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调查与调适

许 辉 杨洁明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摘 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各少数民族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对本民族的发展和民族文化进步影响巨大;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养成、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选择具有引导性。本文选取新疆12所高校,对新疆13个世居少数民族大学生展开调查,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通过文化教育引导,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鼓励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调适对策。以期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教育提供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文化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塔里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文化调试作用研究”(TDGJ132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文化调适研究”(13XSH002)。

作者简介:许辉(1982—),女,宁夏彭阳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

通讯作者:杨洁明(1980—),男,宁夏固原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旅游。

0 概述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青年群体中的精英,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本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在族群文化变迁、民族事务、民族文化现代化等方面具有较强影响力,社会问题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参与而破坏力巨大。新疆是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素养,决定着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走向。

流行文化也被称为青年流行文化,是指主要流传于青年群体当中,被大众接受,能够表现较近一段时间内流行趋向或当前时尚元素的文化符号代表。流行文化往往反映出某一青年群体的认知态度和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该群体的行为选择。近年来,国外反华势力、中亚恐怖势力和极少数民族分裂份子不断向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渗透,造成该群体呈现出亲英美文化,重印度文化,自我认知为中亚文化的趋向。对我国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展开调查,系统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文化现状,分析各种流行文化元素形成的内在机理和影响因素,从而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文化引导与调适提供理论支持,为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提供决策参考。

1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文化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针对新疆高校区域分布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族别、生源地、入学层次等特征,选取新疆12所不同高校。其中在南疆地区选取3所高校(塔里木大学、和田师范学院、喀什师范学院);在北疆地区选取3所高校(石河子大学、伊犁师范学院、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在乌鲁木齐地区选取4所高校(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昌吉学院);此外,选取了2所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职业大学)。上述学校的选取基本上覆盖了新疆各类高校,既具有地域的代表性,也具有不同教育层次和不同教学理念的代表性,符合本次调查的典型性要求。

共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7份,回收率99.5%;其中有效问卷542份,有效率90.79%。在调查中,各高校的少数民族同学都愿意积极参与,但部分学校大一、大二的学生受到普通话水平的限制,填写的问卷矛盾较多,不能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进行统计。

1.1 调查对象的界定

新疆有13个世居少数民族,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新疆少数民族人口为1306.7万人,占新疆总人口比例的59.9%。其中人口数量较多的少数民族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此外人口相对较少的其他少数民族有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达斡尔族等。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特征为,维吾尔族集中分布在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伊犁州、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伊犁州、博州、巴州和塔城地区;回族广泛分布在全疆各地,在北疆地区较为集中,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南疆地区,其他世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北疆地区。

本次调查结合新疆人口数量,人口比例,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和各少数民族在新疆民族事务中相对影响力等因素,确定了调查样本的区域、族别、性别、生源地等典型范围。在南疆地区的3所高校中侧重调查维吾尔族,兼顾哈萨克族、回族和柯尔克孜族;在北疆地区的3所高校中侧重调查哈萨克族,兼顾回族、蒙古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在乌鲁木齐地区的4所高校和2所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中以全部13个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

1.2 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的问卷共设置22道题目,涉及个人视角的流行文化喜好,文化认同视角的流行文化选择,信息传播视角的流行文化接触,影响因素视角的流行文化遵从。

1.2.1 个人视角的流行文化喜好

从调查来看,性格外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城市生源地的大学生相对于农村和牧区生源地的大学生更熟悉各种流行元素,高年级学生对流行文化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81.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流行文化是时代变迁的表现。乌鲁木齐地区和东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比南疆地区和北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现象的了解更多。在族别比较中,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对流行文化的接受度高于维吾尔族和回族的大学生。在性别比较中,男性比女性接受度更高。

1.2.2 文化认同视角的流行文化选择

在调查中,设置了传统文化元素比较的题目和中华文化认同的题目。96.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喜好本民族的文化,87.2%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的流行文化主要源于欧美国家。57.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欧美文化比汉文化更加先进。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认为本民族文化源自阿拉伯文化。俄罗斯族大学生认为俄罗斯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影响较大。回族、蒙古族、锡伯族和达斡尔族大学生认为汉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影响较大。86.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喜欢欧美国家的影视明星,74.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比较了解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影视明星。

1.2.3 信息传播视角的流行文化接触

调查发现,96.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因特网获得流行文化的相关信息,87.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会和同学、朋友分享流行文化相关信息。从流行文化信息源的角度来看,91.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喜欢本民族的音乐、影视、服饰、语言、信仰等文化元素。其中,89.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经常收听欧美金曲和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罗斯等语种的歌曲,看好莱坞和宝莱坞的影视作品。79.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喜好本民族的服饰。96.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想要学习英语或俄语。81.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汉语交流。

1.2.4 影响因素视角的流行文化遵从

调查中发现,教育、家庭、社交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流行文化具有决定意义。在教育因素方面,93.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会接受老师的建议,86.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校园环境使自己更加了解流行文化。在家庭因素方面,72.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文化观念受家庭影响较大。81.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兄弟姐妹会和自己一样喜好流行文化。79.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家长不会同意自己对流行文化的态度。在社交因素方面,93.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朋友对自己的影响最大。79.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公众平台是目前获得流行文化信息较多的途径。

1.3 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都能够接受流行文化。并且流行文化元素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观念的形成和接受中起主导作用。来自东疆地区和乌鲁木齐地区城市生源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文化接受度较高,对流行文化元素的认知和接受度较高。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欧美文化才是世界先进文化代表。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愿意支付额外的费用学习英语或俄语。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本民族文化认同最高,对欧美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的认同度高于汉文化。在流行文化传播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影响主要集中于网络媒体、学校教育和社交活动。

2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文化调适

2.1 加强校园文化教育引导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流行文化获得和接受主要在校园生活中形成。文化教育对其文化观念和文化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不断加强校园文化教育引导是调适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文化观念的主要途径。在校园文化教育引导的调适工作中,主要做好高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文化引导工作是重中之重。不断加强新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吸收孔孟教育思想和儒家教育思想,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在日常的文化传播中注重引导和调适。

2.2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中华文化认同感。加强双语教育,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使用能力,从而提高其语言认同和文化交流能力。广泛开展各类文化论坛和文化讲座,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传播。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提高其接受度。

2.3 鼓励多民族文化交流

鼓励民汉混住宿舍和多民族混住宿舍,使新疆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日常的起居生活中接触更多民族成员,提高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频率。举办各类节庆活动,鼓励多民族参与,提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利用大型节庆活动开展民族文化交流。鼓励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加强互动、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从而实现多民族情感交流和文化交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顾红英.流行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

[2]罗晓蓉.文化差异视阈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适[J].贵州民族研究,2011,3.

[3]南迪,李慧.论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3.

[4]胡琦,陈海燕.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J].高等农业教育,2007,4.

[5]马立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12,5.

[责任编辑:汤静]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