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关注算理探究提升计算能力——“小数乘整数”教学片断与评析

江苏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224500) 徐黎明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有助于他们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下面,以“小数乘整数”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教学片断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小朋友们都到海滨公园的广场上放风筝,冬冬、小雪和雯雯三个小朋友也相约来到公园,他们想买同样的风筝。大家仔细观察商店门前黑板上公布的风筝单价,分别是4元、5元、7元、8元,他们可能要花多少钱呢?

生1:如果买单价是4元的风筝,买3个应付4×3=12(元)。

生2:如果买单价是5元的风筝,买3个应付5×3=15(元)。

生3:如果买单价是7元的风筝,买3个应付7×3=21(元)。

师:商店老板为了提高风筝的销量,决定进行降价促销。降价后的价格分别是3.5元(原价4元)、4.6元(原价5元)、6.4元(原价7元)、7.8元(原价8元),现在买3个同样的风筝要多少钱?(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5×3、4.6×3、6.4×3、7.8×3)

师:比较一下,这四道算式和前面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本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评析:课始,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解答,并利用商店搞促销这一活动,把原来风筝的价格往下降价,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巩固了学生已学的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又让学生明白了乘法的意义,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

教学片断二:借助旧知,寻求算法

师:如果三位小朋友买了3个单价是3.5元的风筝,应该付多少钱?(学生尝试计算)

生1:3.5+3.5+3.5=10.5(元)。

生2:可以化成元、角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即3×3=9(元)、5×3=15(角)=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10元5角=10.5元。

生3:先把3.5元当作4元计算,再减去多算的部分,即4×3=12(元)、5×3=15(角)=1元5角、12元-1元5角=10元5角。

生4:3.5元=35角,35×3=105(角),105角=10.5元。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啊!在这些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分析、比较后认为生4的方法比较简单,并且认识到这种算法的关键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

【评析: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积极探求3个3.5的和:生1是利用小数的加法求出答案;生2是把3.5元化成元和角进行计算,算出答案后再把元和角合并起来,这种方法要让学生注意在统一单位名称时,元、角、分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生3是先把3.5元当作4元来计算,再减去多算的部分;生4是先把元化成角,再把角化成元,经历了两次的单位转换。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思考同一个问题,但是最后的答案却一致,真可谓“殊途同归”。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可以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然后再还原,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片断三:运用迁移,探究算理

(师引导学生列出生4的竖式,如下)

师:把3.5转化成3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生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师: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

生2:没有变化。

师: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3:积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师:要想得到原来的积,小数点应该怎样移动?

生4:把105缩小到原来的1/10,即从105的右边起,向左边数出一位小数,点上小数点,原来的积是10.5。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数和整数相乘时是怎样计算的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评析:探索算理时,教师借助题目中的单位加以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比较因数的变化时,发现其中有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样小数乘法就转化成了整数乘法,此时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扩大到原来积的10倍。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要想得到正确的答案,需要把积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学生在初次接触小数乘整数后,会得出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可以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的小数位数,确定积里面的小数位数。这样教学,使学生经历了算理探究的全过程,既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算法,又提高了学生归纳和抽象的思维能力。】

教学片断四:利用算理,尝试计算

师(出示0.72×5):同学们,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的单位了,又该怎样计算?

生1:可以用加法计算或直接用乘法计算。

师: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用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小数乘整数当作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如把0.72当作72,其中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会有怎样的变化?

生2:积也会同时扩大100倍,要想得到正确的积,就要把算出的积再缩小100倍。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竖式的计算过程,如下)

师:当我们算出72×5的积是360后,是先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还是先化简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呢?

生3:我认为是先确定小数乘整数的小数点位置。因为我们是把其中的一个因数(小数)看作整数来计算的,此时的积是整数的积,不能先运用小数的性质把积的末尾进行化简。

生4:我觉得是先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如果先化简就是把乘得的积变小了,然后再点上小数点,结果会变得更小。

师:没错,先确定小数点的位置。360缩小到它的1/10后是3.60,小数的末尾有0时可以进行化简,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最后的积就是3.6。

【评析:上述教学,在学生初步学会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争辩,使学生明白小数(一位小数)乘整数时算出的积要从右边起向左数出一位小数并点上小数点。同理可知,小数(两位小数)乘整数时,要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出两位小数,再点上积的小数点;积的末尾有0时,要及时进行化简;在积的末尾没有0的情况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的里面就有相应的几位小数。】

教学片断五:辨析错误,强化算理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几道竖式计算,看看有没有出错的地方。

生1:第一题,先将4.6×3当作整数乘法46×3来计算,算出积后,由于因数中的小数当作整数后扩大了10倍,这样积也扩大了10倍,要想得到正确的积,就必须把138再缩小10倍,而这里的积忘记点上小数点了,结果应是13.8。

生2:第二题,因数中有两位小数,而积的里面却只有一位小数,正确的答案应该是20.4。

生3:第三题出错的原因是积的里面忘记点上小数点,积应是57.6。

生4:第四题中积的小数点点错位置了,积应是两位小数,即6.12。

【评析:在反馈练习阶段,教师设计了一组出错的竖式计算,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强化和明晰算理。在辨析的过程中,学生只要抓住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就能迅速找出出错的地方。辨析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起有效的保证作用。】

(责编 蓝 天)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