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多层面优化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

张吉成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学观念和模式都有很大的改变,但课堂依然是教学的最重要平台,抓住课堂,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依然是教学工作者长期的探索内容。因为抓住了课堂的构建思想、主旨内容和关键作用,也就得到了创新的课堂。

一、用历史观念构建课堂

一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行为历程,它一定要有一个主题思想,而不是知识的片段,对于初中历史课来讲,构建学生的历史观念非常重要,它是完成学科教学目标、形成学科能力、培养人才素养的前提。

1、形成历史分析意识。要从哲学和心理学的层面出发,逐步形成学生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要想获得这样的“再现”,一定要通过历史时间与空间的贯穿。若想形成这样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点的指点,善于和同学一起总结历史事件以及历史意义。

2、形成以史为鉴,塑造人格的自我修养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接触很多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有的人物情操高尚,意志品质坚毅,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又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恩来。当然也有臭名昭著的和珅、卖国求荣的袁世凯。这些历史人物,不仅仅需要我们作为历史资料来铭记,更需要通过对他们的事迹的判研和对比,树立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好的人格。

3、形成学史可以明事理的明晰能力。学生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学业,更是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对事物的正确判断,也就是明晰事理。如通过对哥伦布、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让学生知晓看待问题应一分为二;通过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懂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民大众与领导个人作用之间的辨证关系,等等。

二、用历史文化丰满课堂

1、用牢固的历史知识结构奠定学习基础。初中历史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从知识的接触、兴趣的养成,到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其中知识的稳固性是基础。学生在纷繁杂乱的历史知识片段面前,有时候是束手无策的,为此,教师授课要坚持进行知识结构整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杜绝历史知识的单打独斗,而是要将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点归纳成知识信息结构,让它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厘清学习历史事件的步骤,也就是说从事件的背景、缘由、性质、经过、结果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梳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总结规律,提高效率。

2、科学的练习和复习,提高学习效率。必要的训练和科学的复习是学历史的重要步骤。在知识训练方面,一方面包括课堂练习,从方法上可以是课前提问、每周小测、课后小练,也可以是课堂中的小比赛、小对答等,同时也要包括课下的练习,如引导预习、课后反思、小组谈论等,还包括历史兴趣小组。对于复习,教师要做大量工作,教师在主导复习时一定要站位高,知识系统性全,讲解有条理,组织复习有方法。充分的练习和科学的复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优化课堂模式,改善学习目标。教师要在思想上和新课程一致,认真学习和领悟《历史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目标,落实三维目标。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立足于借用教材,而不是依赖教材。教师在授课中,要敢于打破说教模式,逐步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课程讨论、历史讲述、分组评比等灵活多样、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进入课堂,也让观摩历史遗迹、参与历史研讨活动等课外形式辅助基本教学。

三、用历史情感延伸课堂

历史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绝不是“坚硬”的历史事实,更不是死板的历史知识,而是感染精神,塑造信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灿烂的文化熏陶艺术情怀。用历史的眼光去解读和理解文学与艺术是一种能力,也是学习历史的一个目标和层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因势利导,利用相关课程,让学生建立这种历史文化的概念。例如在学习《向人类扼杀者宣战》时,师生可以通过分析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的创作背景,了解欧洲当时的现实状况、社会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等,也可以从文化欣赏的角度来促进历史的学习和认识。这样的教学升华了课程的意义,属于终生学习的内容和范畴,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机会。

2、让历史警示发挥德育功能。通过激发学生思想情感的发散,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形成动力。如讲我国各大战役时,既有宏大场面的描述,催人奋进,.又有细腻情感的抒发,体现人性的闪光点;在讲解郑和下西洋时,绘声绘色,包含民族骄傲,让学生有很强的自豪感。这样的事例,在历史课程中不胜枚举,随手拈来,对学生的价值观、精神情操的历练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课堂的优化手段是多层面的,但思想、模式和功能是永远的主题,在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良好过渡中,只要敢于创新,善于总结,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目标。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宋庄中学)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