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郑单136’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曹鹏1,李有明2,羿国香1,李新彦2

(1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武汉430070;2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襄阳441057)

摘要: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寻求通过改变种植模式提高产量的新途径。以‘郑单136’为供试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讨同一种植密度下8 种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管理条件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在增产效应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最佳的株行距配置为100 cm等行距、株距30 cm、双株种植,比对照增产6.7%。而在抗病性、植株性状等主要农艺性状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因此,为了取得更高的产量,建议‘郑单136’在鄂北岗地常规种植模式下将株行距配置改为100 cm等行距、株距30 cm、双株种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玉米;株行距;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10003

基金项目:湖北省玉米丰产工程项目(鄂财农发〔2014〕87号)。

第一作者简介:曹鹏,男,1986 年出生,山东威海人,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玉米新技术应用创新推广研究。通信地址: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519号湖北农业事业大厦2003室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Tel:027-87665125,E-mail:c_p_cp@163.com。

收稿日期:2014-01-05,修回日期:2015-01-31。

0 引言

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玉米、小麦、水稻)之首。中国是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播种面积、总产量、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均居世界第2 位。长期以来,玉米是中国粮食增产的重要贡献作物,也是造成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品种。小麦、水稻产量增减主要在面积,而玉米产量增减主要在单产。种植方式是协调高密度条件下个体通风受光条件及营养状况并最终作用于产量的因素之一,对调节玉米群体结构、改善玉米对营养和气候因子特别是光的利用具有重要作用[1-3]。但随着密度增加,个体间竞争加剧,营养状况变差,引起倒伏等问题,从而限制产量潜力的发挥[4]。

要使玉米在高密度下获得较高产量,需用合理的行距配置,充分发挥玉米个体发育潜力,使玉米群体与个体得到协调发展,保证玉米群体质量的提高[5]。行距对玉米产量的效应在中、低密度时不显现,在较高密度条件下才能显现,密度×行距对玉米具有(1+1)>2 的耦合增产效应[6]。若要充分发挥品种潜力,实现超高产目标,需要在适宜密度范围的基础上,针对品种特点,明确主攻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7]。玉米作为高产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在湖北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种植模式较多,但传统低效,问题突出[8]。鄂北地区作为湖北省最主要的夏玉米产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着极为普遍的不平衡现象[9]。为了加速玉米生产的发展,改变鄂北地区夏玉米低、中产面貌,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就进行了鄂北岗地万亩夏玉米7500 kg/hm2栽培技术研究[10],但传统种植模式下株行距最优化配置研究还鲜见报道。为此,笔者以‘郑单136’为供试材料,结合生产实践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株行距配置,研究其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玉米品种选用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试验于2014年6 月在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内进行,前茬作物为小麦,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如表1 所示。

选取‘郑单136’作为供试材料。设置66000株/hm2密度下的8 种不同株行距处理(表2),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小区面积为5 m×6 m=30 m2。每小区整个生育期施纯氮1 kg,五氧化二磷0.3 kg,氧化钾0.8 kg,硫酸锌0.1 kg。其中,底肥开沟深施三元复合肥(N22P8K20)4.5 kg、硫酸锌0.1 kg;苗期行间开沟施尿素0.5 kg;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0.7 kg、氯化钾0.7 kg。苗期喷施氯氰菊酯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抽雄受粉期喷施毒死+甲维盐防治玉米螟。

1.2 调查项目与方法

每小区随机连续选取10 株,从5 叶期开始进行定株观测,进行叶龄标记,每15 天观测苗高、叶龄等。详细记载生育时期、植株性状、病害与倒伏及田间操作管理等情况。成熟期进行田间3 点取样调查,每点量21株,调查双穗、空秆及倒伏情况;每个重复取中间厢面的果穗全收,用于室内考种,分小区单收、单脱、单晒称重计实产。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 软件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调查结果

不同处理的生育期没有明显变化,表现为:6 月20日播种,9 月28日成熟采收,全生育期100 天左右。

2.2 植株性状调查结果

不同株行距配置处理的植株性状表现见表3。结果表明,在双穗株率和空秆株率上的表现大致趋势一样,即有较小概率的双穗株率(0~0.8%)和较多的空秆株率(0~2.38%),双穗株率可能属于试验误差,空秆株率可能与品种特性有关。不同处理在不同时期的动态株高以及穗位高表现为连续的数量变异,但变异幅度不大,处于比较稳定的范围之内,进一步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2.3 病害调查结果

不同株行距配置处理的病害表现如表4 所示。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病害发生情况没有显著差异,表现出正常的抗病性。在各种病害中,大斑病、茎腐病和病毒病的发病最轻。其中,大斑病病指在5%~10%,病级表现为1 级;茎腐病和病毒病发生概率很小或者不发生,表现为高抗。小斑病、纹枯病的病指在10%~20%,表现为4 级。丝黑穗病的发病率在各个处理中基本上都有发生,可能该品种较感丝黑穗病。

2.4 产量性状调查结果

不同株行距配置处理的产量性状表现见表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秃尖长这些性状在各个处理间均没有表现为显著的差异。但是千粒重、小区产量在不同的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株行距配置下的产量效应如表6 所示。在3三类株行距配置中,等行宽行双株产量表现最佳,等行宽行密株次之,宽窄行最差。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等行宽行双株与宽窄行处理存在显著差异,与等行宽行密株配置无明显差异。宽窄行配置与等行宽行处理没有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田间取样调查和室内考种分析,本试验8 种不同株行距配置中,最佳的株行距配置为100 cm等行距、株距30 cm、双株种植,其次为100 cm 等行宽行密株、株距15 cm,与对照(行距60 cm、株距30 cm)的宽窄行种植相比,分别增产6.7%和1.6%,而宽行密株、株距10 cm的株行距配置产量最低。‘郑单136’(原名‘郑单021’)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以‘郑H03’为母本、‘郑H0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耐密型玉米单交种,推荐种植密度为60000 株/hm2。通过比较分析,在66000 株/hm2密度条件下,优化株行距配置确实能够起到增产的效果,这与宋凤斌等[11]和李新彦等[12]的研究结论一致。

从生育期、病害情况、植株性状以及果穗性状来看,各个株行距配置在单个性状上的变异范围较小,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是,对于株距较小的配置方式,其动态株高、病害以及部分果穗性状整体劣于株距较大的配置方式。

作物的生产是一个种群的过程[13],种植密度是影响实际产量最敏感的因素之一[14],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会促进产量的提高,但不是无限制的提高种植密度都会对产量提高有益[15]。因此,建议在筛选最佳种植密度的同时,适当更改玉米种植的株距和行距,在鄂北岗地夏玉米区,‘郑单136’品种以100 cm 等行距、30 cm株距、双株种植最佳。另一方面,随着行距的加宽,在保证玉米群体的冠层结构和根部结构的状态下,如果能合理套种一些矮秆作物,不仅可以有效保证玉米产量,还能带来更高的附加效益。

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变化取决于遗传性、环境条件和种植密度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16]。本研究只是选取了鄂北地区当前常规种植密度(66000株/hm2)进行不同株行距配置试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为此,下一步将筛选几个密度梯次,采用多密度、多株行距配置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使‘郑单136’产量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洪,王斌,李爱军,等.玉米株行距配置的密植增产效果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9):309-313.

[2] 魏珊珊,王祥宇,董树亭.株行距配置对高产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25(2):441-450.

[3] 杨吉顺,高辉远,刘鹏,等.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超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和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0,3(7):1226-1233.

[4] 姜兴芳,陶洪斌,郑志芳,等.株行距配置对玉米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3,21(2):116-121.

[5] 王向阳,孟战赢,王育红,等.豫西地区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3,21(4):94-100.

[6] 张永科,孙茂,张雪君,等.玉米密植和营养改良之研究—Ⅱ.行距对玉米产量和营养的效应[J].玉米科学,2006,14(2):108-111.

[7] 陈传永,侯玉虹,孙锐,等.密植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性能的影响及其耐密性分析[J].作物学报,2010,36(7):1153-1160.

[8] 展茗,赵明,刘永忠,等.湖北省玉米产需矛盾及提升玉米生产科技水平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4):802-806.

[9] 方遵超,李有明.鄂北岗地玉米生产潜力及配套增产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96-97.

[10] 叶长青.鄂北岗地万亩夏玉米亩产500 公斤栽培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1990(05):8-10.

[11] 宋凤斌,李晓明,朱乃芬.玉米高产群体适宜株行距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2,14(4):39-45.

[12] 李新彦,李有明,马现斌,等.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7):87-88.

[13] 赵松龄,李凤民,张大勇,等.作物生产是一个种群过程[J].生态学报,1997,17(1):100-104.

[14] Grassini P, Thorburn J, Burr C, et al. High-yield irrigated maize in the Western US corn belt: I. On- farm yield, yield potential, and impact of agronomic practices[J]. Field Crops Research,2011(120):142-150.

[15] 丰光,李妍妍,景希强,等.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1,19(1):109-111.

[16]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等.密度和施肥量对玉米品种‘龙单6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农学学报,2014,4(11):1-4.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