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小学数学课改热下的“冷”思考

江苏泰兴市新街小学(225474) 张光明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以来,很多教师仅仅停留在课改的“面”,并未真正深入课堂的“质”,常常“买椟还珠”地演绎,或“置若罔闻”地迁就,或“熟视无睹”地掩盖等,造成“顾此失彼”。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改 顾此失彼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68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课改热。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成了当今小学数学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而笔者在一些案例中发现,很多教师仅仅是停留在课改的“面”,并未真正深入课堂的“质”,造成“顾此失彼”。

一、导入——“买椟还珠”地演绎

毋庸讳言,创设情境在当前已经让数学教师绞尽脑汁。教师常常为了追求“新、奇、趣”去创设各种独特的课堂情境,以致出现 “离题万里”的导入,使教学陷入“千唤万唤难出来”的尴尬局面。

如,一位教师执教“8加几”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音乐响起,小桥、流水、人家,8只小鸭子在河里尽情嬉戏、觅食,一个小朋友站在小船上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唱起了《数鸭子》。师生随着歌声摇摆身体,相当投入。6分钟过去,音乐、画面收起,学生仍沉浸在优美的歌声和迷人的画面中,哪顾得上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宝贵的教学时间在老师“精心设计”的不着边际的导入中“有声”消逝。

二、观点——“置若罔闻”地迁就

数学离不开生活,又因其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高于生活。可是,在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为了体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对学生的千奇百怪的表述“置若罔闻”地迁就,背离了数学的学科本质。

如,一位教师执教“认识分数”时,为了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提问:“在我们周围你能发现1 / 2吗?请同学们在我们教室里找一找。”于是从把投影仪、教室门分成两半到把自己一分为二诸如此类的说法都有,老师都频频点头地迁就学生。请问:这是生活吗?数学与生活结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荡然无存!

三、公平——“熟视无睹”地掩盖

许多老师在执教“统计与可能性”的例题时,不重视指导学生理解游戏公平性的含义。

上课时,在袋中装4个黄球、4个白球,让学生反复摸球30次。教师将其中几组结果:黄球15次、白球15次用投影展示给学生看,并说:“同学们看,这个游戏是公平的!”毋庸置疑,这样给学生传授概率观是错误的。教师应该将学生的30组实验结果全部展示:(15,15)(17,13)(12,18)(15,15)……(每组第一个表示摸到黄球的次数),学生观察后发现:白球与黄球获胜的次数差不多。通过全部展示让学生理解公平,而不仅仅靠几组(15,15)来说明。

四、活动——“脑体倒挂”地开展

“数学活动”不等同于“一般的活动”,在课改中,教师刻意追求“活动化”导致数学课堂“静”不下来。

如,一位教师执教“时、分、秒”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1分钟抢答,1分钟练字,1分钟背古诗,1分钟踢毽子,1分钟讲故事。结果,学生只关心自己或他人的成绩,而忽略了教师的“良苦用心”——体验1分钟的长短。像这样“活动身体休息大脑”的数学活动,在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

五、过程——“匪夷所思”地顺畅

各种赛课和公开课教学为教师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些课体现了执教者对新课程和新课改的理解,都是精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课已成为“包装”过度的“表演课”,很不真实。

如,一位教师执教“对称、平移和旋转”时,整节课前部分非常顺畅精彩,当课已临近结束,大功即将告成之时,教师让学生判断哪些英文字母是轴对称图形,大部分学生都把“S”看作轴对称图形,理由是:“S”对折后,上下一模一样!经过几轮“演习”,举手的都是思维能力强或对新授内容早已“烂熟于心”的学生,因为课程太顺畅而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调动。

六、结局——“一厢情愿”地等待

课前,教师们都对教学环节进行了预设。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预设可能会出现事与愿违的“一厢情愿”地“苦熬”。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平行和相交”时,教师出示2根游戏棒,“同学们,这2根游戏棒掉在地上,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图形?你们能把它画下来吗?”接下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都在扔铅笔。可是就算整节课都用来扔铅笔也未必会出现教师预设的“平行和垂直”。

在课改热下,课标所倡导的许多新理念、新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有被片面化、放大化,甚至绝对化的倾向。只有把数学的“根”留住,数学课堂才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责编 罗 艳)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