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在英美小说选读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英美文学小说 文学理论 文本分析 思想内涵 批判性思维
一、引言
英美小说选读是本科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属于文学课的一部分,通常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语法、文化常识的基础上开设。根据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内容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文学批评。”对这一目的进行进一步解释,那就是文学课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正如学者范谊,芮渝萍在文章中所说的那样,“英美文学课的目标内涵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英美文学原著阅读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英语语言;第二层次是英美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三是英美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第四是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最后一个层次是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二、英美小说选读教学现状与思考
英美小说选读是学生对基本文学常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同学对小说阅读不感兴趣,认为阅读文学作品没有实际用途。因此,小说课的学习等同于精读课的学习模式,只要掌握词汇语法就可以了。对于作品所反映出的思想主题,作者写作技巧和风格,以及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等重要内涵却缺少思考,只是机械的人云亦云,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批判思维。
我认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语音,语法,听说,阅读,更要学会独立思考-进行复杂的、深入的和富有想象力的思考。文学作品便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在这一过程中,文本细读是一方面,理论学习是更为重要的一面。文学理论给我们提供重要的思考方法,让我们以批判性的思维看待文本,看待作家,看待人生。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只有会思考的人才是有思想的人,才是独立的人。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技能,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英美小说选读的价值不容忽略,文学理论的学习更是势在必行。
三、文学理论在英美小说选读中的具体应用-以包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学为例
本学期(2015.8-2016.1)笔者共选读五部英国小说,分别为《鲁滨逊漂流记》、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简爱》、《卡斯特桥市长》和《儿子与情人》。在分析这些作品时笔者运用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自然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和外延。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分析。讲到《鲁滨逊漂流记》时,多数学生只是围绕鲁滨逊勤劳、勇敢、节俭的个人品质进行阐述,没有结合时代背景与思想内涵进行思考,更没有上升到文学理论的角度。笔者通过提问的方式,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首先,笔者向学生阐释后殖民主义的概念。“后殖民主义是后殖民批评、后殖民理论以及后殖民创作实践等张扬的思想倾向的总称,是一种文化思潮。”“后殖民批评是对西方金典文化作品的重读,这些文化作品包括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历史、哲学和文学叙述。”紧接着笔者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鲁滨逊能在荒岛上创造出新的文明?这样的文明过程又体现了什么?为什么女性在文明创造过程中是缺失的?
在这些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反复阅读小说原文,仔细寻找细节描写,积极思考问题,最终得出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各抒己见后,笔者进行点评并对以上问题深入分析。笔者从心理学角度和后殖民角度分析鲁滨逊荒岛文明创造的过程。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人有五种心理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前两种需求属于人的生理需求,后三种需求属于人的精神需求。当人的基本需求得到解决,人就会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当这一问题解决时,他便开始渴望精神的需求,渴望与人沟通交流,渴望有归属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敬,更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这样强烈的精神需求的推动下,鲁滨逊开始不断地阅读书籍,写日记。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自我交流,同时也提醒自己仍是社会的一员。当救了黑人“星期五”后,强烈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驱使鲁滨逊开始了其殖民过程和文明创造过程。鲁滨逊与“星期五”之间是主仆的关系,更是“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星期五”学会的第一次便是“主人”,这是一种语言霸权,更是一种文化殖民。在鲁滨逊看来,“星期五”不属于文明人类之列,天生就是奴隶,永远需要服从文明人的指挥。从一开始 “星期五”便被划到“他者”的范围。之后鲁滨逊又对“星期五”进行宗教殖民,强迫“星期五”信奉上帝耶稣,让他抛弃自己的图腾崇拜,认为只有上帝才会救赎他。
在分析完这些角度后,笔者进一步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小说中女性在文明创造过程中是缺失的?这反映了女性当时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笛福的其他作品又对女性有怎样的描写?因此,通过后殖民批评分析小说,我们又进一步对笛福女性观进行思考。与此同时,笔者推荐学生阅读伊恩·瓦特所写的《小说的兴起》一书,进一步了解笛福其他作品以及分析角度。此外,笔者还推荐学生阅读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的作品《福》,该小说通过对经典文本《鲁滨逊漂流记》的解构和改写,是殖民作家对反应殖民题材文本解构的一个典型。笔者鼓励学生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部作品异同点,从而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思想高度。
四、结语
英美文学小说阅读不仅仅是英语语言的学习,更是作者思想内涵,思想高度,思想境界的领悟。通过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本,学生会不自觉地形成批判性思维,不断地思考小说的内涵与外延。李克强总理连续两年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阅读已成为当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经典作品无论从思想性、人文性以及人类文明进程上都是有深刻性,厚重性以及深远性的。它关注的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探讨人类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因此,经典作品的阅读带给我们的是精神的享受,思想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灌注。所有的这些内在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流转,世事的变迁而改变,只会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而得以充实和提高。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更重要的要学习西方文学与文化,并形成独立、创新的思维。正如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查明建所说的,“英语专业属于人文学科,我们培养的是有人文知识、人文意识的人才。”英美文学教学意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网进行论文代写和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DYlw.NET联系方式QQ 712086967]义重大。学生在文学课上不仅学习阅读技能,更要学会运用文学理论分析、理解文本。因此,传统的文学教学内容和模式亟待改革。我们需要在文学史学习的基上,不断加入文学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学会批判性思考问题,最终培养外语精通、人文学养深厚的博雅之士,同时具有宏阔的国际视野,有比较专深的专业知识,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0.
[2]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5(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