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唯有真性情,方成大诗人——论郑珍诗歌中的情与爱

杨丽平[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475001]

摘要:对于宋诗派诗人来说,标签就是用典和掉书袋。很多人会觉得他们的诗晦涩难懂,但是作为道成宋诗派最优秀的诗人代表郑珍,却改变了人们对于宋诗派的看法。他的诗不只有生涩奥衍的一面,更多的是平易自然的、明白如话的、情深意浓让人感动的。纵观整个晚清诗坛,有真性情无疑是他能够从众多诗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郑珍 道成宋诗派 真性情

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日:“诗言志”,就是强调诗歌是抒发人的思想和感情的。创作的发生,不论是“物感”还是“感物”都是以人的主体作用为主的。从创作过程中的“神与物游”到将意象用文字迹化就是一个“心”化的过程。

道咸宋诗派诗人郑珍,就用心谱写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佳作。

郑珍(1806-1864)字子尹,号柴翁,自称巢经巢主,小礼堂主人,贵州遵义人。他是清代中叶一位著名的学者和诗人,生前就博得“西南巨儒”的称誉,清史稿儒林有传。他的诗歌很受时流推崇,被誉为当代“冠冕”,后世的陈衍、梁启超及至近现代的钱穆、汪辟疆、胡先辅、郁达夫、钱锺书、钱仲联等诗人学者对其诗也都有很高的评价。

郑珍生活在国弱民贫的晚清时代,地处西南的云贵地区,一辈子在贫困和动乱中度过,却乐天知命,勤奋治学。作为一个学者,他的诗歌有生涩奥衍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平易自然的、明白如话的、情深意浓让人感动的。本文拟以郑珍诗作中的一部分抒情诗为代表,探讨一下他诗中深刻的情感内涵,体会一下他淳厚质朴的真性情,以加深我们对他的理解和对诗歌的认识。

钱穆说清诗中他最喜欢贵州遵义人郑子尹。郑子尹一生都住在家乡,并未做过官,他的伟大处,在他的情味上。他诗学韩昌黎,韩诗佶屈聱牙,但他的诗中却能流露出极真挚的性情来。他诗之高,高过了归有光的散文,归有光能写出家庭情味,可是不如郑子尹写的深厚,有情味。

抒写亲属之爱的作品,在道咸宋诗派诗人诗集中也随处可见,但以郑珍的作品数量最多,感情最真实,取得的艺术成就也最高,究其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性情中人,他的心就像水中的白莲花一样纯真洁白,没有虚情假意,这点我们从他的诗文中就能体会得到。他一生的言行都践行了儒家士大夫最应恪守的典范,可谓纯儒。

郑珍是一个孝子,母亲生前,极力让母亲快乐。他在散文名篇《斗亭记》中写道:“太孺人善病而好劳,不可拂。每日暄夕佳,携妻若妹若小儿女奉孺人坐亭上。或据树石诵书咏诗。思昔贤随遇守份之遗风;或偕小儿女黏飞虫、呼蝼蚁,观其君臣劳逸部勒;或学鹊楂楂鸣,投挼花惊浅鱼:为种种儿戏。孺人虽笑骂之,而纺甎、絮檄未尝一辍手。夏荷秋兰,梅萱冬春,盖三年于此矣!”他带着儿女在母亲面前做黏飞虫、呼蝼蚁、学鸟叫、揉花投鱼等种种儿戏,只为博母一笑,其行为堪比二十四孝中的老莱子。母亲去世后,他在母亲墓旁筑了一个园居住,以便日夜守护母亲的坟茔。三年除服之后就开始写诗纪念他的母亲,尤其是到了四五十岁,年龄尽大上去,还是念念不忘他的母亲。我们可以来看一首他怀念母亲的诗,体味一下那浓浓的母子情。“桂之树,树在僦宅前。……丁酉以还食于郡,八十里岁八九旋。一回别母一回送,桂之树下坐石弦。度溪越陌两不见,母归人竹儿登篌。此景何时是绝笔,十月初四乙亥年。嗟嗟乎,桂之树,吾欲祝尔旦暮死,使我茫无旧迹更可怜。吾不祝尔旦暮死,使我自今抚尔长潸然。桂树止无情,永念对葱芊。”(《系哀四首》其-)②

郑珍那时和莫友芝一起在省城贵阳修府志,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他有时间就会回遵义乡下的家里探望母亲。每次离开时,母亲总会含泪送行。她站在宅前溪畔的大桂树下,望着儿子涉水远去,随后在桂树上划指印计儿行之日。母亲去世后,面对着这棵桂树,郑珍总是想起母亲。他有时想让它赶快死掉,这样就可以不再睹物思人;但又不想让它死,有它在,抚摸着它就想起母亲活着时的样子,潸然泪下。

郑珍不仅对母亲爱的深挚淳厚,对子女也同样爱意满满。他的亲子诗就把他对孩子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举三女》:“生与吾同日,非男意亦欢。慈母夸谢钵,独子当升官。爱总中年剧,常须汝辈看。买山思便隐,黄竹种江干。”虽然身处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偏僻落后的贵州地区,郑珍却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他身上有着深厚的儒家仁爱之心。三女与自己同日生,且自小聪明伶俐,郑珍十分疼爱,可是在她长到十七岁时,因为生病被医生误诊而早夭。三女去世时,郑珍万分悲痛,回想女儿:“过眼诗书成记诵,借灯针黹足衣裳。……指挥才念身先到,缓急常资债易逋。”(《三女黄于,以端午翼日天,越六日,葬先妣兆下哭之五首》)④女儿乖巧懂事,聪慧伶俐,让郑珍深感欣慰,可惜上天实在太残忍,早早地夺去了他心爱的孩子的生命。女儿去世后,他很长时间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时忘已死尚频呼”⑤。而“雏孙不解酸怀剧,啼绕床前索阿姑”⑥,更是让诗人倍感心痛。身处晚清的乱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生活困苦,“遭逢末世难言命,忧患平生不止穷”。诗人只好以此来宽慰自己,女儿早逝也好,不用再受苦受难了。一句“汝得九原从大母,天将何地置而翁”⑦,将诗人悲苦无望的心情升华到了极致。

亲子之爱写的如此让人感同身受,兄弟之爱写的也同样让人动容。

郑珍有两个弟弟,平时兄友弟恭,互相帮助,相处十分和谐。咸丰九年(1859),郑珍五十四岁,季弟子瑜四十三岁,因病先他而去,弟兄永别的创痛重撞咽喉,诗人欲哭无泪:“恶命平生此尽头,岂徒断手直舂喉。天心门运从何说,气涌如山泪不流。”(《二苕季弟哀词二十首》其一)⑧这二十首绝句凝集了他对季弟的深情感怀。凌惕安《郑子尹年谱》云:“先生有哀词二十首,情感横轶,声泪俱下,古今哭弟诗若此者,殆未有也。”⑨

中国自古就重视人伦亲情,亲情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然而与众多吟咏亲情的诗人不同的是,郑珍用敏感的心灵捕捉生活的细节,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清晰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似曾相识,感同身受的感觉,所以他的亲情诗才能写的如此打动人。

郑珍是个性情中人,也是个多情的人。他不但对父母、妻儿、兄弟有很深的人伦亲情,而且还有一个深埋在心底的隐情,那就是和表妹黎湘佩的爱情。

郑珍十四岁随父母迁居乐安江畔的尧湾,与外祖父家相距很近。舅父黎恂在外祖父去世后就辞官归家,带回大量书籍在家教育后辈。郑珍也从舅父学习,经常出入舅家,与小自己一岁的表妹黎湘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加上情窦初开,时间久了,亲情就转变成了爱情。舅舅虽然十分喜爱郑珍,但也许是并不知晓他和湘佩之间的感情,也许是别有考虑,所以在郑珍十六岁时把自己的大女儿也就是郑珍的大表姐,湘佩的大姐许配给了郑珍,造成了郑珍一生最深的遗憾。在那个时代,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使他们只能把这份情和爱深埋在心底,服从命运的安排,可谓“发乎情,止乎礼”,二人以兄妹之礼相待,从无僭越之举。郑珍虽然把爱深埋在心底,但还是常常忍不住伤感和痛楚,写成诗句追忆往昔,表达自己的心绪。我们拣取其中的一首来感受一下他的深情。“三杯入肚涨牢骚,禄食空知若辈高。毕竟书生成底用,挑灯醉看杀人刀。一从别尔到山城,心绪全须酒力撑。家事愁来愁国事,寒宵无寐到天明。男儿落地苦无涯,世外应知别有家。安得麻姑携手去,十洲三岛看梅花。”(《醉寄湘佩》)

梅花是二人的定情之物,当年他们曾亲手共植梅花,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二人分别后,心绪聊赖。生活的困苦,让诗人只想找个世外桃源和心爱的人携手去十洲三岛看梅花。然而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现实面前只是让人惋惜和喟叹。深沉的情思,无奈的思绪,化成诗句让人读来真是心酸。

除了亲情和爱情,在郑珍生命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还有友情,这也是他诗歌中重要的一个抒写内容。郑珍与莫友芝、赵晓峰等人的真挚友谊历来是文坛上的佳话。郑珍与莫友芝世称“郑莫”“西南二子”“黔中二杰”等,从这些称呼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不过,在郑珍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更清晰直观地感受到他们感情之深、之真。郑珍在《无事到郡游三日二首》中写道:“莫五似裴迪,邈然清妙机。喜读不急书,堆案乱不齐。兴来即相过,谈谐无町畦。清坐或终朝,不避子与妻。”二人的友谊是何等亲密真挚!

叶嘉莹说:“最好的,最能感动人的诗篇是诗人从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自身的体验所写出来的。”凹无疑,郑珍的诗歌做到了这一点。他用自己特有的生命体验谱写了一篇篇深挚动人的诗歌,让我们读来感同身受。

郑珍的同乡兼好友唐炯在《巢经巢遗诗序》中说:“可骇可愕,可歌可泣,而波澜壮阔,旨趣深厚,不知为坡谷为少陵,而自成子尹之诗足贵也。”郑珍虽然是学宋一派,但是他却能食古而化,用性情熔铸诗情,再用平淡质朴的语言,把亲情、友情、爱情抒写的可歌可泣,感人至深。

胡先骕在《读郑子尹巢经巢诗集》中说:“《出门十五日初作》一诗,叙述家人父子之乐,历历如绘,非天性纯挚者不能为,非诗人之才力过人者不能为也。尝读阮大铖咏怀堂诗,虽模山范水之佳作,美不胜收,而全集绝无性情语,因知言为心声,非可假托者也。”

道咸宋诗派另一大家何绍基说:“凡学诗者,无不知要有真性情,却不知真性情者,非到作诗时方去打算也。平日明理养气,于孝弟忠信大节,从日用起居及外间应务,平平实实,自家体贴得真性情,时时培护,字字持守,不为外物摇夺,久之,则真性情方才固结到身心上,即一言语,一文字,这个真性情时刻流露出来。”可谓是道得诗家真谛。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特质是抒情。学问和性情都是文学作品构成的重要元素。没有性情徒具学问之诗则会“死气满纸”,而无学问的性情之诗也会浅薄轻浮。诗人作诗的时候真性情是装不出来的,只有本质上的真,才成其性情流露的真诗。诗中有人,其人又是性情中人,这样的诗才是难得的好诗。道咸宋诗派推崇的诗歌的最高境界是“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有真性情是其中关键的一个质素。

郑珍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他以其创作实践践行了道咸宋诗派的诗歌美学,他的诗被学界公认为是“学人之诗和诗人之诗合一”的典范。作为一代纯儒,他笃行孔子之教,尊德性而道问学,养成并固守了他的真性情,并以其才气和性情,最终成为一代大诗人,被后世的同光体诗人奉为“不祧之宗”。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万机.郑珍评传[M].成都:巴蜀书社,1989.

[2]杨健,母亲[J].南方周末,2007-5-31.

[3]黄江玲.郑珍的诗歌美学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1 1.

[4]贺国强,学问与性情的诗学同构——论道咸宋诗派诗论[J].苏州大学学报,2006(5).

基金项目:河南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1425040

作者:杨丽平,河南大学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代文学。

编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