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汽车毕业论文案例共赏(共2篇)

导读:汽车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写作?想必对于很多第一次写作的作者来说,也都是在心里特别迷茫的吧,不知道自己要怎样才能写作出优秀的论文来,本论文分类为理科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汽车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面临严峻形势,被迫切要求做出改变。文章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入手,深入剖析现存问题并给出研究对策,以及专业教师成长途径狭窄的问题,高职院校应主动积极地应对困难,迎难而上,利用多角度、多元化的手段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搭建。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研究

在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中师资队伍的素质存在诸多现实问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一个新型专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师资引进困难,因而许多教师是从传统汽车专业转型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专业教学,不仅教师的理论知识有限,同时还缺乏实践场所,导致实践经验也不充足,从而造成培养出的学生知识局限性较大且实践能力不足。因此,通过在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上进行变革刻不容缓,着力培养师资队伍的理论与实践综合教学能力,使教师成为“双师素质”人才,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1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现状

新能源汽车专业是一个全新的产业,其中牵涉的科技含量和技术,与使用传统能源的汽车相比差别很大,从传统汽车专业转型过来的教师面临急需进行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的继续培训并参与实践等潜在问题,高职院校急需打造一支理论功底与实践动手能力都出色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确保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可续性发展[1]。

随着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增长,新能源汽车高级技术人才也更加缺乏,对具有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市场需求量旺盛。广大高职院校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就是为了培养全方位的技术人才,因此要求专业教师应具备完备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践经验,然而如果按照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专业教师至少本科及以上学历,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近些年异军突起的行业,导致现阶段设有新能源汽车类专业的高校数量较少,毕业人数大大少于社会需求量,从而造成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研究和教学的人才总体不足。

2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2.1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在科研经费和实践教学方面都存在相应的资金支持不足。一些高职院校对于高学历的教师会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或者其他激励政策,但是对参与过相关专业实践或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的支持力度不够,缺少与教师联系紧密的激励制度。

新能源汽车本身作为一个新型汽车行业,市场需求的人才缺口很大,很多优秀的人才进入车企发光发热,造成高职院校的很多教师都是从传统汽车专业转型过来,如果自己还不关注实践能力的提高,仅完成学期的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在本领域进行有效地自我提升,那么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需求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理论知识尚且不能深刻理解,再加上对相关专业的实际操作环节、以及技术技能能方面的问题也不精通,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自我成长[2]。

2.2缺乏实践场所和机会

由于国家的教育政策和相关规定中并没有涵盖企业接受高校教师进行社会实践的相关要求。而很多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和生产也处于上升和摸索发展阶段,很多企业对于接受教师参与定岗培训和实践的热情不高,且在许多高职院校内部也并没有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具体教育模型,因此,真正能够经过在汽车企业的实操而使专业技能与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的机会并不多。此外,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教师普遍肩负着大量的课堂教学任务,诸多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就算有难能可贵的顶岗实践机会,也会因为没有时间而放弃。

2.3“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不明确

现如今国家对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整体要求较高,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其标准模糊不清,致使教师往往缺乏积极性。且因为规定中具体评分标准的要求不高,“双师素质”教师与非“双师素质”教师并无本质上的区分,也使得“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成果不佳。

2.4教师成长渠道狭窄

高职院校现阶段实行的管理模式主要都是围绕着教学为核心内容而展开的,长期重视教学,忽略科研是其一贯性策略,这样就造成教师的成长环境恶劣,自我提升渠道非常窄,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情况尤为严重,平日里的教学工作量大,长时间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因此很少能够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水平的提升,非常不利于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然而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再继续停滞不前,或者像以前那样单单凭借教学实践来提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具体科研项目来带动其发展。高職院校的科研环境差,不仅表现在制度规定、经费和硬件设备上,更多的还是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可分为多个阶段,预备期、成型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和专业退化期[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师大多处于成长期,常常具有基础坚实、学习能力较强、工作热情较高等特征,换句话说,具备从合格的教师到高级教师再到某一领域专家的可能,这就要求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没有团队作为支撑,就算有科研能力和一腔热情,教师个人也很难做出很大的科研成果。

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发展对策

3.1加强校企合作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上升时期,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升级换代较快,高职院校加强与汽车企业的合作,可充分借助企业的技术优势来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最新技术,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因为企业对市场动向和需求的触觉相当敏锐,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还能获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进行专业建设的方向性调整。为了有效促成学校与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双向共赢合作,在现如今和新能源汽车企业间对深入合作模式的意见没有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实行校企双向挂职以及高职院校定期开展专业教师到汽车企业顶岗实践,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其专业实操能力,以最新的眼界和角度适应当前的科技导向,是一体化教学的创新合作模式,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兼职教学,一方面解决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把市场上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带到课堂教学中。

3.2技能大赛

高职院校举办技能竞赛,可以确保“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良性发展,高职院校每年可以选派出技能竞赛的指导教师到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一线进行专业的实践培训,特别是针对缺少专业经验的青年教师,通过在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制定一定的周期来适应技能竞赛所参照的实际工作环境。高职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也可以用寒暑假或者一定时间的脱产,到新能源汽车企业顶岗半年到一年对本专业进行实践和行业的社会调研,防止因脫离实践而使自己的专业素养止步不前。

3.3外引内培

高职院校学院专业发展的核心是师资队伍的建设,而其建设的内部核心思想是,教师个人的能力和团队的科研氛围与科研水平、综合素养等方面的相互影响作用,只有通过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技能、经验的沟通与共享,才能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使整体效率得到提高,迸发出思想的花火,用创新的态度和理念来促进团队专业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构筑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选拨专业带头人、学科负责人、骨干教师等各个教师梯队。专业带头人能够引导相关教职人员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研究并提升专业技能,骨干教师则是具体参与到专业项目研究和教学实践实施的骨干力量,因此高职院校要非常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此外可依据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目标需求,增加教师的招聘方式,引进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师。

4结语

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职院校作为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复合型教师队伍,这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动态变化的系统进程,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思考探索适用于本校本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方案和模式,加快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培养。

第2篇:PDCA循环在汽车进气歧管生产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摘要:近些年来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些汽车由于存在质量问题被召回的新闻,给人们的驾驶安全增加了很大的风险,也对汽车产品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公司主要生产和经营汽车零配件进气歧管,在同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本文针对一款进气歧管存在的产品洁净度不足的质量问题开展改进活动,运用PDCA循环法,分析原因并进行质量改进,最后成功提高了质量合格率。

关键词:汽车制造;质量管理;PDCA

M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配件生产制造型企业,其主要产品为汽车进气歧管。日前,在一款进气歧管生产过程中发现该产品存在洁净度达不到图纸要求的质量问题,形成较大的潜在风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使其满足车辆行驶要求。

1.1质量管理方法

PDCA循环法指的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顺序不断循环进行质量管理的一种方法[1]。通过翻阅文献得知,PDCA循环法被广泛运用于质量管理,如陈旎旎等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医药行业中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率[2]。周小宝运用PDCA质量管理方法,通过预应力箱梁工程实践,为预应力设计、施工和检测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提供实践依据[3]。王俊应用PDCA循环管理有效地提高了血标本采集合格率,保证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的病原学依据[4]。

1.2产品概况和改进步骤

该产品的洁净度要求为金属粒子尺寸≤1500×1000?m;非金屬粒子尺寸≤3000×500?m;粒子总重量≤20mg。在产品验证实验中抽取了13件产品进行了实验,发现其中2件产品的最大金属粒子的尺寸超过限度,另外有3件产品最大非金属粒子的尺寸超过了限度,可知在该性能要求上,产品不良率达到了38%。下面通过PDCA循环法的七个步骤进行分析和解决。

1.2.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确定目标

该进气歧管的原材料较多,生产工序较复杂,要解决该问题需要进行全过程分析。在原材料方面,中冷器、左右端盖等零件会被安装于进气歧管内部,因此它们的洁净度会直接影响整个产品的洁净度结果。在生产工序方面,该进气歧管的生产工序较为复杂,包括下壳体旋转摩擦焊接、上盖下壳体热气焊接工艺等工序均可能引入污染到产品内部。此次行动的目标是找出影响洁净度的原因并进行改进,使产品达到洁净度要求。

1.2.2分析原因

项目团队头脑风暴形成如图所示的因果图,之后通过现场调查在生产现场中确认所有识别到的风险,得到如下几个风险:生产夹具和生产区域没有足够清洁;中冷器有金属粒子残余;端盖有非金属粒子残余;内部周转箱不干净等。

1.2.3找出主要原因

进行实验计划:分别挑取5件中冷器、左右端盖、旋转焊后下壳体、热气焊后上下壳体进行实验,发现其中中冷器存在1件金属粒子超标;其余各项均分别存在1件非金属粒子超标。从该实验结果得知,超标的金属粒子的来源是原材料中冷器;而超标的非金属粒子的来源有原材料左右端盖和两个焊接工艺过程。综上所述,导致产品洁净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中冷器金属粒子超标;左右端盖和旋转焊和热气焊过程中产生超标非金属粒子。

1.2.4拟定措施计划

首先针对中冷器金属粒子超标,要求中冷器供应商进行过程整改,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其次针对左右端盖非金属粒子超标,要求左右端盖供应商进行整改,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最后针对旋转焊和热气焊过程中产生超标非金属粒子,要求在生产线最末端增加一个除尘工位。

1.2.5执行措施计划

根据第四步骤拟定的措施计划,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措施,首先明确洁净度要求,然后要求供应商限期整改;对于第三点措施,工艺部门立刻着手向设备供应商采购除尘设备和夹具;以上均需按时按量完成。

1.2.6检查效果

在执行措施和实施计划后,通过抽样调查,产品的洁净度达到了要求。将在接下来的生产中进一步搜集更多的数据去分析工艺稳定性。

1.2.7总结经验

在该质量问题整改的过程中,团队成功运用了因果图法去归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通过设计实验来寻找根本原因,这种方法对公司其他产品的质量管理活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对于原材料管控方面,一定要在项目前期将要求明确并在交货前达到。在进气歧管的生产中,需要将除尘工艺纳入到标准程序中,由此可以类推到其他洁净度要求较高的产品,需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必须增加除尘工艺。

1.3总结

经过产品洁净度改进活动之后,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知:产品改进后在粒子尺寸和重量方面与改进前相比都有大幅度降低,这一结果表明我们成功提高了该产品的质量合格率和生产过程稳定性。由此案例可看出,PDCA循环法的使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它在汽车零配件生产中的质量管理方面能够起到很大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