的最基本的模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题组变式训练,目的就是要巩固三种类型题的解题策略。 

(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两旁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同学们沿着直跑道一侧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21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同学们在教学楼和科技楼两楼之间全长10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两头都不栽共栽了19棵(每两棵树之间距离相等),每两棵树之间距离几米?

解题前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三题分别属于哪种模型,引导学生说一说从哪些字眼可以分析出来,可以通过红色字体凸显。后又通过题组对比,去发现每道题是否都可以直接运用模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解决,从而又对模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完善,即可以求总长和棵距。紧接着通过三题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即得到全长相同、棵距相同这两个关键元素,让学生真正理解植树问题每种模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那么,学生以后碰到相关联的数学问题时,自然就会进行构建联系,从而顺利解题,提高数学解题思维水平。

3.在问题解决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的数学思维

《数学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选择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小学数学整体实验教材》第六册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一个正方形花坛(如右下图所示),四周是用小石子铺成的小路,计算小路的面积。想一想有几种计算方法?

生1:最简单的思考就是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即8×8-6×6=28(平方米)。

生2:我把小路分成4块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分别是8米和1米,4块面积和是8×1×4=32(平方米),然后再算出4个角上的面积1×1×4=4(平方米),最后用32减去4,就算出了小路的面积也是28平方米。

生3:我把小路分成了4块长方形和4个小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和是:6×1×4+1×1×4=28(平方米)。

生4:我会梯形面积的计算,所以我是把小路分成了4个梯形,所以小路的面积是:(6+8)×1÷2×4=28(平方米)。

……

学生的能力是不容低估的,这道题解决问题的难度不大,主要是要训练学生策略选择的多样化,充分挖掘学生创造性的解题思维水平。

“数学地思维”内涵非常广泛,数学课堂对“数学地思维”培养可谓任重道远。当代科学证明人类的潜在能力是巨大的,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一般只使用了其思维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同样的,我们对于学生“数学地思维”的开发和引领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不断补充和获得新的认识。

(责编 罗 艳)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