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外国文学教学质量影响研究论文(共3篇)

语言可以说是当下的一种特别的行为艺术表达方式之一了,而文学就是其中艺术表达当中的独秀之枝。不同的文学特质会根据语言不同而有所差异,就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风格对比而言,虽然文化背景差异性加大,但在语言结构方面却有着较高的相似点。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外国文学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如何提高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质量

丁寿蕃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关注学生文化学习,尊重各国多样文化,学习优秀文化,提升学生文化底蕴,以便适应社会需求,追求时代发展。”可见,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是时代的呼唤。为此,本文将研究初中外国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策略,以建立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情感,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习惯,从而去粗取精,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提升思想修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外国文学;阅读教学

培根曾言:读书足以怡静、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可见,阅读书籍对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而阅读从来没有国界之分,只要是蕴含好的思想、好的故事的书籍,都值得大家去阅读。因而,教师要重视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利用细读文本、还原背景、多元比较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外国文学作品并从中汲取智慧,从而发展自身的思维方式,拓宽看待问题的角度,让学生融入世界,真正成为“地球村”中的一员。

一、细读文本,加深对外国文学的印象

所谓细读,是指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注意文本的细节,发掘文本潜在的思想。其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深入学习文本的语言,掌握文本的风格。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细读文本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创作风格,从而加深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整体印象。

例如,在教学《黑信》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学创作风格的印象,了解外国文学作品写作方式,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细读文本活动。首先,以解释“黑信”二字,让学生明白“黑信”说得是匿名信。然后,以“黑信”这一故事的情节变化划分文章的层次,即“故事的开始——故事的经过——故事的结局”,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分章。细读故事的开始,交代了故事发展的背景和事件的起因;细读故事的经过,学生发现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语言朴实无华;细读故事的结尾,学生发现故事是在讽刺“警察局长”这种自作聪明的蠢人。整个细读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述方式,经历了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对外国文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由此可见,细读文本,对于提升外国文学作品阅读质量大有裨益。

二、还原背景,培养对外国文学的情感

学习外国文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文学产生的背景。如果不了解创作背景,学生很难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还原背景的方式,将外国文学创作的背景展示给学生,进而加深学生对于外国文学和外国历史的了解,继而培养其对外国文学的情感,从而提高外国文学作品阅读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项链》时,为了深刻理解文章,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没落的短篇小说。我采用了还原背景的方式。首先,对当时的历史环境进行了还原,即当时法国正值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正向帝国主义过渡。其次,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了还原,即资产阶级腐败、龌龊,大多数人沦为贫民,人们对金钱有极度的渴望。再次,对国家文化环境进行了还原,即批判现实主义是当时的文化主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社会、国家文化等方面的历史还原,学生对于《项链》的诞生背景有了深刻的了解,从而增加了外国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由此可见,还原背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建立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情感,从而积极阅读,提升外国文学阅读水平。

三、多元比较,深化对外国文学的理解

多元比较是建立在比较阅读基础上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是指细化比较方向,从语言、表现手法、风格等各个方面进行文本的对比。基于此,在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元比较法,通过多角度的对比,深化学生对外国文学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农夫和蛇》时,为了深化学生对外国文学的理解,我采用了多元比较的方法。首先,同种文学体裁比较,即进行《掩耳盗铃》和《农夫和蛇》的比较阅读。如创作形式对比,《掩耳盗铃》属于文言文,而《农夫和蛇》属于诗歌,通过这方面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外国文学中没有文言文这一知识点。其次,同寓言故事的对比,即展开两则《农夫和蛇》的故事对比。如创作内容对比,原文用农夫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不要轻信“生性歹毒”的人的话,而扩展文则是逆向思维,用轻信“生性歹毒”的人的话而产生的恶果来进行说明,两种方式各有千秋。在整个多元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这则寓言故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对外国文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由此可见,多元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外国文学作品阅读质量。

总之,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一直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但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外国文学阅读教学时,可以运用细读文本、还原背景、多元比较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深化对外国文学作品的了解,建立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情感基础,从而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为外国文学阅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第2篇:全媒体时代外国文学对国民教育的影响

王升,赤峰学院

摘要:全媒体具有融合性、立体性、开放性的特点,全媒体对外国文学的传播是全方位的,但由于语言的独特性,外国文学的传播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语言的限制,其传播主要依靠翻译,经过译介的作品才会在我国广泛传播,才会对国民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外国文学;国民教育

“全媒体”(Omnimedia)在美语中是一个新兴的词语,它最早出现在美国家政服务领域。1999年10月19日,美国一所家政公司成立,注册的名字为MarthaStewartLivingOmnimedia,首次使用了“Omnimedia”这一词语。其本意是为家庭主妇和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生活服务,包括提供各种生活观念、相关资讯及产品。后来,全媒体这一概念被新闻传播领域所接受,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一种新的传播理念。

一、全媒体时代的特点

全媒体是对新时期传播途径的概括,它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个方面,从使用的手段来说是纸质媒体与光电及网络媒体的合称,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等。这些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令传播信息更加快捷、方便,也让信息本身更加立体化,生动化。总体看来,全媒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融合性。全媒体不是各种媒体的简单的组合,不是现代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替代,而是各种媒体的互补。现代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进行了升级改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新时期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全媒体融合了多种媒体的传播技术、传播渠道,可以形成集成化的传播方式。

(二)立体性。全媒体作为崭新的传播形式,它融合了多种传播手段,形成了合力,具有了立体性的特征。与纸质媒体不同,它可以把声音、场景、人物等还原成真实的状态,具有立体化的效果。有了全媒体,纸质媒体的文字也可以变成有声读本,也可实现网络传播,网上阅读。

(三)开放性。传统媒体具有局限性,如报纸、刊物等都有一定的印数,其读者群也几乎被限定在印数之内。全媒体则不同,它通过多种传播方式,拥有了更为广泛的读者。另外,它也适应了当下网络时代的要求,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传递给受众者,这让它的覆盖面积扩大,传播效率提高。

二、全媒体时代外国文学的传播

传统上,外国文学的传播主要是靠纸质图书。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翻译介绍了世界上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结合我国的当时国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传播。作品自身也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俗、历史、文化等特色介绍到我国。传统的传播方式以其简约的版式、图案,尤其以文字的方式传播了外国文学作品。受制于纸制图书的局限,人们更倾向于阅读,也更热衷于阅读,但毕竟所读的书是少数的。因此,外国文学也受此影响,其影响范围也是有限的。人们对外国文学的认识基本上局限于翻译家所译介的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且由于受到阅读习惯的影响,如很多人不习惯于外国人名的识别及大量心理情景的描写方式,因此,外国文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具有较高文化水准的人群之中。

进入全媒体时代则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外国文学可以更多的途径进行传播,其传播方式更加生动,更具有可感的形象。全媒体时代外国文学作品可以被编辑得更加直观、生动。其主要传播方式有:一是电子文本。电子书成为二十一世纪人们阅读的新时尚。电子书的特点体积小、容易大、携带方便,阅读起来更信手拈来。二是改编的影视作品。对于不爱阅读或者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有障碍的读者,影视文学作品无疑更直观、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缺点是经过编剧、导演的改编可能失去了原作的某些特点,甚至可能没有了原作的风格。三是有声阅读文本。这类作品对于初次接听的读者可能需要他努力地听,否则可能会由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细小动作或声音,影响了听的效果。四是某些制作精美的分析短文,或提炼出来的各种主题的文学集合,如外国文学名言警句,或某位作家的精彩语句,或者某一类人物的精彩总结等。

全媒体时代外国文学的多种传播方式,加快了读者接受的时间,也可能因为某一兴趣点会快速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它也有其不足的地方,一是电子文本不容易记上笔记或画上阅读符号,读者的某些瞬间思考不能记录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再想记的时候可能已经想不起来了。二是容易形成碎片化的效果。现代社会人们的阅读虽然更加快捷、及时,但也更容易成碎片化的记忆。造成的影响一是只言片语取代全文,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二是形成短期记忆效应,接收的快,忘记的可能也会快。

新时期外国文学的接受情况来看,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是法国文学、美国文学、俄苏文学、英国文学、拉美文学、日本文学、德国文学、奥地利文学等等。对西方文学的传播主要以经典作家的作品为主,西方文学又以法国文学最具代表性,受到读者喜欢的法国作家主要有: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莫泊桑、罗曼·罗兰、波德莱尔、萨特、普鲁斯特等。这些作家既有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有现代主义作家。

我国对俄苏文学的接受,更多源于新中国建国初期两国的友好关系,源于地缘关系的相近。俄苏文学在我国读者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托尔斯泰、契诃夫、屠格涅夫、高尔基等,也有现代的作家如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阿赫玛托夫等。俄苏文学在我国读者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这与其早期文学对我国影响较大有一定的关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国文学的接受的视野更加广阔,拉丁美洲文学也成为广大读者所喜欢的作品之一,尤其是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受到了读者的欢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

由于近邻的关系日本优秀文学、韩国优秀影视作品等也成为国人追逐的对象。

总体来看,在全媒体环境下,外国文学得到了较广范围的传播,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一经得以翻译,如能被广大读者所认可,便会在我国较迅速地传播开来。我国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不以国别论、不以种族论、不以地区论,只要是优秀的作品,均会在我国得以传播。我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也不以是否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为依据,许多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可能在我国并没有多高的知名度,而在国外可能名不见经传的作品,在我国却可能有很高的知名度。

三、全媒体时代外国文学对国民教育的影响

全媒体时代,外国文学在我国的传播,仍受制于翻译者的介绍。外国文学总量上看庞大而复杂,由世界不同语种的作家作品构成。目前,在文学领域,世界上主要的语种也有三十多种。任何一位读者都不可能读懂三十多种语言,即便是有语言天赋的人,能读懂五六种语言的作品,也是非常罕见了。因此,我国读者受到语言条件的限制,外国文学在我国的传播,即便是全媒体时代,也不会是大量的流传开来。读者所接受到的外国文学作品,一般情况下是经过筛选的、在国外受到读者喜爱的作品。另外,外国文学的译介,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既需要对原著国的语言的精通,也需要对汉语的精通,还需要翻译的信达雅的顺畅,能到达这种要求的翻译者在国内或国外的也不是很多。总体来看,全媒体时代,外国文学的传播仍然依赖于译介者,仍然并且也将永不可能实现畅通无阻的传播。

第3篇:外国文学研究中西方话语中心化到中国话语建构

张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中从西方话语为中心到建构中国话语的转变历程。1978年以后,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逐渐出现了以英美等西方国家文学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西方文学理论为主要分析方法的西方话语主导趋势。这种以西方话语为中心,本土话语研究缺失的现象引发广大国内学者的质疑和批评。近年来,在国内学者的呼吁下,西方话语中心化现象明显消退。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建立中国话语体系,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西方话语中心化;中国话语建构

一、外国文学研究中西方话语中心化及其争论

改革开放前十年,外国文学作品被视为资产阶级腐败,落后的思想产物,成为批判的对象。当时许多国内学者对外国文学,尤其是现当代外国文学作品及理论持否定态度,提出外国文学糟粕论的观点,提倡不要接触和研究外国文学。在此论调下,外国文学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少数介绍到中国的外国文学作品也是作为反面例子,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对作品中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进行揭露和批判。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1979年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简称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词》中对外国文学研究重新进行了定位。《祝词》指出:“我国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1]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和党的文艺指导方针打破了外国文学研究被禁锢于阶级和政治斗争的局面,文艺研究的门类,形式,题材,流派,风格,主题开始逐渐丰富。第四次文代会以后,国内新创刊了一系列外国文学期刊,如《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世界文学》、《译林》等。这些刊物翻译、介绍和评价了众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创造了外国文学研究的新气象。

虽然当时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在第四次文代会后达到了高潮,但国内对外国文学理论的研究却比较滞后。面对文学理论的匮乏,国内文学界急需通过国外文学界了解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趋势和方向。为了促进国内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文学理论界在1985年举行了四次全国性学术新理论和方法的学术会议。这一系列会议的召开促使外国文学理论研究空前发展,现代外国文学理论译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理论著作涵盖了西方文学理论的各个流派,如精神分析理论,叙事学分析理论,女性主义分析理论等。国内外国文学研究视野逐步走向多元化,西方学术理论热潮开始席卷全国。

纵观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这一时期,由于学界对西方文学作品和理论的过度推崇,西方学术话语逐渐开始在文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文论本土话语几乎失声。曹顺庆曾这样评论过:“我们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的文论话语,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我们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办法说话,活生生一个学术‘哑巴’,…中国文论得了‘失语症’。”[2]

二、外国文学研究中西方话语中心论的形成原因

国内文学研究西方话语中心化的形成与当时国内对西方文化认知上的转变和全球西方话语中心化紧密相关。

改革开放前十年,在错误思想引导下,国人们普遍认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即将灭亡,西方文化包括文学是资产阶级糟粕和毒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发现西方国家并没有处于灭亡的末期,相反,西方有着当时中国所没有的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中国人经历了从全盘否认,到接纳甚至极力追捧西方文明和文化的心理历程。与此同时,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强国以自己的经济优势为依托,极力鼓吹西方文化先进论,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西方中心主义”,西方强国所推崇的文化价值观垄断了各个领域的话语权。在这种情境下,西方的学术概念、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大量进入中国的学术界,成为大部分知识分子评判中国实践的重要尺度。

其实造成经济落后的原因复杂多样,但经济落后并等同于文化落后。西方强国利用其经济优势,制造所谓其他国家文化落后学说,目的是为了确立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把其他国家文化“他者化”、“边缘化”,从而能有效地治理和控制其他国家。在殖民主义时期,西方强国用现代武器征服和统治他国,在后殖民主义时代,西方强国用粉饰过的文化先进论这种攻心术击败了其他国家。

所以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学和理论的时候,学者们要对西方学说保持清醒的认知。文学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具有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性,把西方理论生搬硬套到所有的文学作品中是不可取的。而且,过于推崇西方理论,会屏蔽自身文化中的优点,导致文化不自信,接受强国思想,缺乏自己的独创性和话语权。

三、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建构中国话语的尝试

自从提出中国文论失语说,建构中国本土理论话语就成为文学界努力前行的方向。21世纪以来,随着学术积累的不断增长,国内学界本土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国学界作为西方理论附属的现状表示不满。学者们积极倡导建立适合中国语境的理论话语,希望在国际学界发出中国声音。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许多中国学者如童庆炳、聂珍钊等做出了建构中国话语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聂珍钊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产生于外国文学研究界中的一种本土话语构建形式。在聂珍钊等学者的建构下,文学伦理学批评以中国视角来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成为外国文学研究中本土话语建构的先锋。聂珍钊首次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概念是在2004年召开的“中国的英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上。在随后撰写的论文《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中,他系统介绍和分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基础;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对象和内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思想与文学渊源。[3]此后,国内学者王宁、刘建军、邹建军、苏辉等也陆续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聂珍钊的论述进行了完善与丰富。在聂珍钊的倡导下,众多学者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了颇有新意的解读。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一种本土话语建构的尝试,值得充分肯定。但在使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在批评实践中一些研究者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概念理解有偏差。2.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多集中于小说,对其他文学作品类别研究不足。3.文学伦理学批评对欧美国家作品解读较多,对其他国家文学作品解读过少。

四、结语

从改革开放前十年对外国文学的全面否定,到后期对西方话语无批判、无选择的移植态度,直接造成了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中本土话语失语和西方话语的中心化。在近几十年里,以聂珍钊等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们为破除外国文学研究中西方话语的主导地位,重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做出了尝试。希望在未来学术研究中,学者们要真正树立文化自信,破除西方话语霸权的精神束缚,让中国话语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