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漫谈生物学兴趣的培养

文/王新香

目前,生物知识显得越来越重要,不光高考要考,中考要考,健康、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也要使用。生命科学的知识广博而抽象,有兴趣的学生觉得生命世界奇妙有趣,充满了探究的欲望,老师一说就会,甚至自学成才。而没兴趣的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学起来不知所措,即使到高考时,硬逼迫自己勤学苦练,也收效胜微,更谈不上什么活学活用和研究了。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兴趣使人不怕吃苦,以苦为乐;兴趣使人废寝忘食,兴趣使人执着而愿意付出努力。要学好生物学,家长和教师就要注重在生活和教学中培养孩子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I.学前教育阶段,家长和幼儿教师引导孩子观察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是兴趣培养的摇篮

孩子一出生就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他们乐于观察和探索,是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机。家长可以指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一草一木,例如:指着狗尾巴草“宝宝,这是草,它长的像什么呀?”“它是什么颜色的?”“草在地下还长着根呢,根有什么作用呢?”等等,还允许孩子这边摸摸,那边闻闻,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了许多生物学知识。

幼儿园里,教师尽量带孩子们到公园、动物园里观察,例如:观察小鸟大山雀,听听它的声音,看看它的羽毛,有条件还可以摸摸它的嘴巴,哎,它吃什么呢?……在老师的轻声细语中,知识就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描绘什么,他就接受什么,就对什么感兴趣。让家长和教师与孩子们在和风细雨中感受生命的奇妙吧!

II.小学教育阶段,广泛接触大自然和认真阅读生物科普读物是兴趣培养的有效手段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扩大眼界,涉猎各类知识的好时机。小学的《科技》书,就主要是讲述生物学知识的,教师千万不要一味地照着课本讲那些枯燥的概念和现象,这样会把童趣讲得无影无踪。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植物园地,花卉园地,蔬菜园地,食用菌基地,将学生带到园中上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的学生往往是百闻不如一见,例如,讲真菌时,带学生到蘑菇房,介绍蘑菇的生长环境,蘑菇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用的孢子……学生往往百听不厌,记忆犹新。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适当时机,精心挑选一些生物科普性读本,推荐给学生阅读。有人说知识的积累就是阅读的积累。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取知识,不会感到被迫和焦虑,相反,他们感到自由和轻松。小学生也是中国目前阅读量最大的群体。教师要注意跟踪阅读进度,要安排时间师生共读,对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话题,教师应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此时的学生往往发言积极,思维活跃,不时地蹦出许多有见地的想法。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思路。交流的快乐,好奇心的满足使他们兴趣盎然。

III.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动手实验和组建兴趣小组是兴趣培养的关键

由于受考试制度的制约,生物课在初中往往成为“副科”,多数学生既不重视又不感兴趣,严重地制约了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能为高中生物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鉴于此,初中生物教学更应该“趣”字当先,学生动手实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笔者在教学第一册“观察细胞的用具”时,开展“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先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分组学习显微镜的使用,让学生自己摸摸显微镜,同时教师讲解各部分的结构和名称以及作用,接着教师在前面示范,学生在下面动手操作,练习取镜、安放、对光、观察、绘图等,学生操作得特别认真专注。课后,可以把显微镜放到教室讲台上,在不损坏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自制的玻片。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在学习脊椎动物这一章,开展“家鱼解剖实验”,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实验室中学生先观察鲫鱼的沉浮,理解鱼泡的作用,接着教师示范怎样使用解剖刀,解剖针,从哪个部位开始解剖……轮到学生自己动手解剖时,大部分学生屏住呼吸,那股认真劲儿,好像在进行一场外科手术!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校可以组建一些生物兴趣小组,如校园植物调查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给学校植物挂牌,介绍植物名称、特点、作用等,还可以开垦植物园,种植些有代表性的植物……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兴趣小组同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IV.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是兴趣培养的突破口

高中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而且知识点多,概念多,需要掌握的生理过程也多,很多问题抽象难理解。长期以来,教学中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应付高考,师生们眼中只有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好像学生们在读读背背中就可以把生物学学好,这与生物科学倡导的理念是完全相违背的。显然,学生学起来也感到吃力和牵强附会。

新课标提出的探究性学习一改以往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这就给了学生体验的快乐,主人翁的精神和获取知识后的成功感,他们就乐学和善学。笔者在高中第三册实施的探究活动之一: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情况介绍:探究活动是教师组织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学生自行分小组,制定本组探究计划(包括实施步骤,自制工具,探究目的),记录本组探究结果。中途如有疑问可咨询老师。一开始,学生很兴奋,可以到野外去啰!可以自由搭配学习啰!继而学生很迷惑,怎样抓住哪些小动物呢?什么是取样器?怎样计算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有的学生马上翻书,找资料;有的学生开始做取样器,有的学生思考怎样做诱虫器……实验室里是一片繁忙景象。老师坐镇在实验室就可以了。两天后,一张张兴奋的脸把探究结果递上来,课堂上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阐述本组计划和结果。从他们的发言中就知道教师不用重复讲那些难理解的知识点了,学生很主动和轻易就掌握了计算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方法,取样器取样法的使用,统计表的制作等技能。同时还锻练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合作精神,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学生生物学兴趣的培养,需要家长,老师、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生物教师的工作就是点点滴滴地引导学生,时时刻刻鲜活地讲解知识,使生物课堂妙趣横生。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中学)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