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德育教育,想必大家现在应该对这门课程应该都不会陌生了吧,并且也必须要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培养,对于教师来说传授知识,还应注重立足于教材渗透德育教育,本文就针对德育教学的相关论文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第1篇:关于德育与教学融合的可行性研究
张国山(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第三小学,湖北襄阳441115)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德育在中国扎了根,它凝聚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集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灵魂。因此,传承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让优秀的文化在人民中更好的传承下去,发扬下去,是我国在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忽视。因此在现在的教学教育中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的德育教学,将国家的优良传统发扬下去,教育出拥有优秀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才。
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有关对教育这一方面谈到:五年来,教育系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径、载体,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体现出德育教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国家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思想最为纯洁的时期,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阶段,他们的心智还发育还不完全,对世界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很多因素都可能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改变他们以后的人生。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德育教育万万不可忽视。只要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他们将会受用一生。所以,这个阶段,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这些懵懂无知的小朋友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等是极其必须的。
小学生是一支潜力股,是祖国的希望。?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小学生作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来传中华古国的优秀传统。小学生是一群具有很大潜力的群体,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对祖国的灵魂的传承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将中国的德育教育实现现代化,让中国的德育教育
与世界接轨,是当前德育教育的头等大事。
也正是这些特质德育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开展是极其重要并且能够取得飞跃的成果。那么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开展需要哪些条件呢?是否教师单方面的讲授、灌输就足够呢?答案是,当然不行,不可。
正所谓“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教授学生的前提是自身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够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学校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科学实验课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素质,创设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学生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赢。
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建设教育强国,时不我待,任重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2篇:浅谈初中历史德育教学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田芝萍(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孙家庄中学,山西阳泉045100)
摘要:历史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历史学科更是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以史育德,在实践中将德育与智育结合,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初中历史学科在对学生德育教育中发挥着关键并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展开初中历史德育教育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如何渗透德育教学、培养学生价值观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学生;价值观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入,加强道德教育,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目前初中历史的教学任务之一。通过改变教学方式,要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融入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自身素质。
一、中学生德育教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2016部编历史教材中明确提出要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和未来,引导中学生走正确、科学的发展道路是非常重要的。当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开始滑坡,我们面临的便是整合社会的道德落后。而近些年来“校园案件”屡见不鲜,中学生的负面报道逐渐增多,这些中学生所做出的的错误行径,其背后正是德育教育的缺失。中学生是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因此通过德育教学增强中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培育他们对祖国的深挚情感;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和挑战。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教师自身队伍建设
教师就像一面镜子,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来源,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对教师队伍自身的德育建设,从而提高德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应该以身为范、言传身教,做好榜样的力量,将德育教育时刻牢记在心,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
进入新时代,对于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一层了。教师应该利用好手中的资源,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同时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不仅要了解历史,也要把握新时代的标准。在与学生讨论历史史实时能够对答如流,与学生探讨特色社会主义等新时代话题时也能言之有物,才能够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除了加强内在涵养,教师也要紧跟时代潮流,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增强课堂效率。例如采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亦或是利用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也会感受到和谐,从而朝着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二)结合教材内容,科学渗透德育教育
根据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教师应当熟悉教材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德育教学。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学习民族历史便是在学习民族精神,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爱国实例不胜枚举。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历史中史实的重要作用,以具体的实力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爱国诗人屈原、“可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这些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都是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的好素材。
(三)知行合一,在实践中进行德育教学
古人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典故中的深层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单凭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故事是不够的。
德育教育更应当渗透在实践中,教师可用过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因此我们也要注意将德育教育践行在生活中。譬如,我们在学习红军长征时期的艰难胜利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去参观一些红军长征纪念馆,亲身体验当时红军战士在行军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重要的国家纪念日,例如“九一八”,可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或是主题演讲。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主动去了解一些历史,去接触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从而让学生对爱国精神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的体会。
结语: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加强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初中生还处于一个三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很多外界诱惑也没有很强的自制能力,而历史学科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和思考,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让学生在历史的熏陶下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栋梁之才。
第3篇: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黄凤星(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三小学,广东清远511670)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传承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渠道。笔者通过阐述传统文化中德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简要分析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实践措施,与教育同仁分享交流。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素质
小学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中关键的一环,它事关学生在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发展,尤其是在道德素养方面的培养,更是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今后价值观的形成。所以重视小学德育管理势在必行,本文以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渗透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随着封建经济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并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出现与之相适应的德育思想。如《大学》中“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还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德育的主要代表。要让学生实现以上的德育思想,就要从小抓起,如此看来,德育必须从中小学生的一点一滴抓起。
二、重视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重要意义
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完成社会主义宏大梦想的中流砥柱。小学教育是培养青少年优秀品德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初步形成对道德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判断,但仍需引导的阶段。因此,做好青少年的教育要从孩童时期抓起。一方面,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好坏决定其自身以后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意识也决定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所以必须受到重视。因此,抓紧小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实践措施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有关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中提出: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可见,将中国传统纳入小学德育教学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更是小学德育培养有素质人才的社会价值。因此,教育界要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发展学生德育这一载体的作用。
(一)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让传统文化渗透于各科教学中
学生品德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储备,而这些知识主要来源于各科教学。各科教学是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间接德育的形式。各科教学本身便具有育人的责任,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能力,更是要学生在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品德水平有所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科教学环节,教师结合课堂表现和相关内容,用相关的的优秀传统文化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有效的发挥课堂德育在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的作用,可以实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育人目标的双重效果。但是发挥各科教学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作用,要防止全面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趋势,即避免造成各科因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而忽视了各科教学的任务。如果所讲内容涉及不到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则该堂课教学可以不涉及,避免形式主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师问答或设置特定情景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任课教师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德育中,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选取适当的方法。针对小学低年龄段的孩子,应采用讲故事和做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方式,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要巧用教学方法让学生知晓教师引用优秀传统文化所要说明的哲理,进而达到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传统文化在活动中开花
由于传统文化极具时代特色,在现代环境的背景下容易引起学生的迷惑心理,因此学习传统的历史文化要放在一定的环境渲染下进行,教师要不断变化教学方式,适应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以及探访革命前辈活动的场所,让学生亲身体会历史的变迁。学校常常组织绘画、歌唱、书法等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一方面可以培养自己的特长才艺,一方面能增加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除此之外,学校每周有一个师生共同期待的时刻,那就是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除了常规庄严的升旗仪式外专门设置了优秀传统的展示环节,其内容都是学生美言美行优良习惯的传播和中华诗词歌赋的展演,每周一个班,每班一个主题。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班级的特色在这儿也得到大家的关注。通过些活动,学生了解了传统节假日的来源和传统习俗以及相关活动的信息;学会了更多传统文化知识,学生的爱国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得以提升。
总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通过在小学生的德育管理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努力,并在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其落实。
第4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难题及其解决策略
朱思达(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昆明,650500)
摘要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难题一方面表现为形式无效,另一方面表现为内容无效。我国现阶段德育教而无效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及”,另一方面是“过度”。针对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难题应坚持以下原则:以生活时间为经,以成长体验为纬;指向实践智慧,引领道德成长;与法治教育结合,建立法治精神。当然,若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还须教师充分把握德育教学内容(主要为教材)的理念,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并总结反思德育教学得失,走向教学智慧,最终引领学生的道德成长。
关键词德育教学实效性生活实践
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过去数十年来的德育教学情况来看,其实效性普遍不尽如人意,以致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难题成为德育理论界一个“历久弥新”的重大问题。具而言之,我们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必须要认清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我们的德育教学实践面临何种实效性难题?这种难题的根源是什么?应如何克服德育教学实践中的实效性难题?有鉴于此,本研究从德育教学实效性难题的厘清入手,探寻其产生的根源。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实效性难题的策略,并为德育教师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一、德育教学实效性难题的表征
历来对德育教学实效性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关于何为德育教学实效的界定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这些论文对德育实效的理解和界定不尽一致,所提的对策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识,即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低。”[1]如果德育教学实效较低是共识,那么如何具体界定和概括这一问题,将为探寻其原因和提出相应对策提供坚实的基础。我们认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难题在教学实践中最直接的表征就是教学效率低,针对这一难题,笔者从德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展开分析,力图清晰且深入地描绘德育教学的现状。
1.德育教学的形式低效
教学的形式是教学表现方式和内在结构,德育教学的形式则是德育教学的开展方式和其内在结构。德育教学形式绝非通常所批判的“形式主义”、“形式化”上无关紧要的、装点门面的东西,而是关系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指出,“形式因”直接影响到一事物是否成其为该事物,换言之,形式是一事物“是其所是”的关键因素。因此,如果德育教学的形式是低效的,那么可以说它已经丧失了德育教学的本质,遑论其教学实效。
综观我国德育教学的形式,我们发现,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它都是以一种有名无实的照本宣科的方式展开。中小学校普遍轻视德育这样一门不考试的“副科”,其任课教师常常由其他学科教师担任,设有德育学科专任教师的学校少之又少。而对于这样一门副科的教学,教师往往也是漫不经心,拿着教材照本宣科,敷衍了事。这样的德育教学形式与德育理应具备的教学形式判若云泥:德育教学的形式应当是丰富的、生动的、深刻的,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唤醒道德情感、激发道德意志、引领道德行动;而有名无实的照本宣科不足以发挥以上任何作用,其教学实效自是令人无可期待。
2.德育教学的内容低效
即便是在德育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改变德育学科被彻底边缘化的地位,但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依然令人担忧。原因在于,许多学校和任课教师错误地理解了德育教学的内容,把德育课上成了德育知识灌输课和道德行为训练课。
德育教学的内容无效首先表现为将其异化为知识灌输。早在一百多年前,杜威就已经指出“关于道德的知识”和作为体认之知的道德知识的区别。“无论所学到的东西对那些发现它并在他们的经验中起作用的人来说是如何真实,但是对学生来说,没有东西使它成为知识。除非这种材料在个人自己的生活中产生了效果,否则这种材料就像关于火星或某一奇异的国家的事情一样”[2]。德育教学中如果只将教材上的各种关于思想道德的知识灌输给学生,那么这种灌输而来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毫无意义,其后果则是“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教义问答的教学,或者成为‘关于道德’的课”[3]。德育的教学内容无法进入学生的心灵,其实效则无从谈起。德育教学内容的低效其次表现为将其扭曲为道德行为训练。许多德育课教师出于“负责任”的态度开展教学,试图将学生塑造成为有道德的人,然而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却与其初衷南辕北辙。道德是知行合一的品质,若无体认之知作为心灵中的基础,外在的行为训练则可能扭曲为对学生的规训,不但无益于学生真正的道德成长,反而可能阻碍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德育教学实效性难题的根源
已有研究对德育教学实效性低的归因也有不同的思路,或归结为教育理念的偏差,或归结为理论研究的误区,或归结为方法途径的单调,或归结为管理体制的问题[3]。以上研究不可谓不详尽,其思路自有价值。笔者则力图根据上文所描绘的德育教学低效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表现,探寻这一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德育教学低效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及”,即当下所处的“拜物”时代忽视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是“过度”,即学校道德教育被一种“专业化”的思维所笼罩。
1.“拜物”时代忽视道德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令人欢欣鼓舞。经济发展进步是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此同时,“矛盾的次要方面”也显露出来,成为当下时代不和谐的声音,如拜金主义、拜物教的盛行。与对物质的无限追逐相对应的,则是对精神价值的放逐:当人对“物的依赖性”无限膨胀,精神便再无立足之地。“外在之物成为人的目的之源”[4],作为内在精神的心灵品质、道德人格都已经失去其应然地位。诸如“道德滑坡”“道德冷漠”等尖锐批评绝非危言耸听,类似“小悦悦事件”也非偶然事件。不妨说,当人们普遍“拜物”,内在精神生活的贫乏和生活意义的失落已经成为必然。
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流行观念的全面且深入的影响。“拜物”时代忽视心灵、精神和道德,不可避免地,教育中也忽视道德教育。当然,教育中对道德教育的忽视问题可以具体分析。一方面,在一个需要急速追赶发达国家现代化步伐的时代里,事关科学和技术的学科理所当然得到优先发展,而相对来说作为“软实力”的人文学科则相对弱势。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有其合理性。而作为人文学科中的“副科”,德育的地位必然尤为低下。另一方面,由以上“拜物”观念所影响的德育学科内部,也似乎自我认同了这种边缘地位,自觉地把自己当做各种“有用”学科的附庸或工具,放弃了对自身根本价值的思考和坚持。
2.“专业”思维误解道德教育
在德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之所以我国的德育教学实效性依然不容乐观,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学校和教师普遍未能正确理解思想道德教育的真正内涵,而错误地把思想道德教育理解为一种专业,致使德育教学狭隘、枯燥,远离生活,乏善可陈。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已指出,一切教育都应具有道德性,英国教育思想家彼得斯也指出一切教育都应以“道德的方式”展开[5]。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育即为道德教育。因此,将德育作为教育中一个分支的专业学科,是对德育内涵的严重误解。
误解的后果,则是把德育当成一门知识学科来进行知识灌输,或当成一门行为科学来进行行为训练。这种专业知识化的德育,消解了德育本身的人性魅力,“本来应当是充满了人性魅力的德育,变成毫无主体能动、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和说教。”[6]事实上,德育是贯穿人的一生、内在包含于人的一切活动中的教育内容,绝非一种专业化的学科。因此,“专业”思维误导德育,使德育教学步入了一个深深的泥潭:它试图给学科本身建立某种道德知识体系,希望通过这一道德知识体系将一系列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它试图从这些知识条目中导出一条条具体行为规范,希望通过这些具体行为规范约束学生。然而事与愿违,通过以上方式开展的德育,要么使学生成为记诵道德知识的工具,要么造就机械遵守道德规则的行为机器。生活体验缺位、实践活动阙如,真正关注学生生活、引导学生道德成长的德育不可能从以上僵化的德育中生长出来。
三、德育教学实效难题解决的基本原则
针对以上所提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我国德育理论界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寻求突破,但并没有取得一致性认可的方案。根据以上对问题和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解决德育教学实效性难题需要作出三大原则性转变。
1.德育教学应以生活事件为经,以成长体验为纬
德育教学不同于具体的知识教学,德育教学应将道德放入学生的整体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加以对待,贴近学生真实的生命体验,为德育教学的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据此,应以生活事件为经,以成长体验为纬,帮助和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生活事件为经表现为,德育教学要以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和关键事件为线索进行教学内容编排。“用生活事件组织德育教学”[7]理所应当成为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生活事件构成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经度,生活事件当中所蕴含的成长体验则是学生发展的纬度,一经一纬相互配合、共同展开,组成学生发展的完整图景。德育教学必须采用二者有机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呈现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典型事件,一方面通过引导、对话等方法帮助学生生成属于自己的感受、情感体验、生活领悟及理性反思,并积极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表达、分享各自的成长体验,以相互借鉴、共同成长。毫无疑问,这样的德育教学有利于深入学生生命成长过程,贴近他们的真情实感,帮助和引领学生实现道德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
2.德育教学指向实践智慧,引领道德成长
德育是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和成长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内涵实践性诉求,相应的德育教学也应具备实践品格。这里所说的实践品格,是指德育教学须内含全面且深刻的实践取向,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而且要倾注极大心力,力图将学生引向对实践智慧的追求,以此促进道德成长。
实践智慧无法通过知识灌输或行为训练获得,只能通过生活经验的不断总结、反思与升华获得。依据哲学家杨国荣先生的研究,实践智慧乃是德性与能力的结合、普遍原则与具体情境的融合[8]。这就要求德育教学中所呈现的生活事件必须是某种典型的成长困境,比如为什么小伙伴不和我玩、如何安全且愉快地玩,以这类困境事件引发学生的共鸣、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解决困境的方法和途径,并鼓励学生在自身生活中加以具体运用,再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分析得失、总结经验、分享心得。运用这一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经验中实现自身道德智慧的螺旋上升,德育教学的实践品格方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3.德育教学与法治教育结合,建立法治精神
德育实效性如何,与德育教学能否导向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天然相关。在我国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新时代、新形势下,德育教学要想取得实效,必须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建立法治精神。法治精神在国家层面体现为依法治国,在德育层面则主要体现为帮助和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秩序、践行公共道德、培养规则意识、形成法治素养。
法治精神某种程度上同样是一种实践智慧,法治精神的养成绝非简单的法律知识灌输能够完成,它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将法治教育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与此同时将法治原则导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法治精神本身就具备强烈的实践品性:一方面,没有空中楼阁式的法治,只有遍布并深入社会生活和大众心灵的法治精神;另一方面,法治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在知识层面获得一系列法律知识,而是为了学生的生活更加自由、自律。基于以上考虑,德育教学中的法治教育应通过实际案例带领学生走入法律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案例进行思辨、讨论和感悟。在德育教学中通过案例的方式与法治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还能够借此带领学生领略法律案例背后更广阔的人生经验、实践智慧和精神价值,帮助他们在其中实现富含积极意义的成长和发展。
四、有效引领:教师德育教学的具体方法
对于一线德育教师来说,德育教学是以教材为主要媒介,发挥教师教学能力的活动。德育教学实效性难题的最终完满解决,需要一线教师运用好教材(现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道德与法治》教材),并将实践理念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基于此,笔者认为为了实现德育教学有效引领学生道德成长的目的,教师可以考虑以下具体方法。
1.研究德育教材理念,恰当加以运用
教材是德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媒介,如果不能将上文的实效性原则融入对教材的运用上,则难以确保德育实效性的实现。所以,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研究教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充分把握新教材的理念是将其恰当运用的基石,无此基石则根本谈不上用好新教材,德育教学的实效则只能是空中楼阁。
那么,究竟如何把握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理念呢?对于许多一线教师来说,主要可以有以下途径:通过各地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从本领域专家的授课中学习新教材的理念;通过新教材配套教师用书中对教材理念的阐述获得理解和把握;通过自主寻找更多的理论研究资料,如相关学术论文,进一步学习新教材的编写理念、思路和方法。对新教材理念的把握并非简单了解专家学者或书本、论文“说了什么”,还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仔细分析他们是“如何说”的,探明其中的思想脉络、逻辑理路和内容结构,只有达到这一层次的深入理解才能真正把握新教材的理念。只有将上文所说实效性策略与教材的运用恰当结合起来,才能为德育教学实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2.紧密联系德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
德育的主旨在于回归学生真实、完整的生活,帮助、引导他们在其生活世界中获得道德成长。由此可见,教师德育教学的主体工作应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德育教材当中所呈现的生活事件只是某种典型,教材既不可能呈现学生生活的所有内容,也不可能兼顾到所有类型的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在运用教材进行自己的德育教学时,切忌僵化、刻板地将授课内容局限在教材里,忽视本地区、本学校、本班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应以教材内容为根基,扩展开去,进入广阔丰富的学生生活世界,引发学生完整生命的成长发展。
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自身德育课堂的具体情境,还要联系本班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事实,创造性地设计出针对此时此地学生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这样才符合有效德育教学的理念。这要求教师敏锐地把握学生生活环境、生活事件、生活节奏等诸方面的内在意涵,充分理解这些生活要素对学生的影响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方能做出良好的帮助和引导,从而促进学生成长,实现德育教学的价值。
3.总结反思德育教学得失,走向教学智慧
德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学生是实现有效引领的道德成长,在教师则是最终形成自己的德育教学智慧。有效德育教学的理想设计能否实现,只能依靠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一种综合能力和品质,教师教学智慧的形成,必须通过对德育教学得失的不断总结和反思。
教师德育教学所要达成的两大目标——指引学生获得实践智慧和帮助自己形成教学智慧实质上是同步的一体两面。因此,如何总结德育教学得失以走向教学智慧和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在总结反思中成长,二者也是同构的。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总主编把新教材的内在思路表述为“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三部曲[9],而对教师来说,每一次德育教学过程都需要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教学经验以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然后随着教学过程的具体展开情况不断调整、改进,再以教学效果作为检验,事后总结本次教学的得失,反思其中的原因,并在教学“经验的不断改造”中逐渐形成教学智慧。在这一过程中,与其他教师的交流讨论和互相取经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