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策略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有些同学“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点就会”;有些学生“会做但是常常失分”等,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学生审题习惯还未养成,学生不会读题、审题,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就盲目解题。审题是学生做题的前提和关键,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做题质量。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的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1.读题从关键字词开始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了解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先大声读、再轻声读、默读。要求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

根据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有必要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做适当进行解释。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因此还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慢读题”。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读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在读通不漏字的情况下,就让我们数学老师也当一回语文老师,让我们的学生咬文嚼字一番,如在“丁丁有12颗糖,比红红多2颗,红红有多少颗?”中,“比红红多2颗”,到底是谁多谁少呢?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必要时让学生动笔对重要的数学信息做划线处理。

2.观察从有效信息开始

在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研究表明,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同时,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一年级题目大多数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首先要简练明确,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要指向清晰,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价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學生就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画面,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今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中许多数量关系都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问题,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以后,教师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图意。数学问题中有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场景图呈现各种信息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感受信息,解决问题。

3.操作从简单动手开始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炼、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教师更应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这里推荐动手形式折折剪剪和画画点点。折折剪剪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问题时,尤为有用,它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解决问题。需要提示是教师必须提供充分的时间折折剪剪拼拼,很有助于低段学生有更效地理解题意,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画画点点也是一年级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必备方法,例如:在情境图中数一数,如果学生在数的过程中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往往会出现数错的现象。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留下痕迹数数”,即有顺序地数,边数边做记号,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打草稿和画图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必须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示范,并鼓励孩子除了用线段外,也可以用其他自己喜欢的简单快捷的图形、符号去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也要给予他们设计草图的自主权,并不需要用整齐划一,高度一致的方法。另外,在审题的过程中,也鼓励学生借助学具,通过摆一摆的方式增加直观性,提高审题能力。

同时,我们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耳、手,逐渐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达到审题习惯的培养。

4.示范从教师的以身作则开始

近朱者则赤,近墨者则黑。小学生的模仿性强,教师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学生许多学习习惯正是受教师行为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如有的教师读题出错,板书出错,计算出错,批改出错等,次数多了,学生在不自觉中也就形成了不良习惯。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都要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染学生。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拿到题目后,不要盲目的答题,而是要多读,读出深意,把题目的核心要求读出来,深刻领会题目的涵义。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曾良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