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萍1 周广珍2 王 晓3
1.山东费县人民医院外科监护室,山东费县 273400;2.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卫生院,山东费县 273400;3.东省临沂市费县朱田镇卫生院,山东费县 273400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4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探讨临床护理有效措施。结果 24例患者死亡4例,病死率为16.67%,其中先兆期死亡1例,早期死亡2例,晚期死亡1例。治愈20例,治愈率为83.33%。存活者平均通气时间为(12.3±2.7)d。治疗前中心静脉压为(8.9±2.7)cmH2O,治疗后为(7.9±1.7)cmH2O,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PaO2(67.89±8.45)mmHg,治疗后PaO2(94.87±9.03)mmHg,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SaO2(88.74±4.02)%,治疗后(95.23±3.87)%,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aO2/FiO2为(134.02±20.42),治疗后(260.31±26.04),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机械通气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4(b)-0044-0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于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引起的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主要原因是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病理改变主要体现在肺不张、肺水肿和透明膜形成。常规的治疗方案难以纠正低氧血症,ARDS是急性肺损伤典型表现,病程发展较快,病死率高,给临床救治带来一定的困难。患者在发病24~48h如出现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则要考虑是ARCS。目前ARDS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治疗首先是针对病因治疗,处理创伤,应用敏感抗生素,防止进一步肺损伤,同时纠正缺氧状态,采用呼吸支持治疗,改善呼吸循环。机械通气是目前ARDS最重要且无可替代手段,但如果应用不当则会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甚至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ARDS患者的呼吸机应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策略。笔者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3年5月我院重症医学科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4例,分析临床护理措施,为临床有效护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3年5月收治患者共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0年制定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1],即①有发病的高危因素;②急性发病,呼吸频数或呼吸窘迫;③低氧血症;④胸透示两肺浸润阴影;⑤临床上排除外心源性肺水肿或肺毛细血管楔压<18mmHg。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8.7±5.2)岁。原发病:重症肺炎并感染性休克7例,脓毒症5例,重症胰腺炎4例,腹部手术3例,溺水2例,严重创伤3例。
1.2治疗方法与临床观察
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炎症、感染。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给予常规心电监护、止痛、镇静、吸氧。所有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给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策略,限制气道平台压,减轻肺损伤。给予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潮气量4~6mL/kg,压力为5~15cmH2O,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肺损伤。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寻找最佳PEEP值,并且根据病情改善情况及时调整,减少对循环的干扰。密切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川穹嗪等药物联合治疗。
1.3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心静脉压、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指标、死亡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处理,治疗前后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4例患者死亡4例,病死率为16.67%,其中先兆期死亡1例,早期死亡2例,晚期死亡1例。治愈20例,治愈率为83.33%。存活者平均通气时间为(12.3±2.7)d。治疗前中心静脉压为(8.9±2.7)cmH2O,治疗后为(7.9±1.7)cmH2O,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PaO2(67.89±8.45)mmHg,治疗后PaO2(94.87±9.03)mmHg,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SaO2(88.74±4.02)%,治疗后(95.23±3.87)%,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aO2/FiO2为(134.02±20.42),治疗后(260.31±26.04),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建立机械通气
尽早建立机械通气,合理调节通气模式、参数 患者一旦确诊为ARDS,需尽早行机械通气改善低氧血症。但是ADRS患者有效功能肺单位显著减少,其不正确的机械通气容易造成相关肺损伤。ARDS机械通气普遍采用高碳酸血症策略(限制气道压或潮气量,允许PaC02逐渐升高达50 mmHg以上)和肺开放策略(机械通气时需要“打开肺,并让肺保持开放”),本院患者采用两种策略相结合。采用压力切换通气,潮气量4~6mL/kg,患者在维持有效血容量、保证组织灌注条件下,PEEP从低水平0.29~0.49 kPa开始,逐渐增加至最适PEEP。当病情稳定后,逐步降低FiO2至50%以下,然后再降PEEP≤0.49 kPa,以巩固疗效。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时的监测护理:自主呼吸存在,注意病人自主呼吸是否与通气机协调。当协调时病人常呈安静状态,相反若挣扎、躁动不安则可能因通气量不足,痰液堵塞呼吸道,或不能耐受通气治疗,应予以对症处理,可调整通气量、清理呼吸道或给予镇静药物。胸廓应随通气机的工作出现规律性对称的起伏,听诊呼吸音清晰。否则可能有气道梗阻或气道漏气等所致肺泡通气不足。如胸廓动度不一致,有可能气管插管过深进入一侧支气管,应及时矫正。若通气适当,循环功能常趋于稳定,显示肢体温暖、红润等,血压很少波动。呼气末正压通气的监测护理:使用呼气终末正压可增加功能残气量,维持终末小气道的扩张,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的弥散,并防止肺泡萎陷,减少肺内分流,使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得到改善[2]。观察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SPO2及心电变化,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压。
3.2气道护理
定时查看呼吸机气道压力,气道压力增高可能原因有气道分泌物增多、气管痉挛、气管内导管移位等[3],需要及时处理,排除原因。气道可采用加湿器,保持气道的温湿度,防止气道分泌物增多,引起气道堵塞。气囊的压力设置应小于25cmH2O,防止气道粘膜损伤,定期清除气囊上的滞留物。ARDS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护士需要及时吸痰,吸痰的指征包括: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闻及痰鸣音,且患者表示有痰,需要立即吸痰处理。吸痰时需要提供氧气,以减少并发症,吸痰后给患者摆好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另外,给予口腔护理措施,每日清洁口腔3~4次,应用药物进行局部处理,可以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4]。
3.3加强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护理
ARDS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严重,需要尽早补充营养,减少对机体代谢的损伤,根据患者病情不同情况制定营养支持方案,采用适合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外营养一般将日需营养液装入三升袋内“全合一” 输注,肠内营养支持可给予连续16h间歇管饲模式,可有效避免肺部感染[5]。ARDS患者48h内使用镇静药物和肌松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提高机械通气的效果。所以给予患者合适剂量的镇静药物,有一定程度的睡眠和清醒意识,且需要及时调节剂量,且监测血压和自主呼吸数。早期ARDS给予患者地塞米松,可以减轻肺部炎症反应,保护肺部毛细血管细胞,另外,同时需要使用H2受体阻滞剂预防消化道大出血。使用大剂量的沐舒坦可以防止肺不张和肺泡萎陷[6],抗击氧化损伤。
3.4其它护理
呼吸机长期使用需要做好消毒工作,管道、湿化罐等接头处需要每日消毒更换,冷凝水及时倾倒,严格无菌条件,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定时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所有患者均给予持续心电监护、CVP监测、24h动态心电监护、血压、血气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及病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准确记录24 h尿量及液体输入量,维持电解质平衡[7]。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不能采用语言沟通,与患者交流可以采用手势、写字等方式与其沟通护理操作,让其配合治疗。ARDS属于重症,患者多难以接受,与其沟通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性,让其了解机械通气的意义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让患者家属接受此种治疗方案的同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医生护士产生信任,积极配合治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8]。
机械通气治疗ARDS是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抢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不可或缺的步骤,尽早进行机械通气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临床需要有效的护理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因此,在临床护理上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并积极的处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且能缩短住院时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草案)[S].2000,23(4):751.
[2] 谢慧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体会[J] .广东医学,2012,33(22):3463-3464.
[3] 林秀菊.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39-41.
[4] Abde-Hom,M,Dauber A,Bauemfeind A,et a1.Derease in nosocomial pneumonia in ventilated patients by selectiveoropharyngeal deeontcomintion(SOD)[J].Intensive Care Med,1997:23:187.
[5] 刘阳.重症病人机械通气时的肠内营养支持[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48.
[6] Meduri GU,Kanangat S,Stefan J,et a1.Cytokines IL—l beta,IL-6,andTNF-alpha enhance in vitro growth of bacteria[J].Am J Respir Crit CareMed,1999,160(3):961-7.
[7] Lin X,Dean DA.Gene therapy for ALI/ARDS(J].Crit Care Clin,2011,27(3):705.
[8] 卢美秀,吴盈江,王百合, 等.最新基本护理学[M].台北:汇华图书出版社,1993:78-79.
(收稿日期:201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