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非个人化”理论在《荒原》中的背离和贯彻

张迎[暨南大学, 广州 510632 ]

摘要: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把对有关文学传统、惯例和创新的问题重新提到文学批评研究的首位,其理论认为任何诗人都不能脱离诗的传统而单独具有完全意义,诗人的创作过程、表现情感具有“非个人化”理论这三方面的含义。在艾略特的诗歌写作中,尤其是《荒原》,却也明显存在着“非个人化”理论背离与贯彻的张力,面对这种事实的悖论,创作者在创作中又该如何在传统和个性之间寻求平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艾略特 非个人化 背离 贯彻

在历史长河的沉淀下,中国诗词歌赋这种诗化的文字逐渐成为华夏民族的文化荟萃,从上古的《诗经》到近现代的新月诗派、朦胧诗派,便是对这种诗歌创作风格的承续。国人在创作中无论秉持“诗言志”还是“诗缘情”的基本创作理论前提,但都是秉承了诗是对个人主观意志(诗人个性)的抒发和展现,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的引入,如一声惊雷震彻着几千年来一直处于在个人情感世界中徘徊、沉沦的大批中国文人学者。

一、“非个人化”理论的提出

(一)历史背景浪漫主义者对个性和天才的张扬,使作家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和灵感思维方式得到了极大重视。这种关注作家主体心理特征的批评方式一直延续到后来的象征主义、意象派和表现主义的文学批评中,乃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也仍然发展着这种批评方式。但是,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随着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崛起,西方文论的批评重心开始悄悄发生变化,即从以作家研究为主逐步转向以作品研究为主。如俄国形式主义关心文学文本的语言和结构,英美新批评将文学文本与作者、读者的联系截然割断,结构主义则将文学文本看成文学研究的唯一对象。研究重心的转换,不仅使批评家要关心单个文学文本的语言和结构,也要注重研究文学文本的整体形态特征和内在的完整结构,并试图建立起关于文学体系的基本模式。有关文学的传统、惯例和创新问题被重新放到了批评研究的首位,这些问题被视为对文学进行客观性和普遍性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二)正式提出艾略特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也是20世纪的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的著名诗作《荒原》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艾略特的诗论不多,但文字精要、见解独特,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艾略特在1917年撰写的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是一篇影响力颇大的重要文章,文中论述了传统对于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诗歌的“非个人化”理论,对新批评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非个人化”理论的含义

艾略特关于诗歌的“非个人化”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从诗人与传统的关系上看,任何诗人都不能脱离诗的传统而单独具有其完全意义。艾略特认为传统不是恒定不变的旧时秩序,这种秩序处于不断生成、发展以及不断被调整的动态过程之中。新作品的出现,使其他艺术作品与整体作品的关系、比例结构和价值大小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由于文学传统是理想的艺术秩序及优化的有机整体,因此,诗人要做的不是极端个性化地背叛传统或者试图消灭传统,而是要主动地去适应传统,并在有效的范围内,促进传统理想秩序的更新和发展。于是,“他就得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要做到消灭了个性这一点,艺术才可以说是已达到了科学的地步。

第二,诗人的创作过程具有非个性化的特点。艾略特举了化学上运用催化剂的比喻来说明了诗人在创作中的作用。他说氢气和二氧化硫化合生成硫酸,必须依托白金丝作为催化剂,否则,化合反应就无法发生。但在这个化合反应中,新化合物中不含一点儿白金,白金也依旧丝毫没有任何变化。诗人的心灵就类似于这条白金丝,它在创作中仅仅起着催化剂作用,是人的感觉或经验全部或部分地作为参与化合作用的元素,在心灵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诗。

第三,表现情感具有非个性化的特点。艾略特反对浪漫主义把是个性说成诗人在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的自然流露,认为这是形而上学的灵魂整体统一观念的表现。因为诗人的职责并不是去获取新奇的情感,而是将普通的寻常的情感通过艺术综合方式化炼成诗,因此,诗所表现的既不是诗人个人内心的情感,也不是诗人在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是许多经验的集中,集中后所发生的新的东西”。这些经验是“集中”起来的,而不是回忆起来的,而且这种“集中”并非是经过意识的理性思考。虽然,写诗有时确实需要自觉和思考,但下乘的诗人往往在应该自觉的地方不自觉,在不应该自觉的地方反而自觉性极强,而且诗人的个性往往表现在这两种错误的方式上。因此,“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艾略特关于诗歌的“非个人化”理论,将诗人与诗分离开来,也将文学批评的开展从诗人转移到了诗上,诗歌最终成为饱含生命的独立自主的有机整体,并因此而获得了客观意义。

三、“非个人化”理论在《荒原》中的背离

现代心理学证明,创作者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个人化的因素与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的主旨倾向,乃至文本的结构状况等不可能不发生联系。作者在创作中虽然企图摆脱个人的情绪,以便能够用一种局外人的超然状态来处理材料、控制创作过程,但事实上,该企图仅是一种主观愿望,并不符合创作实际。文学作品源于作者的心灵,是作者心灵的反映。因此,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却很难得到完整、彻底的贯彻。所以,在《荒原》的写作中,明显地存在着“非个人化”理论贯彻与背离的空间张力。

《荒原》的题材主要是男女两性关系,荒原上的人们个个放荡、堕落且不知悔改,整个荒原恍然成了一个丑恶的淫欲沸腾的世界。艾略特为何会对两性关系、两性问题如此着迷?为何令大多数人向往不已的爱情,在艾略特的笔下居然显得那么可恐和可憎?据各种资料显示,艾略特的第一次婚姻应该属于一次彻底失败的婚姻。妻子维芬性格外向、聪颖好动,却有高度神经过敏的毛病,艾略特则喜好沉思、过于严肃,两人性格实在不合,他们的结合又比较草率,再加上艾略特家人的反对,结果他们很快就陷入婚姻的困境。据北京大学张剑教授考证,在此期间,维芬还与大哲学家罗素之间有一种暖昧关系。而艾略特对此采取的态度是洁身自好,缄默不语。艾略特的嫂子曾经指出:“维芬毁了一个作为男人的艾略特,但是却造就了一个作为诗人的艾略特。”

艾略特主张创作应坚持非个人化,反对在作品中直接表现自我,在创作过程中,他总是试图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只想表现别人、描写外部世界。但是世界之大、方式之多,作家也不可能穷尽一切外在人事。他只能对素材加以选择,而作家的内心郁结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正决定了这种选择。所以,艾略特的理论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而他对两性生活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正流露出了他对婚姻的厌恶、对两性生活的惧怕,显示出了他内心中性恐惧、性压抑的心理情绪。

四、“非个人化”理论在《荒原》中的贯彻

在《荒原》的创作中,艾略特又的确是在认真地实践“非个人化”理论。那么,这一矛盾是如何解决的?经过仔细分析发现,艾略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其一,运用互文性创作方法,营造出“异口同声”的艺术效果。《荒原》全诗共引用了35位作家大约56部作品的名言佳句,内容贯穿古今、超越民族。诗人通过这种借用“他语”的方式,使《荒原》与广阔的社会、文化、历史之间形成了一种广博的“互文性”关系。虽然这种互文性关系在其最为基本的却又最为明显的意义上,为整首诗歌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叙事结构、类比象征结构,但其更为深层和重要的功能却在于将诗歌引向了一种对于“本源性”荒原的揭示和表达,亦即此类荒原并不是一种地域性或者时代性现象,而是广泛存在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和各个阶层的人们的精神世界当中,从而最终达到了一种“异口同声”的效果,也摆脱了创作中很容易迈进的“个人化”的困境。

其二,设定特殊的叙述视角。《荒原》是一首叙事诗,写的是诗人的一次梦境游历,其内容主要是诗人在荒原上游历时的所见所闻,叙事结构类似于但丁的《神曲》。在《荒原》中,帖瑞西士这个具有“本源性”的视角反过来也成了古今人类的一个缩影,他站在一种全人类的视角上,让作品获得了“非个人化”的形式。

五、小结

艾略特在《荒原》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非个人化”理论在作品中的背离和贯彻的矛盾现象,在文学批评史上是一种相当普遍,同时也是相当正常的现象。文学创作者进行文学理论建构,一般很少会去开展客观的、全面的甚至学理性的论证。作家本人的文学言论虽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参考,其言论虽然也必然包含许多真理性的内容,但万不可被作家们的言论所局限,而应持有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与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而这样的理论视野,对于中国文人来说,应会大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事实上,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特别是对“五四”之后的新月派、九叶派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作 者:张迎,暨南大学文艺学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批评与文艺传播。

编 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