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青春期家庭教育方法略谈

摘要:作为父母,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红润的脸庞,日渐高挑的身材,感受到他们正在茁壮成长,欣慰、快乐之情往往会油然而生。然而,在这个生命的时节,孩子的诸多教育难题也随之而来,让许多家长措手无策、如临大敌。如何为青春期孩子做好保驾护航工作,让他们安全成长、顺利成才,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春期

【中图分类号】G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8-0004-02

1.青春期的行为表现

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它与儿童期明显区分的界限是性的成熟。从医学研究的定义讲,青春期男性是13—19岁,女性是12—18岁。世界卫生组织将12—20岁定义为青春期。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身体生长迅速,各部分的比例产生显著变化的阶段有两个,一个是在产前期与出生后的最初半年,另一个则是青春期。被称之为青春期急速成长现象;同时,青春期又是人的身体发育完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脱离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完成身体的发育及心理的巨变。青春期是一个反抗时期。由于身心的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要求、规范产生抗拒态度和行为。青春期也是一个负担很重的时期。他们要应付由身高、体重、肌肉力量等的发育成熟,特别是性的发育成熟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及问题,还必须在抛弃各种孩子气、幼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较为成熟、更加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另外,与异性交往、繁重的学习任务等也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负担。基于青春期的特殊性,青春期的孩子的行为表现主要有:对生活、家人、人们有负面的观感,对他们态度不敬,行为蛮横、粗暴;以自我为中心,挑战规则和要求;不喜欢念书,懒惰,不负责任;对家庭生活没有兴趣,只想和朋友在一起,想逃学或者离家出走;莫名其妙大发脾气,情绪反复无常,会撒谎或者欺瞒等。当然,这些行为表现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表现不同,并且也有时间上的先后不一。但整体而言,青春期的孩子是最难掌控的,而青春期又是孩子生命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所以需要家长通过智慧与耐心全力引导应对。

2.青春期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1)交友不慎青春期之前,孩子心里依赖的是家长,进入青春期转移到朋友身上。因而青春期的孩子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不论对错,坚守所谓的“义气”,不在乎家长的脸色,即使招来打骂也依然如故。而对于身边的朋友,有心理专家指出,青春期的孩子,还未成熟到完全可以甄别朋友的优劣。他们简单地认为对自己好就是朋友,不在意别人的动机或者行为的对错。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很有可能在某些不良少年的“威逼”或者“利诱”或者是自己的好奇心趋势下,加入某些社会混混

的圈子里,成为他们“哥们”圈里的“小弟小妹”,接受所谓的

“保护和关心”,成为他们的“打手”,并逐渐染上一些恶习,成为新的问题少年。另外,交友也包含交异性朋友。有人说,青春期,是恋爱的前奏,是步入爱情的序曲,异性交往,也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开始更关注自己的长相和打扮,开始寻找心目中的心仪对象。有的找到后还逾越界限,偷食禁果,造成无知的伤害。

(2)行为叛逆网上有帖子说青春期的孩子“逆天”的表现就像刺猬、像火药桶,像斗鸡,随时准备攻击。在美国,有调查显示有一半的青少年死亡都是因为冒险行为所致,如车祸、溺水、自残等。除此以外,还有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看到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发展到极端。浙江省金华市某中学徐力因不堪忍受母亲给他学习上的压力,灭绝人性地杀害了生母等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叛逆期”杀亲案、出走现象等就是典型案例。

(3)沉迷網络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达,越来越多的青春期少年身陷网络,每天在电脑或者手机上上网,无法自拔。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比例约为14.1%,网瘾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毒瘤。然而,青少年沉溺网络除了影响学习、交往、身体健康等外,还存在思想的被毒害和安全的隐患。现在青少年都喜欢看的抖音、快手短视频中有14岁少女晒怀孕、未成年人直播私奔、未成年情侣秀恩爱等违背法律、常理的视频,严重毒害了青少年。

(4)心理危机2018年5月5日晚上,长沙大道与沙湾路交界的嘉宇盛世华章小区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一名12岁到14岁之间的少女从28层楼高的住宅坠下,当场身亡。据调查,该女生一直成绩很好,上了初中却跟班不上,压力大,出现厌学情绪,家长让她去上补习班,不肯去,争执了一下就跳楼了。像这样的悲剧,我们还看到很多。青春期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思想容易偏激,不能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而且容易只看表面现象,不能深入事物的本质;他们的激动、喜悦、愤怒、忧伤、孤独等情绪时常微妙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强烈、动摇但又不协调的情感世界;他们的思维还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会过分关注自己的体貌、能力和行为,容易夸大自己的情绪体验和主观感受,认为自己的情绪情感是独一无二的,甚至一些学生会认为,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所以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和抑郁的心理。

3.如何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1)行为观察

是在自然情境中观察个体行为跟平时是否不同。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变化,学会察言观色,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具体来讲,观察主要五个方面:情绪——是否易怒,悲伤,焦虑,是否常流泪;语言——是否出现“我的生活一点意义也没有”之类的泄气话;生理——是否突然频繁上洗手间;行为——是否古怪、反常;社会功能——是否出现学习问题或产生人际关系问题。要给孩子灌输一种理念:谁都可能遭遇一些靠自己能力难以应对的生活事件,遇到这种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向人求助。(2)巧用智慧

面对不同的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孩子的特点和现实情况做智慧的处理。这里就以化解孩子交“损友”的危险为例,介绍一位妈妈的智慧做法。

女儿比较温柔内向,她的朋友Lisa则相反,一起玩的时候总是Lisa在做决定,也不考虑女儿的想法。这天女儿和Lisa相约去看电影。

妈妈说:“嗯?你们要一起去看《雷神3》?哇,我们家的姑娘真的变了不少!”

女儿:“我哪里变了?”

妈妈:“你以前很讨厌超级英雄的电影呀,没想到你会挑这部电影。”

女儿:“不是啦,是Lisa挑的电影。”

妈妈(故作错愕):“啊这样啊因为之前三次都是Lisa挑的电影,我还以为这次轮到你挑了呢。”

母亲智慧的表现:一是短短三句话在女儿心中埋下了疑问的种子:和Lisa一起玩,什么时候轮到我做主过?我真的喜欢和她在一起吗?如果这个孩子是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具有健康正常的自尊心,她很快就会意识到,Lisa对我不好,我没有道理再和她做朋友;二是这位妈妈采取的是以退为进的办法,没有直接对孩子的朋友贴上负面的标签,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友谊的合理性,避免引起孩子的叛逆抵触情绪。

所以,在家长支持孩子交友的同时要关注孩子身边的朋友,在合适的时候一定要提出孩子交友具体而简单的底线要求。另外,孩子们往往认为朋友是永恒的,要告诉孩子不一定是这样,朋友之间的关系时常会发生变化,也有可能会断交,要有心理准备。

(3)亲子交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孙云晓看来,引发青春期孩子的极端行为的种种危机中,最致命的还是亲子关系,他说,孩子在内部世界发生急剧地变化,与外部环境格格不入的时候,如果再遇上父母不能理解他,甚至误解、打击,这或许会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人对此进行了一项调查。对于超过300名调研受访者的调查显示,有55%的孩子不愿意与家长讨论青春期问题,如果父母不懂得如何进行关键对话,而孩子又回避探讨这些问题,那么孩子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远,他们与其他孩子相比,克服青春期问题的可能性少了50%以上。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细致地面对孩子,耐心倾听孩子,掌握一定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的技巧,成为孩子心中的朋友或值得信任的倾诉对象,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接纳自己的指导。

(4)合理宣泄

寻找替代性攻击是青春期学生减少攻击性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弗洛伊德认為,应该鼓励青少年不时地表现他们的攻击性冲动,否则积聚到一定水平就会触发暴力性发泄。因此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引导青少年通过从事带有攻击性的体育运动,如参加球类运动、拉练等宣泄内心不满,保持轻松与活力。而对于孩子沉溺网络的问题,我们家长也可以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办法让孩子从网络中渐渐走出来。

(5)给予安全

笔者曾和学校心理老师交流,他总结出,来咨询的学生中许多都是因为家庭问题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危机。有的孩子一提到爸爸妈妈就掉眼泪,觉得爸爸妈妈陪伴他太少,有的是父母离婚让孩子不堪承受。现在我们有的家庭成员除了睡觉统一在家里,其他时间很少碰面。家里没有一丝“人间烟火”,孩子拿着钱到餐馆解决吃饭问题,所以,他也就喜欢拿着钱到网吧里消磨孤独寂寞的时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如果为了孩子尽量按时回家,热菜热饭等着孩子回家一起吃,每天扬起舒心的脸送给孩子一个灿烂的笑容,成为孩子背后坚强的后盾,这样,孩子出现问题的概率就会少很多。

人生的道路虽然很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青春期的学子正处在了人生的关键处,细心、耐心地呵护,智慧、鼎力地帮扶是此刻家长该有的面貌,愿每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担当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帮助孩子在人生的大道上平安、健康地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