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汽车后市场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对比分析与培养策略

文/浙江 曹红兵

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涵盖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

当前,关于汽车后市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职与离职衔接、离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引起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专科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层次不同,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定位和就业面向不同,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也都存在差别,所以对汽车后市场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进行对比分析,对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业发展和行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比分析

在进行对比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言,应用型人才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他们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基层岗位,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都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人才,只是类型的差异,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汽车后市场,无论是从事维修保养、性能检测、绿色回收、保修设备的生产与研发等技术类服务,还是从事汽车营销、配件销售、二手车交易、汽车消费信贷、汽车保险与理赔等非技术类服务,这些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汽车研发、设计相制造的研究型人才,因为汽车后市场的正常有效运作是对汽车研发和生产的有力保证。

1.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差异

人才培养目标是把人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预期和规定,是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所提出的统一标准和总体要求。

当前,直接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专业主要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其他相近本科专业还有车辆工程和交通运输),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虽然各个学校的描述不完全相同,但实质内容基本一致,可概括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技术和汽车服务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从汽车下线销售、运转使用到报废回收全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汽车技术服务和经营管理领域汽车营销、售后服务、车辆鉴定、车辆评估以及金融保险等汽车服务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复台型”可以说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即本专业培养的既不是缺乏管理知识的单纯技术人才,也不是技术基础薄弱的单纯管理人才,而是具有一定管理能力且汽车工程技术基础扎实的技术服务人才,能够适应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动态发展及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应用。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十分宽泛,不仅包括传统的汽车运输企业或管理部门,还包括汽车制造企业、汽车贸易公司、汽车销售与维修企业、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车辆保险与评估企业、汽车文化传播部门、科研院所和职业院校等。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高端技术与技能岗位的人才需求日趋强烈,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由过去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汽车类专业共有7个,绝大多数是面向汽车后市场的,分别为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改装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和汽车运用技术。除以上专业外,一些高职院校还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了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营销与维修和汽车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以开设最普遍、在校生人数最多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其培养目标可概括为“培养具有现代服务理念,掌握汽车维修与检测有关法规和条例,掌握汽车结构、原理及检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检测诊断设备对汽车进行性能检测、故障诊断及排故修复,具有较高的汽车维修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汽车维修企业的机电维修、业务接待、配件管理以及生产技术管理等,或从事汽车营销、汽车保险理赔、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是为了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在教育部2010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与汽车相关的专业有6个,分别为汽车制造与检修、汽车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在实际开设专业时,只有少部分学校的专业名称与现有目录完全相同,大部分学校的专业名称都是对目录中专业的或拆分、或组台、或具体化,以实现与当地就业市场的更好对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例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对汽车制造与检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拆分与重新组台,汽车钣金与汽车喷漆是对汽车车身修复专

业的拆分或具体化。以开设最普遍的汽车检测

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其培养目标可概括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汽车专业理论知识,熟知汽车维修作业规范和流程,能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能独立完成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设备一般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中初级技能人才。”就业方面,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和汽车外形整修等,也可以从事汽车及配件销售、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工怍。

综上分析可知,应用型本科面向技术领域(行业、产业)设置专业,专业口径相

对较宽,适应面较广具有

更强的通用性和创新性,应用型本科既不同于学术型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虽然高职和中职培养的都是技能型人才´与职业岗位或者职业群对口,专业口径都比较窄,但是高职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强调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即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只有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才能使高职具有超越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鲜明特色。

2.人才培养规格上的差异

人才培养规格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分化,是学校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能力也是应用型人才特征的突出体现。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包括两个要点:第一,本科是其基本要求。不管是学术型本科的人才还是应用型本科的人才,都应该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应用是其核心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这种专业应用能力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继承性应用,而且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可概括为“系统掌握汽车技术、汽车运用、汽车营销、服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估、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营销与策划、交通事故分析与保险理赔、汽车技术咨询与租赁、汽车售后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了解相关国际规则和惯例,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以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其培养规格可概括为“掌握高等数学等文化基础知识和机械制图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汽车结构、原理、使用、检测、维修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汽车及配件营销与售后服务、汽车保险和理赔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汽车各总成系统拆装与检修作业的能力,具有对汽车各项使用性能进行检测和整车的二级维护作业的能力,具有运用检测诊断设备进行汽车故障诊断及排故修复的能力,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本专业应特别突出以下能力和素质: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如口汽车及其系统技术状况的检测、分析、鉴定、评估,疑难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和质量控制的能力,熟悉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过程,初步的企业生产经验和组织企业班组生产的基本能力,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以及较强的团队台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中等职业教育有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它是为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服务的。以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开设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其培养规格可概括为“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汽车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修理、检测及技术管理等有关理论知识。具有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的工量具、检测诊断设备及维修辅助设备的能力,具有规范进行发动机总成、底盘各系统总成拆装作业的能力,具有汽车各项使用性能检测及一、二级维护作业的能力,具有对汽车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的能力,具有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的能力,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综上分析可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面向汽车服务领域,培养工管结合、以工为主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岗位的适应面较宽,适应的层次较高。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具有复合性和跨学科性,专业基础理论相对宽厚,具有解决汽车服务领域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继续深造的潜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强调学以致用,在能力结构方面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相对而言,中职培养的中初级专门人才理论面窄,主要培养经验层面的职业技能,侧重于动作技能的培养,重在常规操作,强调操作规范、熟练,吃苦耐劳。高职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理论基础相对宽厚,主要培养策略层面的职业技能,侧重于心智技能的培养。策略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是对经验的系统化和结构化,需要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伴随着工作过程复杂程度的增加,经验层面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依靠策略层面的能力来解决。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现代汽车维修模式已由传统的以机械拆卸为核心的拆卸修理,转变为以机电一体化综合诊断为核心的诊断换件,关键是故障的分析诊断,正所谓“七分诊断,三分修理”。因此,出现了汽车“医生”和汽车“护士”这两个群体.汽车“医生”借助检测诊断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测,再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最后制定维修方案并组织实施,其职责是负责起决定性作用的“七分诊断”工作,仅有经验层面的职业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策略层面的职业能力。而汽车“护士”在汽车“医生”的指导下实施维修方案,更换有故障的零部件,其职责是负责“三分修理”工作,需要的仅仅是经验层面的职业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高职培养的是汽车“医生”,而中职主要是培养汽车“护士”。结合汽车后市场的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借鉴我国五级职业资格标准,中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为中级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为高级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二、培养策略

1.应用型本科教育

目前,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都明确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由此就必须明确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本质区别,既不能照搬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一味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也不能因为强调专业应用能力,就否认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有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追求功用性知识和技术的获得,表现出过度“职业化”倾向,甚至将能力培养的要求降低到技能训练的层次,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迅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坚持“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课程体系,“依托学科”是指以学科为支撑构建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达到本科水平,“面向应用”是指在给予学生足够的学科知识基础上,把专业应用能力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起点,将专业应用能力的特征指标转换成课程体系、内容,围绕专业应用能力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只有如此,才能在给予学生足够的学科基础知识,尤其是跨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使学生既能直接就业,又不缺乏发展后劲。

2专升本教育

专升本教育(高职高专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的本科阶段应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由高职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的延伸和拓展。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位于高等教育体系的不同层次,它们之间具有可衔接性,专升本学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最适台的实现主体。专升本学生接受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存在教育类型上的矛盾和培养目标上的错位,充分照顾了专升本学生的特点。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高职院校在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应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继续学习能力,为本科教育提供必要的学习准备。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应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高职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专业理论基础的强化,重点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双方还应积极探索学分互认机制、技能水平评价互通互认机制,避免课程重复开设或相互脱节,提高教学效率,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3.中职升高职教育

现行的中职升高职是“3+2”的模式,即经过3年学习后的中职毕业生通过相应的考试,进入高职院校进行2年的对口专业学习。在课程衔接过程中,应根据汽车后市场各种服务工作岗位的全部职业活动(工作内容和作业项目)和职业能力要求来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样既能避免由于中职和高职培养目标界定不清而造成的“高职不高”、中职学校盲目拔高的现象,叉能避免出现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由于职业标准是国家对行业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重要依据。因此,依据职业标准确定专业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采用纵向延伸(不同阶段所获得的职业资格工作领域相同但层次不同)或纵横延伸(不同阶段获得不同工作领域和层次的职业资格)的扩展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解决中离职课程衔接最有效的方法。

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社会对在汽车后市场从事汽车服务工作的各种人才需求数量巨大,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73所普通本科院校开设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开设汽车服务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约有2710所(高职专科院校610所,中等职业学校2100所)。面向汽车后市场开设有汽车服务类专业的各类学校,面对机遇与挑战,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汽车服务应用型人才,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作者曹红兵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