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于Moodle平台的中职计算机网络协作教学模式研究

党天丞

(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广东 佛山 528225)

摘要:将Moodle平台与网络协作学习模式相结合,构建了适用于中职计算机课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就构建互动式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技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实际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Moodle平台;中职;计算机基础;网络协作;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163-05

计算机基础课是中职教育核心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强调人人交互的重要性,还强调人机交互的重要性。当前,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合当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其弊端,一是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必要的互动环节;二是课堂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片面强调成绩。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更适合中职计算机课的新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网络协作学习模式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交互平台,满足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欲望,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交流协作能力。但目前大多数网络协作学习的研究都集中在中小学,对中职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探讨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中的应用,对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积极意义,符合切实的需要。近几年,国内外网络协作学习的通用型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表现在对应用模式的研究上。但所提平台多为通用性的,很少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Moodle 因其开发理念与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不谋而合, 具有强大的共同支持机制, 是一个免费、开源的共享软件, 所以将其作为网络协作学习平台具有很大的优势。笔者考虑了中职计算机课的特点,探讨了构建适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并通过实验教学验证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基于Moodle平台的中职

计算机网络协作教学模式构建

由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可知,网络协作学习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资源共享,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合作、共享共创,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建构知识。

(一)Moodle平台网络协作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以Moodle平台为支撑的网络协作学习注重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实现教育者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协作,通过讨论和相互帮助,在此基础上实现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强调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协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而知识的建构则是学生通过协作、讨论,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新的知识技能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转变,把教育资源与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排除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Johson等人研究指出,协作学习应该包含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个体和小组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自加工五个基本要素。赵建华认为,构成协作学习主要有“学生个体、协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内容、协作学习目标、辅导教师、协作学习环境”等六个因素,并对六个因素的关系作了分析。综合既有研究,笔者以为,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而言,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应该包含学生个体、教师、协作小组、学习环境、教学资源等五个因素。

(二)Moodle平台网络协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网络协作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教学系统内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怎样把各要素联系起来,实现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资源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协作学习是网络协作教学模式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根据中职以技能为重及个体发展与群体进步相结合的原则,笔者把教育资源、教师、学生个体和学生之间联系起来,并通过教学辅导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设计了以下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在这个方式下,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和学生交流组建学习小组,确定学习任务,同时,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实现学生小组内部分工。在课堂教学中,各个协作小组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通过理论验证,在辩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操作,掌握知识的应用。

在此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网络监控学生的讨论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让学生围绕学习中心内容进行讨论,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在学生协作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网络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较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协作,同时通过组内评价和个人评价,让学生认识到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教学要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在个人的学习空间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疑难问题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可以在小组讨论中作为个人的学习经验进行交流,进而通过讨论和经验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基础

协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

在实验班(实验组)与普通班(控制组)之间比较基于Moodle平台的协作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比较基于Moodle平台的协作教学模式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准备

1.资源库的建立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协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开展行动研究之前,笔者所在的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已经完成了Moodle平台的架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内容已经完全进入课程之中,网络课程框架如图2所示。其中,教学资源部分包括视频资源和文本资料两大类。

视频资源主要是教学视频和模拟操作部分,这一部分资源对于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模拟操作训练有很大的帮助;文本资料包括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学生学习经验分享,计算机基础疑难问题分析等各类资料,这些文本资料有助于学生拓展和加深知识学习。此外,教学设计和课程学习以及实践教学这几个板块中也有丰富的资源,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迅速找到想要的学习材料。

2.被试的选取

选取我校2009计应1班(共53人),2009计软1班(共49人),通过随机抽样确定计软1班为实验组,计应1班为控制组。以两个班第一学期的期末成绩作为前测成绩,分别从两个班中选出3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这30名学生中,优生、中等成绩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各占10名,并严格按成绩高低进行配对。

用Excel软件对两个班的整体、优、中、低组的成绩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平均成绩。由表1可知,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基本一致。进行差异性t检验,发现两班整体理论成绩和实作成绩双尾相伴概率P值均大于0.05,优、中、低组双尾相伴概率也大于0.05。因此,实验组和控制组整体以及高、中、低三个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被试的培训

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Moodle平台的使用方法和功能介绍,保证被试能够正确操作Moodle平台,能够在网络学习中有效地进行协作,实现学生之间交流。

4.实验材料

根据赵静超提出的“基于网络协作学习环境系统结构”模型,笔者设计了计算机基础“第三章 Word 2003文字处理应用”和“第四章 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两部分教学内容,并设计了相关的操作内容。实验组和控制组教学内容相同,并且设计的练习题目也相同,但控制组仍然按照讲授、操作的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而实验组采用“Moodle平台协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交流、协作获得操作方法和理论知识,再进行操作练习,在操作过程中也可以相互交流,教师答疑。

(三)实验设计方案

(1)自变量的操作:本实验以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作为自变量,实验的目的是要检验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积极的作用。(2)因变量的考察指标及考察方式:本实验把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作为因变量 ,运用同一套理论题、实操题分别考核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3)无关变量的控制:选取两个知识水平相当的班级,以两个班第一学期的期末成绩作为前测成绩,由同一位教师讲授相同的教学内容。(4)实验类型: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

(四)实验实施过程

试验周期为一个学期,实验组和控制组由同一名计算机教师任教,教学内容和练习作业都相同,但两个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实验的过程中使两个组的教学进度、练习、作业及教师辅导保持一致。在实验第8周和第12周结束时,分别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理论测验和实作考试,并对这两次测试的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分析与研究结论

(一)Word 2003后测成绩统计分析

1.两个组成绩整体描述性统计

从表2中可以看出,采用Moodle平台网络协作教学模式,无论是学生理论成绩还是实作成绩在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表现上都略好于传统教学模式。

在进行t检验之前笔者首先采用K-S检验分别检验两个组的成绩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实验组、控制组的理论成绩和实作成绩K-S检验的相伴概率分别为0.820和0.711,0.742和0.601,由于两组的两个相伴概率P值均大于预先规定的值(0.05),因此,实验组、控制组的两组成绩均符合正态分布。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本研究可以采用t检验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差异性检验,笔者运用Excel 2003数据分析法对理论成绩和实作成绩进行了分析,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从两个组的理论成绩t检验来看,双尾相伴概率P=0.0866>0.05,不能拒绝零假设,即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理论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实作成绩,实验组和控制组整体成绩t检验双尾相伴概率P=0.0449<0.05,因此,两个组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Moodle平台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对学生操作技能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并且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联系非常紧密,能够让学生迅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此外,网络学习能够延伸到课外,学生可以通过Moodle平台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交流尽快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在理论成绩上的差异性检验则表明,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理论水平提升与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记忆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在理论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优势,而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帮助自主建构知识。因此,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会产生差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平均分还是最高分,实验组的理论成绩都略高于控制组,可见,协作教学模式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2.两个组成绩分层统计分析

对两个组学生的成绩进行分层描述性统计,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优、中、低”三个组的理论成绩最高分和最低分都比控制组的分数略高。

对高、中、低三组的理论成绩进行K-S检验结果分别为0.921、0.847、0.755,实作成绩K-S检验结果分别为0.910、0.743、0.690,六个相伴概率的P值均大于预先规定的值(0.05),成绩均符合正态分布。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数据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知,三个层次t检验的双尾相伴概率P值均小于0.05,拒绝零假设,因此,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三个层次学生的成绩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特别地,对于“中”组的学生理论成绩和实作成绩以及“低”组的实作成绩t检验的P值都小于0.01,即在统计上呈现极其显著性的差异,可见Moodle平台网络协作学习模式更有利于中等生的学习。其可能的解释是,在分组的时候,每个小组中都有理论和实作成绩较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小组协作中担任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角色,但是由于他们的基础较好,因此,该模式对他们的影响较小。而中等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并在学习中承担重要的任务,在小组辩论中能够积极发言,他们获取知识更多是通过交流获得,再进行自主建构,从而习得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学习中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分析优、中、差三个层次学生理论成绩和实作成绩的P值可以发现,实作成绩的P值始终小于理论成绩的P值,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整体成绩P值(见表3)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但从前测成绩中却不能得到这一结论。因此,在排除无关变量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得出结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Moodle平台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PowerPoint后测成绩整体统计分析

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整体描述性统计,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表6显示了两个组理论和实作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可以看出,控制组的成绩都低于实验组。与第一次测试相比,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平均成绩都有了提高,而实作成绩比理论成绩提升幅度略高。这主要来源于教学内容的不同,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PPT的学习难度略低于Word 2003,并且学生学习兴趣也较高,因此,学习结果较好。同时,网络协作学习需要各个组员之间相互配合,通过第一轮的学习,各个小组内部基本形成了良好协作关系,能够很好地进行分工协作,因此,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用K-S检验分别检验两个组四项成绩的分布情况,实验组理论成绩和实作成绩K-S检验相伴概率分别为0.553、0.621,控制组相应成绩的K-S检验相伴概率分别为0.421、0.487,相伴概率P值均大于0.05,因此两个组整体成绩都符合正态分布,符合t检验的基本条件。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个组的理论成绩和实作成绩进行差异性分析,具体数据如表7所示。

从表7可以看出,两组第二次测试理论成绩t检验双尾相伴概率P=0.0806>0.05,不能拒绝零假设,因此,实验组和控制组在理论成绩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实作成绩P=0.0198<0.05,拒绝零假设,即实验组和控制组实作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发现,这一统计结果与第一次测试成绩的结论是相符合的。可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Moodle平台网络协作教学模式更容易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三)结论

在教学内容和测试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作成绩是不同的,并且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具体结论如下:(1)描述性统计结论。两次后测整体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采用Moodle平台网络协作教学模式无论是整体分析还是分层次分析,实验组的学生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都明显高于控制组相对应的成绩;第一次测试分层分析发现,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对中等生的教学效果更好。(2)差异性检验结论。通过两次后测整体差异性检验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理论整体成绩t检验P值都大于0.05,两个组的理论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作用是相当的;而实作成绩t检验P值都小于0.05,统计决断显示,两组实作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在实作教学方面,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学生基础分层次差异性分析可以发现,中等生t检验P值小于0.01,这显示出两种教学模式对中等生的学习影响有极明显的差异,Moodle平台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对中等生的理论学习和实作学习具有较大的帮助。分析高、低组学生成绩的t检验P值也可以发现P<0.05,因此,Moodle平台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对这两个层次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的提升都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可得出研究结论:(1)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中职计算机教学,对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2)采用Moodle平台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实操学习和知识建构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中等生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极为显著性的促进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梅.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网络协作学习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屈洁.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模式构建[J].安康学院学报,2010,22(6).

[3]韩骏,刘菁.开源的网络教学平台系统[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

[4]张慈珍,苏宝华.基于Moodle的网络协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

[5]黄荣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汪基德,张莉.Moodle国内新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09(5).

[7]潘娟,钟晓燕.基于Moodle的协作学习探析[J].开放学习,2008(9).

[8]王洪福,张家年,等.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模式转变的研究——基于Moodle平台的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0, 20(7).

[9]Johnson D W,Johnson R, Smith K.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刘春红,等,译.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1.

[10]赵建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谢良才)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