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实施操作的有效性

江苏高邮实验小学(225600) 刘启平

动手操作在低年级学生理解算理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过程。那么在低年级中数学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实施有效的操作呢?

一、明确操作目的,让学生想操作

有关研究表明,只有情境而无问题的活动是没有明确目的的活动。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动手探究,进而使学习达到最优化。

例如,在教学“32+45”的竖式计算时,我让学生先在桌上摆好32根,当学生拿出45根时问:“怎样摆就会清楚地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呢?先想一想、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先自己尝试摆一摆,在小组交流时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问题得出哪种摆法是最好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展示几捆跟几捆对齐,几根跟几根对齐,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出几捆就是几个十,几根就是几个一,在操作中初步感受数位对齐的思想。接着教师又问:“如果列竖式,数位该怎样对齐呢?”让学生联系操作思考得出“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的道理。在教学进位加法“27+38”时,学生同样拿出小棒在桌上摆好,这时教师问:“7根加8根超过10根了,怎么办呢?”学生为了能够让自己想出的方法可以展示出来,都积极尝试,不断通过小棒操作探索出“满十进一”的道理。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操作前教师就明确好操作的目的,提出利于学生操作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去操作,学生就会对这个活动很有兴趣,操作起来也有效率。

二、明确操作方法,让学生会操作

操作既不能由教师包办,也不能一味地全部推给学生,应根据操作的方法和难易程度来选取操作的对象。难度大、精确度高的应由教师来做;稍难一点的,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去做;比较简单的应放手让学生去做。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重点,观察的内容、方法等。

例如在执教二年级综合实践课“我们身体上的尺”这一课时,我首先把学生分成八大组,每小组一名组长,负责分配协调工作。课前准备好直尺和米尺。课上我先出示要解决的问题:你的一拃、一步大约各是多少厘米?一庹大约比1米多多少厘米?一脚(穿上鞋后)大约长多少厘米?小组合作量一量,再填表。

等学生了解问题后,我再明确操作要求。由组长负责将大组的人数分成每三人一小组,三人中一人负责量,一人根据问题分别出示一拃、一步、一庹、一脚的长度,每量一次小组中的另一个人做好记录。为防止量的过程中学生有吵闹、拖拉等现象的发生,教师要求学生记录好立即坐正,给量得最快,记录得最完整并且安静的小组加分。这样明确要求再操作,学生的操作活动就会很有效。

三、体验操作价值,让学生乐于操作

动手操作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概括规律,形成技能,是多种感官参与认识过程的学习方式,包括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张口叙述,动脑思维等外在与内在活动。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站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图像是不一样的,我安排了这一个观察活动:在每小组的桌上都放一只小熊,教师事先将站在小熊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这四个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小熊的图像拍下来,编上序号放在屏幕上,问“坐在你的位置上观察小熊,看到的样子应该是屏幕上的哪一幅图?”学生通过观察一下子就能指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图。接着问:“在你的位置上想一想,你对面的同学看到的小熊应该是屏幕上的哪一幅图呢?”在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时,我让学生换位置观察,看看自己猜测的对不对。当发现自己猜测的和观察到的图像一样时,学生都很激动,更加激起他们继续观察下去的热情。这时我再让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想一想其他三个位置上的同学观察到的图像是什么样子的,继续通过猜测、换位置观察验证。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方法,还主动教小组里其他同学怎么观察。这样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实践证明,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课堂上适当地让学生动一动手,往往会使获得的知识更清晰、更容易保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他们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一名“探索者”、“发现者”和“研究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些特点,有目的地让学生操作,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操作的有效性。

(责编 金 铃)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