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提升电动三轮车座椅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李安阳

莱芜一中 山东 莱芜 271104

摘 要:介绍了传统电动三轮车座椅普遍存在的舒适性及灵活性不足等问题。针对根本原因探讨分析,研制了一种新式可调节座椅,经过实验验证确定设计可行性高,新型座椅具备市场价值。通过推广应用,电动三轮车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电动三轮车;座椅;方案

1 概述

电动三轮车是较为普遍的人、货运输工具,传统电动三轮车的安全和保险系统尚不完善,部分部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电动三轮车的座椅即是其中的部件之一。传统的电动三轮车座椅是按照车架的高度定制而成的,不具备自由调整的功能,无法满足不同身高驾驶员的需求。并不舒适的驾驶环境和视野不足是导致三轮车事故频发的主要问题,三轮车座椅性能亟需改进。

2 技术特点

为了消除传统电动三轮车座椅的安全隐患,通过分析研究,设计出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电动三轮车座椅,该座椅主要包括车架、支撑杆、调节杆、滑动块和座板等部件,具体结构为: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分别相互对应分布地设置在车架上,前支撑杆设置为与车架铰接,滑动块设置为与后支撑杆插接,座板的两端端面部位分别设置为与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铰接,在滑动块与前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调节杆并分别与滑动块与前支撑杆铰接,调节杆与前支撑杆的铰接部位设置在前支撑杆的中间部位。可以灵活调节的结构能够完全满足不同身高驾驶员的驾驶需求。其特征为:

①在座板上设置有弧形凹槽。

②滑动块设置在后支撑杆的凹槽中并设置为与后支撑杆滑动式联接,在后支撑杆的凹槽中设置有插钩,在滑动块的下端端面部位上设置有插孔。

③调节杆设置为双头螺杆式伸缩杆。

3 设计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车架、前支撑杆、调节杆、后支撑杆、滑动块和座板,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分别相互对应分布地设置在车架上,前支撑杆设置为与车架铰接,滑动块设置为与后支撑杆插接,座板的两端端面部位分别设置为与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铰接,在滑动块与前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调节杆并分别与滑动块与前支撑杆铰接,调节杆与前支撑杆的铰接部位设置在前支撑杆的中间部位。

由于设计了车架、前支撑杆、调节杆、后支撑杆、滑动块和座板,先把滑动块与后支撑杆在不同高度进行插接,再使用调节杆,通过调节杆的长度,使前支撑杆进行转动,从而调整座板的倾斜角度并再调整高度。在座板上设置有弧形凹槽,增加了驾驶员的舒适度。滑动块设置在后支撑杆的凹槽中并设置为与后支撑杆滑动式联接,在后支撑杆的凹槽中设置有插钩,在滑动块

的下端端面部位上设置有插孔。调节杆设置为双头螺杆式伸缩杆[1]。

4 方案实施

4.1 实施方式

见图1,有车架1、前支撑杆2、调节杆3、后支撑杆4、滑动块5和座板6,前支撑杆2和后支撑杆4分别相互对应分布地设置在车架1上,前支撑杆2设置为与车架1铰接,滑动块5设置为与后支撑杆4插接,座板6的两端端面部位分别设置为与前支撑杆2和后支撑杆4铰接,在滑动块5与前支撑杆2之间设置有调节杆3并分别与滑动块5与前支撑杆2铰接,调节杆3与前支撑杆2的铰接部位设置在前支撑杆2的中间部位[2]。

4.2 试验验证

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我们对座椅进行了可靠性验证。记录座椅在不同承重、不同行驶距离下的变形情况,验证座椅可靠性。具体试验数据见表1。由试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承重达到人类普遍重量限度300kg或驾驶距离达到20000公里时,座椅仍未出现变形情况,说明设计座椅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具备市场价值,可以推广使用。

5 结束语

电动三轮车体积小,机动灵活,简便易学,但座椅结构过于简单,无法灵活调整,不能适应不同身高人员的驾驶。所以,部分人员使用时,会因驾驶不舒适,降低安全系数。我们通过改变座椅结构,提高了电动三轮车的安全和稳定性。经过设计及反复试验,这种座椅确实提高了电动三轮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孙恒,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濮良贵,陈国定,吴立言.机械设计(第九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