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寻找隐喻在文本中的微言大义——以《呼兰河传》为例谈

王琴

《呼兰河传》(节选)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学生们喜爱的一篇文章。

金色的蜻蜓,绿色的蚂蚱,满身带着金粉的大红蝴蝶,还有那棵叶子发光闪烁的大榆树……这是一个令孩子们向往的后花园。当然更令人羡慕的是后花园中那个自由自在、快乐生活的小小的“我”——在慈爱的祖父身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玩累了就睡,睡醒了接着玩。无怪乎每次教这篇文章时学生们兴致盎然,向往无限,就连我内心最柔软之处仿佛也被触动,轻轻吟唱。这篇文章勾起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情结。

然而掩卷深思,萧红写下这部分文字仅仅是在回忆美好的童年吗?仅仅是在表达对纯真快乐童年的眷恋向往之情吗?仔细回忆我们的语文课堂,似乎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的是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而忽视了文章为什么这样写。以此文为例,我们授课的重点落在品味作者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感受作者亲近自然、亲近小生命的幸福快乐和对自由纯真的童年生活的眷恋向往。那么,在30年代就因《生死场》而一举成名,在艺术创作上已经很成熟的女作家萧红,为什么在40年代全民抗战的热潮中,避开时代、社会的热点,而沉入对童年的回忆之中呢?我们的教学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知其然,还应该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如何“知其所以然”?如何打通进入文本的秘密通道?我想,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是一条有效而快捷的途径。

首先,与作者对话是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早在2001年,王尚文先生就提出将对话理论引进语文教学的领域。时至今日,对话型阅读教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它既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材、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

审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知识授受、“师道尊严”等等,学生被剥夺了种种“对话”的权利,个性、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都消失殆尽。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惟有将“对话”的权利还与学生。

在各种“对话”中,现代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读者和作者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关系。阅读因此成为作者、读者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要“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与作者对话”不仅是教学目的,也是教学途径。

其次,与作者对话是深度解读文本的要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读书方法的角度看,这句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然而从文本的特点来看,未必“言之凿凿”了。文本具有“不确定性”,作者“我以我笔写我心,我以我心抒我情”,把个人对世界、对社会的情感、态度、思考诉诸笔端,隐含在文学形象中,并不直接向读者呈现。因为创作时独特的时代背景、作者个人写作的内在秘密,以及其他各种复杂的因素,文本的“不确定性”使得文本的真正意图和深层含意往往被遮盖了起来。要想由表及里,把握文本实质性的内容,我们惟有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与作者对话。这正如孟子所说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读季羡林老先生的《幽径悲剧》,如果学生对十年浩劫毫不知情,怎能感受这株藤萝对季老的意义——“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如果学生对藤萝逃过大劫难却被砍于改革开放后,被砍于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北大燕园无所了解,又怎能体会“幽径悲剧”这一个“悲”字?如果学生对“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的季老浑然不知,又怎么与老人“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产生共鸣?又怎能感受季老“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那份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回到《呼兰河传》(节选),让我们走近作者,与作者对话。

一、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打开文本秘密通道的第一扇大门。

萧红1911年出生,1942年病逝,她所处的时代正是旧中国风雨如晦的时代。从20岁逃避家中包办婚姻毅然离家出走,到31岁客死异乡,萧红十余年的流亡生活,可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在社会动荡、国土沦丧的历史背景下,萧红与所有的国民一样,最深切的痛苦和悲哀,莫过于不自由。然而这位弱女子却以超乎常人的毅力,穷尽一生、竭尽全力地与命运苦苦作斗争,用她的文字锲而不舍地诉求着快乐、幸福、自由的生活。

再读《呼兰河传》(节选),我们的感受是不是不一样了呢?萧红笔下的那个后花园分明是幸福的乐园,自由的乐园,充满光明的乐园!分明是萧红一生都在追寻的梦!

二、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独特的身世遭遇:打开文本秘密通道的第二扇大门。

萧红的一生都在追求爱、温暖、自由和幸福,却始终得不到命运的青睐。九岁时,萧红生母病故。专制暴躁的父亲、冷漠无情的继母使萧红的童年生活充满寂寞与荒凉。成年后的萧红在追求情感的路上也荆棘遍地,充满坎坷,饱尝人生的辛酸痛苦。唯一给她带来安慰,为其暗色情感世界带来一抹亮色的是她祖父。那温暖、慈爱的祖父,是萧红记忆中的珍宝。萧红曾说:“祖父,后园,我,这三样东西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

再读《呼兰河传》(节选),你还会觉得文章只是在抒发作者亲近自然、亲近小生命的幸福快乐吗?那字里行间流露的分明是萧红对祖父的思念和感恩啊,分明是萧红对温暖、对亲情的渴求啊!

三、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的创作情境:打开文本秘密通道的第三扇大门。

1940年,萧红最终离开萧军,随端木蕻良飞抵香港,此时的萧红身心俱损,并患上肺结核。1942年1月,萧红因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病情加重,端木蕻良离她而去。1月22日,萧红叶落他乡,与世长辞。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内,远在香港的萧红,身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孤苦伶仃,贫病交加。她曾感叹:“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人在孤独寂寞、困顿窘迫之中会越发沉湎于对美好往事的回首,故乡、祖父、童年,承载了萧红生命中全部的美好记忆,成为她情感的寄托。于是,《呼兰河传》就这样诞生了。萧红借笔下的文字,慰藉一颗漂泊的心灵,让孤独的心回到故园。

只有当你读懂了萧红,你才能真正读懂《呼兰河传》(节选)。如果没有了学生和作者的对话,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个人的遭遇和具体的创作情境一无所知,学生又怎能穿越文本的秘密通道,真正领悟文本的内涵呢?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虹桥二中。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