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谈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地读题

江苏南通市北城小学(226011) 王 丽

[摘 要]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数学地读题非常重要,既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读题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48

从教多年来,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数学成绩差,老是看错题目,讲了一遍又一遍后还是不会,究其原因,我认为最主要是学生没有形成认真读题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从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开始。那么,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学会数学地读题呢?

一、读中弄清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1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2.先画一画,再填得数。

2+3=□ 1+1=□ 1+4=□

○○ ○○○

有的学生在解答这道题时,只注意到要算出2加3等于多少,却忘了“先画一画”这个要求。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强,很少能同时关注几个方面的内容,往往是注意到这个方面,却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因此,教师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读题,而且要引导学生读出题目的要求,使他们在读中弄清题目有几个要求。同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题,因为读题不误解题工。如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然后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题中有几个要求等,在学生弄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读题指导。如读上题,我先指导学生“画一画(重音)后填(重音)得数”,然后让学生一起读题。学生读题时,教师手要指着题目,读一个字手指移动一个字,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生字,使学生学会读题,在读题中弄清题目的要求,又增强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以后做作业时,就不会只想着解答而忘记题中的其他要求了。

教材中有几个要求的习题有很多,如计算减法时,要求学生先画线,再填得数;教学“几加几”时,让学生先圈一圈,再计算。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题,让学生在读中弄清题目的要求,形成认真读题的良好习惯。

二、读中看清

1.读中看清数字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1页第2题:先说出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

65+30= 4+52= 60+13= 53+20=

56+3= 25+4= 31+6= 20+35=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可见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良好习惯。如上题是在学生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后的练习题,教师教学时可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读算式,然后提问:“看到这四组题目,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请估计对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这样不仅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是一种表扬和激励,使他们认识到以后更要仔细看清题目中的数字,而且对其他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提醒,这比教师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们要看清数字的效果要好得多。通过读中比较,有效防止学生看错数字,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看清数字的习惯。

像这样类型的题组数学书上有很多,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1页第1题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2.读中看清符号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第7题。

4×1= 2×2= 3×2= 4×4=

4+1= 2+2= 3+2= 4+4=

教材设置这一题组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一组题的数字相同,运算符号不同,其运算意义也不同,运算结果自然就不一样。如教学上题时,同样可以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读题,读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使学生通过读题明白每组题即使数字相同,但由于运算符号不同,结果也不同(特殊的除外)。由此,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时要注意抄对运算符号,计算才不会错。

又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页第4题:乘除算式比较。

3÷1= 4÷2= 6÷3= 5÷5=

3×1= 4×2= 6×3= 5×5=

无论是哪种算式比较,教师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读题,读出题组的变化,这样既使学生养成仔细审题、抄对符号和数字等习惯,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读中辨清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0页第4题。

此题一共有两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解答进一步辨清“接近”“差不多”“多得多”等词的含义。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读题,并且提醒他们关键词要读重音。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每次读题时都能明晰题目的关键词、关键句的意思,并用重音读出来。如上题,在学生回答书包的价钱可能是32元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此题素材进行提问:“如果老师要选58元这个答案,请你猜猜老师会怎样改题目?选15元这个答案呢?”……通过让学生读题、改题,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读题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四、读中理清

1.理清解题方法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6页第9题。

这一题有两问,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读题区分、理解运算方法,使学生读题时读出变化。通过读题,让学生知道求“一共”就是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求“已经浇了多少”,就要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因此用减法。

2.理清数量关系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7页第12题。

这一道题,学生按书上的顺序读一遍题目后还不能完全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因此教师要让他们多读题,引导学生在读中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如引导学生将上题分成两道题来读:(1)有48人来开会,桌子已经有40张,还要再搬几张?(2)有48人来开会,椅子有4把,还要再搬几把?读题时让学生手指着题目,这样不仅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又能引导学生获得寻找信息的方法。

3.理清中间问题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页第8题。

8.学校买来160盆花,放在大礼堂28盆。剩下的花分给22个班,平均每班分到几盆?

这是一道两步计算解答实际问题的题目,解答这一题的关键是找出中间问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有变化的读题找出中间问题。如读题时只要把“剩下的花”这几个字用重音读出来,那中间问题——“剩下多少盆花”就显而易见了。学生通过读题,理清并找出了其中的中间问题,这一题的解答自然迎刃而解。

总之,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需要坚持长期不断的训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让学生多读题,并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数学地读题。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编 杜 华)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