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真实语境辅助式教学环境构建与教学策略

郭蓓蓓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中国 北京 100015)

【摘 要】本文提出了基于真实语境的学生中心论教学模式。通过对传统虚拟语境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四个“构建”为外语教学切入点,结合高等职业外语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建立了操作性更强的,以学生中心论为基础的真实语境辅助式教学环境。通过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对课程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真实语境;环境构建;模式转变;教学策略

第二外语教学的实质是完成知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高职外语教学更是将重心着眼于创新式学习和实践运用能力。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受到新时期学习理念的冲击,传统的英语学习表现出“费时低效”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外语教学重视知识积累,不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现象。这些问题均揭示我国外语教学明显滞后形式的要求,不能满足现时代对人才“学会生存”和“适用生存”的基本需求。

传统的外语教学采用虚拟语境教学方式,即以教师已有教学经验为出发点,由教师虚拟出教学情境完成教学过程[1]。较于传统的虚拟语境教学模式,真实语境教学是指外语教学必须从自然环境中开始,以特定、真实的场合语言交际为知识互动点,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实现现实问题的解决。这种转变,既是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市场人才的要求。

1 传统外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总结

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为我国第二外语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活动进程和结构形式的稳定展开。但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学习费时低效。外语教学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大城市学校甚至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阶段,尽管学习时间长达十几年,但学习效果上却并不令人满意,“哑巴英语”的现象并不少见。1)重语法,轻交流。外语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主谓宾语法结构的学习,对语句结构的分析占用了大量学习时间,但对语言的交流能力培养关注度较低,忽视了外语的基本功能;理论对教学实践过程指导可操作性差[2];2)外语教学的理论体系近乎完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二语习得理论已相当完善,但实际教学情况与理论存在一定的差距,理论研究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有限。

从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总结传统外语教学,其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外语教学模式以粗放型为主,精细型教学为辅。现阶段的外语教学虽然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整体而言仍处于相对粗放化的教育模式,具体表现为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方法、统一评价形式等方面。众所周知,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者外语的应用,但学习者今后接触的应用领域多样,为达到培养研究+实用型的“综合性人才”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求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甚至要求多元融合性。单纯的课堂环境远不能满足知识体系的构建、累积和拓展的需求。因此,在利用网络环境多渠道多维度的接受语言交流过程中的动态认知,实现外语专业理论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习者还需对接收的刺激信息与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自我理解,通过具体化和抽象化、接收和批判的反复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再简单的将外语教学作为一个知识信息的传递和储存的过程,而是实现对已有知识信息的二次加工,完成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升华,以便获取与现有图式结构类型契合度更高的范型。教学过程应加大学生个体的重视程度,通过总结学生不同态度、性格等情感因素,建立“学生情感档案”,根据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形式,如对于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的学生,首先坚决杜绝嘲讽、打击性语言的出现,教师需通过改善课堂氛围,利用幽默小故事等措施缓解这类学生的心理戒备和不安全感,打破其心理屏障,利用小物品的奖励机制来提升其外语学习信心,这也是作为学习的最基本前提。对于心理状态积极的学生,教师在保证高质量的信息流交流的过程同时,鼓励其发挥互助活动的形式,增加其团队学习的意识[3]。

精细型外语教学是将关注度细化到学生的单一个体,根据个体的反馈信息调整相应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由传统的粗放型教学向精细化教学过渡,外语学习以应试型学习为主,应用型学习为辅。现阶段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评价体系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这种机制迫使学习者学习外语的目的指向一切以提高外语成绩为准。这种应试型学习造成外语学习不以人与人交流为目的,而以考题准确度为基础,严重偏离的语言学习的出发点。这种缺乏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导致“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要转变这种情况,必须实现应试型学习向应用型学习过渡。应用型学习是突出“主动性”要求,利用情境教学等途径,实现发现式学习,建立以语言能力为核心,以应用能力为重点,以创新能力为动力的多角度研究性学习。作为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型教学过程中,需建立“确立语句信息--设定真实应用环境--培养交流能力—纠正应用错误”的学习模式。教师对传授的语句基本信息首先进行准确的解释,如“excuse me”和“sorry”的基本词义进行讲解阐述,随后通过设定国外旅游问路的应用环境进行实际交流训练,对于误用两个单词会引起的母语国家人们误会的后果教师的反馈纠正必须明确清晰,有条理、有重心的反馈这种错误的具体信息,这种通过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生错误带来的反思远比仅通过试卷上的错误符号对学生的印象深刻,即实现从而实现由传统的应试型教学向“教”为“用”,“学”为“说”的应用型教学跨越。

学习评价以客观性考试为主,主观性考试为辅。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的发展。传统的评价机制是以规定时间、试题和答案取得的成绩作为学习成果好坏的标准。这种客观性考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生外语掌握程度,包含了一些列陈述清楚、回答迅速的正确考题。但由于客观性考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学习者可预先预计考试方式从而增加经验,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但客观性考试无法测量学习者的书面或口头表达能力,这正是我国外语教学所急需加强的方面。主观性考试是通过口语表达、论文阐释的评估途径完成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口语表达是注重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教学的评价体系,学生能够自由交谈,所谈及的能足以代表他在多数场合的讲话能力,相应评估方法可采用口语录音形式,教师在口语考试结束后,通过回放考试录音完成相应评估。布置开放性论文题目作为书面表达的测试方法,采用复式评分形式,通过增加提示句和评卷员的数量来提升评估结果的可靠性。通过以上形式的主观性考试机制,实现外语教学评价机制更加科学,培养出的学生也更符合社会需求。

2 真实语境的外语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依然体现教学者的“决定性”,过度强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决定权”完全置于教师,学生的地位弱化处理。由于“权力”的过度膨胀,受约束限制最小化,教师对自身教学质量要求的降低,最终导致教学模式的简单、粗暴化,“填鸭式”教学畸形教育模式的出现也不足为奇。

2.1 构建真实的语言文化背景

英语作为不同文化学习交流的工具,其定位决定了必须以真实的语言文化背景为基础。外语教学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干扰是交流主体的文化背景差异,体现在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干扰,学习者在接收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无意识的按照已有的文化准则和语言格式指导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这种由表层文化迁移和深层文化迁移形成的“跨文化语言失误”引起的理解和接收出现偏差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的沟通是不利的。因此,外语的教学必须加强感知目标语言的语言文化知识,加深对目标语言的文学和文化现象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搜集相关电子信息(原声电影、历史音像、报纸、讲话等),可以通过对收集的资料整理分类,将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类型和原因总结提炼,归纳出不同的文化定义、范畴和差异的具体表现,了解在礼貌用语、用餐礼仪等基础文化方面的知识,从而为外语学习提供一个完成的、真实的语言文化背景。通过这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准确定位,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完成指向性和持续性。

2.2 构建真实的情境教学课堂

任何外语教学的基础都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即教学的出发点必须是学生客观的、真实的需求。外语教学应积极实现互动式教学,根据教材中的情景,真实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环境,并设置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将教学的最终目的由完成教学任务向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一切以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包括学生探索、协作和教师指导导等行为活动都均服务于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完成和深化。实现教学从自然环境中开始,以特定场合语言交际的特征点为知识互动点,通过课堂教学的途径实现现实问题的解决。如通过假设学生会主席竞选活动来教授“what is your opinion?”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培养、锻炼他们的英语表达和交流能力。通过这种真实学习问题情境的构建,不仅顺利完成课程关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要求,而且也能促进学习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提出新的、真实度更高的问题,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过程。

2.3 构建切实可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外语教学在理论上近乎完美,但与之相对应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需完善学习过程中的相应学习资源,包括①建立校园外语学习网络资源,实现学习资源的集中和共享;②设立外语情景实验课堂,使之成为具备真实性、多样性的外语学习的演习场;③丰富教师的英语教学技巧,提升教师理论水平。通过这种将学习资源和工具由以教师为本的模式过渡到以学生为本的模式,教师仅作为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提供作为学生多种可选择、可满足学习需求途径的一种方案,由学生根据个人差异选择最优方案。

2.4 构建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试行)》规定,外语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学科规划、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与管理、教学效果5个一级指标,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种。通过包括四六级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等改革,更准确的检测学生英语能力,但由于受应试考试制约,考试成绩的附加价值不断增大。根据评价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的教育考试与评价体系”,针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体现以听为前提,以说为重点的评估体制。在现有考试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强化“菜单式”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①改革现有外语教材,开放教材选择范围,增加以国外具有权威性的英语报刊、期刊和学术刊物为课堂教材;②增加情境口语考试,如采用辩论会、外语面试等形式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成绩基数;③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阐述不同的学术观点。

3 展望

高等职业教育异于其他高等教育模式在于其突出实用型、专业型人才培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是新时代外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对“成长型人才”需求大趋势的要求,也是正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教育模式僵化而提出的创新举措。其是响应教育部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因此,坚持建构主义学习论从学习主体改革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外语教学的种种弊端和不足,提出人性化的完成外语教学过程的信息加工过程,根据学习者自身能力的差异自主学习,完成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是知识的体系化和情境化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蒋波.建构主义理论对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37-38.

[2]王旅,余杨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剖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4):13-15.

[3]张琳.建构主义理论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43+61.

[4]杨新侠.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5]赵媛媛.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及实验[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汤静]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