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小练笔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小练笔”,通常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通过练习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的一种写作方式,具有“小、快、活”的特点。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进行小练笔,让学生在阅读与作文教学间架起一座桥梁,不仅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养成写小练笔的良好习惯,有利于积累生活素材,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一篇课文就是一个习作典范。如果把作文教学渗透在阅读课中,巧妙利用读写结合点,在课本当中寻找训练的契机,让学生们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写作训练,既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也是考量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在课本中效仿和学习比较经典的写作手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写作技巧,为以后的长篇作文的写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练笔虽小,但妙处却不少,如何利用好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到“泉眼”,使小练笔适时、适度、有效,通过小练笔,点燃创作的激情,呈现创作的精彩。

一、练笔在文本“留白”处

在绘画中,有一种表达技巧叫“留白”。所谓“留白”,就是画家故意不把花画满,给观赏者一处自己发掘自身思想的做法,让欣赏者在观看作品的时候将自己的情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阅历与画家的作品初衷相结合,以达到一种思想上的共鸣。这种作画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对残缺美的一种解释。对残缺美,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做过很好的解释,或许正是因为维纳斯残缺的双臂,让欣赏者都可以给她装上一对自己想象中的手臂,或拿着苹果,或者拿着盾牌,或是提着刚要入浴或者刚出浴的裙摆摆出一副娇羞的姿态,反正欣赏者怎么想,这一雕像就应该是欣赏者心目中的那个样子就是了。由此可见留白对于作品艺术品质的体现有多么重要。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选自名作,这些作品语言精练,在语句的表现手法上都有着我们日常写作值得借鉴的部分,就语文课本中的留白现象来说,有些句子是意境或者情境到了,但是句子没到,就是要让读者在整篇文章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去自我完善作者对于情感的宣泄,让读者在语言空白处体会笔者的弦外之音,句外之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这样的作品空白点,就应该停下授课的脚步,给学生小练笔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补充作品当中本应该出现但却没有出现的语句或者情感等,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阐明和解释作者在文中要表达哪些情感,让补充之后文章能够完整清楚,这种练笔方式不但能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也能让学生更加明了作者的本意,锻炼学生语言凝练的水平和语言组织水平,同时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感知语境和感悟情感的能力,逐渐让学生们能够做到笔随思动,词语练达即文章。

例如一位老师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古诗三首》之《秋思》一诗时,她发现插图描绘了作者把一封信交给邮差,邮差想上马离开,作者又想把信拿回来,犹豫不决的场景,旁边的树叶已经枯黄了。老师就引导学生展开思想的翅膀,让他们畅想一下这幅画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绘画上面作者在将这封信交给邮差之后又拿回来是怎样一种想法,他的思想纠结在哪里,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时对于邮差的想法和举动等信息,结合绘画背景展开联想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短暂的一个小练笔活动,既考验了学生对课本表现思想的掌握,也练习了学生组织语言与作文的表达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创作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要知道这种能力有助于学生短时间内写出高质量作文的基本能力。

另外在日常叙述文中,省略号的用处可以说是妙不可言,如人教版五年级上《慈母情深》中的省略号,就给读者留下很多的想象空间。例:“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所省略的是有关于“我”心情的描述,此时让学生们揣摩省略号省去的作者的心情和想说没说出来的对于母亲的愧疚之意,让学生们补充出来,在不使文章有违和感的基本要求下,让学生们展开联想,再现“我”的复杂心情。不仅增强了对文本人物的理解,更激发和训练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常言道,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让学生们在日常练习过程当中善于抓住情感的宣泄口,让学生们面对事情时能够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并能够言之有情,练习多了自然也就能让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情感丰富,打动别人。

二、练笔在文本言语结构精妙处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佳作,它们或者句式工整,或者语言优美,或者结构独特,这些都是我们小学写作所欠缺之处,也只有课本中这些大家之作,才能将语言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阅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面对这样的美文,督导学生进行效仿,让学生们在作者的影像之下逐渐掌握特殊句型的运用能力,提升自己的作文语句表达水平。

仿写的最大好处就在于有法可循。在教学中设计仿写,既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会高很多。谢婉莹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可见仿写是提升语文写作水平的一条捷径,此捷径运用得好完全可以让学生完成从一个模仿的人到一个被模仿的人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离不开找到好的文章,好的句子,以及好的练习习惯,还有语文老师细心的指导和坚持。

无论是语言的仿写还是结构的仿写,语文课本中都有很好的案例。如《翠鸟》一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美丽和动作灵敏,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学完这课后,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也从外形和动作两方面来写,学生兴趣极高,大多数都能仿写得很成功。一位学生在小练笔中这样描述自己家的狗:“我们家的小黑其实不是全黑,它的尾巴尖尖上是白色的,身体其他部分都是黑色的,脑袋圆圆的,跟邻居刘奶奶家的猫的脑袋一样圆,每天都嘻嘻哈哈的样子,每次见到家里人出门或者进门都会叫,然后使劲摇自己的尾巴,身体向前倾斜,一副要扑过来的样子,但总是被拴着它的铁链子拉住过不来。”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自己家的看门狗是比较熟悉的,从动作及表现上都能有所表现。再如《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为了表现桂林山水“静、清、绿”的特点运用了一组结构相同的句子,分别从感官、视觉和思想方面对桂林山水“静、清、绿”各种特色的程度进行了描述。这种写法让作品拥有很好的表现力,正是我们学生作文中所欠缺的,于是老师在课堂上提出让学生们仿写自己所熟知的另外一种景色,用同样的句子结构,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一位学生是这样描写河畔的杨柳的:“老家河边的杨柳真多啊,仿佛从我眼前一直蔓延到天边的尽头;老家河边的杨柳样子好怪啊,我似乎用尽所有的描述都写不完每一棵杨柳的姿态;老家河边的杨柳也是够绿的,那种绿色是深入河道的绿色,似乎将我记忆中的整个夏天都染成了绿色。”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学生对于家乡河边杨柳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种情感在一次次练笔中不断地得到了升华。仿写是充分发挥小练笔作用的一条基本途径。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我们更应积极提倡仿写,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三、练笔在文本续写改写处

续写就是根据原文的内容,把故事继续编下去。有时,读完一篇好文章,会让人意犹未尽,好像故事还没有结束,其感人的艺术魅力往往使人浮想联翩。这时,我们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大胆想象如果故事继续发展可能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并让学生延伸情节,补充结局,起到理解、感悟、想象,提高写话水平的作用。例如《中彩那天》中的库伯让叔父把中彩的汽车开走,课文的情节就戛然而止了,让学生续写《汽车开走之后》。

对文本进行改写,也是一种很好的练笔途径。小学阅读教学中,常有古诗词的改写。将古代诗词以现代语言表现出来,或是叙述文或是抒情散文,但不管是哪种,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机会,学生在理解古代诗词创作背景以及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之后,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出来,既能加强学生对于古诗词内容的掌握,也能将古代诗词作者的情感过渡到自己的脑袋里面,最后用文字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入自己对于诗词的理解,加入诗人内心的独白,让古代诗歌的现代读本更加有实质感。

四、练笔在学生情感涌动处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表达炽烈感情的文章,或描写至真至爱的亲情,或抒发纯洁无暇的友情,或谱写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其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情感。

教学中,教师的精当讲解,学生的熟读体会,都会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唤醒情感共鸣,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在学生情感涌动处,定好位,选好点,让学生由心动到笔动。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时,大多数学生会被文中母亲对孩子的爱所感动,老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高声动情地鼓舞学生:“同学们,你们都是母亲唯一的最爱,不能坐视母亲的浓浓爱意而不管不顾,既然你们都对自己的母亲有话说,那么借此机会,让我们用一段话表现自己对母亲的爱意,或者记载母亲最让我们感动的一个瞬间,或者写下对于母亲难以言表的情感,将这份对于母亲的爱意写出来,记下来,好吗?”让每一个学生都荡漾在自己对于母亲的爱恋之中,那么写出来的句子肯定会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美好回忆。

叶圣陶说:“读写是两种能力,两种活动,相辅相成。”“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学生提升自我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老师是成熟的作品阅读者,应该有能力找到各种语文课本中的练笔之处,让学生们每天都有成长,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最终都能写出魅力十足的文章,这应该是一名语文老师乐此不疲的乐趣,引导学生从情动到辞发,享受“我手写我心”的愉悦。

 

参考文献:

[1]郭宏.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实践[J].大庆社会科学,2017,(2).

[2]刘过兵.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有效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3).

[3]徐赞.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4).

[4]杨志春.让互动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J].西部素质教育,2017,(9).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