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计学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有着自身的专业素质型培养目标。本文主要阐述了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并且就会计学专业素质型培养目标提出了几点思考,旨在提高会计学专业教学的先进性,促进专业学习的素质发展。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素质型培养目标;专业要求;确定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也在实现不断的自我革新。当前,社会发展提高了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这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改革创新。担任高等教育任务的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不同的专业化领域以及不同层次的专业教学方面,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会计学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专业人才培养有着自身的素质型培养目标。
一、现代化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21世纪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当前的职业发展前景,对当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提出了以下几个要求:首先,要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会计教学模式,始终坚持培育“四有”新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会计专业人才。其次,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应变能力。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的转型升级、职业的不断变更以及人才的持续流动更新,行业发展对专业工作人员的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要求。继而,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民族复兴以及创新的接班人,肩负着早日实现“中国梦”的重任,因此,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最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会计行业所接触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技术都是比较先进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工作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发展。知识经济社会下,社会对劳动者的知识体系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引导会计专业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就业后的终身学习。
二、会计学专业素质型培养目标的确定
所谓素质型人才培养,就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心放到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上。通俗的说就是通过专业教学带领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以及较强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以及如何进行创新型思维能力培养。素质型人才培养是基于现代化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要求下提出的,其将专业知识体系以及综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其既具备高等教育的共性,又具有会计学专业教学的个性。总得来说,高等院校在培养会计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扎实基础、专业技能强悍、较强创新性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临场发挥反应能力的会计专业创造型人才,落实到专业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科学的政治思想素质
作为中国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学校在对其进行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将政治思想素养培养渗透到高等教育中,学校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要始终坚持忠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作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现当代的大学生,要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精神。通过学习先进并且科学的思想政治,使自身掌握正确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二)专业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将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划分为四个方面。第一,职业道德基准。职业道德基准是任何职业都必须要遵守的社会主义公共道德,主要体现为为人民服务、集体精神、合作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崇尚科学、乐于助人、保护环境等一般的中国公民都要遵守的社会公德。第二,会计职业情操。从事会计行业工作的专业人才,其必须要热爱自身的工作并且忠于自身的工作,坚守职业道德。第三,工作态度。在工作过程中,要秉持着认真工作、诚实守信等良好的品德,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会计工作中。第四,会计行业纪律。会计工作人员所从事的是一些有关于资金流动等方面的比较机密的信息,因此,其要在遵纪守法、公正廉洁的基础上,做好自身的保密工作,增强自律意识。
(三)业务能力以及身心健康素质
会计专业人员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会计职业技能操作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而身心健康素质主要是指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无重大身体疾病,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会计专业人才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情感健康、意志坚定、气质佳以及综合能力强等。
三、总结
总而言之,与市场经济中的会计行业领域发展相比,会计学专业教育在自身的专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处在一个落后的阶段。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系统教学,其要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确定会计学专业未来素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作者: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