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生物实验与探究的思考和解决方法——动手就能创新

刘云祥

(贵州省兴义市第四中学562400)

因为实验的原因,我们要总结实验的技巧;因为探究的原因,我们要设计制作仪器和教具。实验没有技巧,实验效果难以显现;自己不动手设计和制作仪器和教具,生物学上的探究活动只能停留在表述的层次上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乐于创新、勤于动手,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目标完全没有得以贯彻。

一、实验技巧

实验教学活动中,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是很多的。例如,《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最难的不是制作与观察,真正困难的是盖玻片损坏严重,一个下午三个班的实验下来,几十块盖玻片成碎片。长此以往,谁也受不了。于是买来玻璃刀,拿载玻片来切成小块替换盖玻片,对于只用低倍镜进行观察的初中植物细胞简便而实效。问题与烦恼瞬间坍塌。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要求用咬钝的牙签轻轻的刮口腔,然后涂抹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的地方。实验教学中,虽然大家在汇报的时候都说做了做了,实际上能够观察到的很少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只提一点:改变涂抹的方式,变成如同医生制作人血涂片,从载玻片的一侧推向另一侧的方式涂抹,效果就有所提高。

如此,比比皆是。

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个只停留在教师表述层次上的实验,最多就是加入了收集和整理资料,然后直接给出结论。表面上是由于实验室没有国家标准配备的现成的仪器,实际上是没有很好的理解“创新与合作。”既然是创新,那么标准就是创新;既然是探究,那么本质上就是要探索究竟。探究过程中没有的工具,没有的仪器就是要你去想办法,此过程即是创新与探究的过程。

于是,我们在进行《测量人的反应速度》的探究活动中,同学们自备直尺,虽然长短不一,同桌就可以很简单,效果很明显的开展和完成。很多同学还因为没有能捏住直尺而相互取笑,挠后脑勺。虽然直尺的长短不同,但实验得到了很好的定性。如果还进一步想定量,也很简单,我买来3米长的卷尺3把,均匀地裁成30条,每条长30厘米,发到每一桌上,这样人人都能抓住尺子,都能读出直尺在自己眼皮底下开溜的距离。实验更加简捷精彩。

三、制作仪器、标本、教具

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教材是模型示意图的,只需要我们按图索骥,在生活中找来输液瓶、输液管、橡胶皮(可以定期更换),做出这件教具来,实验效果即刻凸显,吸气呼气时胸廓的变化一目了然,同学们也能够很清晰的看到吸气时膈肌的顶部是下降的,也很容易就明白唯有膈肌的顶部下降,才能够把空气给吸进去;反之,呼气时,唯有膈肌的顶部上升,肺部的气体才有可能被呼出去,自然生出呼吸的发生胸廓容积大小的变化相关。

闲暇之余,自己或带领学生制作标本、模型,如图我们自己制作的《鲫鱼骨骼》标本;《青蛙骨骼》标本;珍珠的形成模型。

如图自制教具探究《蚯蚓走迷宫》,通过实际的制作和实验,我们发现蚯蚓的学习能力被低估了,实际上蚯蚓只需要被电击的数次,它就产生了记忆。此后的每一次从“T”柱爬到“T”头中间时都会产生犹豫,最终选择爬向“T”头的右侧没有安装电击的地方。

运用本仪器获得的实验结论:

1.蚯蚓具有学习行为,蚯蚓对尝试和错误的记忆比相关资料中记述的明显增强。

2.蚯蚓在进行3次实验后爬行明显迟钝,其原因可能是实验中体力的过度消耗以及电击的伤害。所以探究时应该使用最小的电压。

3.虽然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但对动物自身的生存有重大意义。

说明:本着制作一个便携式的通配仪器的理念,以填补本实验在通配仪器的空白,因此,本仪器经过多次不同规格的制作和实验操作才获得现在的尺寸规格,经过实验验证,仪器具备了大小适中,方便携带,方便存放,同学围观时不相互遮挡,效果显著的特点。

如图探究《模拟保护色》的活动,简单的五色纸剪成小块,装成两瓶,再配上红绿两块布,探究活动进行的有声有色。

当作为捕食者的学生遇见成群的被捕时的食物(彩色小纸片)时的欢畅兴奋,有同学甚至把手掌当作扫帚去抢食“猎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猎物越来越少,眼前的视线变得“模糊”起来。再仔细定睛一看,与环境颜色相近的小碎纸竟然隐约在那或红或绿的布影里,保护的内涵灵光闪现,强敌环绕,充满虎视眈眈的捕食者的生存环境迫使动物最大限度地学会隐藏自己求取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先易后难的捕食过程迫使动物向着有利于自己或种群生存的方向发展。

如图,简易的装置就可以轻松探究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绕关节运动,当骨骼肌(橡胶皮)收缩时,矩形的骨骼就会被牵引骨骼绕关节(矩形的四个角)移动。手握的地方那一块骨骼就作为相对固定的一块骨骼,在它前后的两块骨骼就被牵引着围绕着上下两个支点(关节)运动了。

创新是能力的体现,创新是能力的体验,创新源于生活,创新源于教学。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