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 顾燕华
【摘 要】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供应链管理则是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把对成本有影响和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每一方面都考虑在内,在供应链关系基础上对各种活动进行整合。从供应链的角度看高校的教材管理,将原本属于高校的内部管理放到整个市场的大环境中,充分利用出版社和供应商的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同时兼顾各方的利益。实现高校教材管理者、教师、学生、出版社、教材供应商多赢的局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供应链;高等院校;教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118-03
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都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阶段,高校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我国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政治改革不仅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营造了新的环境,而且影响到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并对高等教育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变革产生了直接影响。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不仅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而且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高等教育突破了长期以来维持的小规模办学格局,在一个较短时间里步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并建立起了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改善了办学条件。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领域开始拓展,许多新的学科专业得以开办;传统的学科专业得到了改造。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高等院校加快管理创新进程,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高校教材的供应链管理不仅是为了提高高校教材管理的水平,为教学与科研服务,更是要打破高校教材管理相对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传统,更有效率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涉及一系列相关活动及企业,涵盖了从最初的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到将产品和服务交付给最终消费者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则是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把对成本有影响和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每一方面都考虑在内,在供应链关系基础上对各种活动进行整合。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要在总成本最小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小化、总周期最短化以及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以实现供应链绩效的最大化。从传统的管理思想来看,上述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总周期的缩短、物流质量的改善,必然会引起库存水平和成本的增加。然而,通过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改进服务、缩短时间、提高质量与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是可以兼得的。
高校教材的供应链从外部来看,分为出版社、教材批发商、高校教材科、货运公司以及最终用户——学生、教师。从内部来看分为教材计划、采购、教材入库保管、分类配送、开学发书及零售。高校教材的传统管理流程首先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制定下个学期的教材使用计划,查询教材库存制作教材征订单,然后采购教材,教材入库后根据教材使用计划分班配书,开学时给学生发书,开学后向有需要的教师学生零售教材,最后整理盘点教材库房,结算教材费用。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增加,教材品种、数量也在成倍的增加。存放教材的库房面积需要增加,管理教材的人员需要增加,库存教材占用的流动资金也在不断的增加之中,这就给高校教材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在保障教学的同时提高教材管理效率,降低由于办学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加带来的教材管理压力,我们要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整个教材管理工作的流程。
一、教材积压的原因
库存是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研究供应链上的库存管理,就是要研究如何按照需求合理地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量,合理配置资源,达到最低占用资金和取得最大收益的目的。库存的作用,第一是为了平衡供求关系,由于供给和需求在时间、数量、品种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必须准备一定数量的库存以避免市场震荡,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其次,是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服务水平。高校教材的库存,除了下个学期教学所要用到的教材,还有一部分是以前累积下来,不再使用的教材。造成教材积压的原因主要是:
1.教学计划调整,原先采购的教材不再使用。教学计划是高校组织教学的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新增加一些课程和专业,对一些不合适的课程以及就业率不高的专业进行删减。这些调整往往导致库存教材不再被使用。
2.教师自编包销的教材。为了创建品牌特色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各高校都会采取不同的措施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在教材订购方面,会优先选用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一般是包销全部教材或订购两至三届学生的用数量。如果编写教材的教师不再担任这门课的主讲,其他教师可能不再使用原来包销的教材。
3.学生人数变化。高校的学生人数总是处于变动之中。新生的人数有计划录取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和实际报到人数三种数字;老生的人数也会受留级、休学、退学、转专业等多种情况的影响。而根据某一时刻学生人数预订的教材,势必会因为人数的变动而有部分积压下来。
4.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自主购买教材。随着学分制教学的开展,传统的以行政班为单位组织教学、教材征订和发放的模式被打破了。选修课学生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学生可以到教材科预订教材,也可以自己到书店去购买,还可以向往届的同学借。教材实际领用人数更加不确定。
二、高校采取的措施
这些积压的教材,时间越长被使用的可能性越低,不仅挤占了库房面积,还占用了学校的流动资金。解决这些积压教材,目前高校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加强教材征订的计划管理,杜绝漏订、错订、重订和错订教材的现象。
2.教师编写的教材,通过正常的采购途径采购,不再包销。学校支持教师编写出版教材的方式,由包销部分或全部教材的方式转变成由学校牵头,组织相关专业、相关企业的技术精湛、学术领先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帮助编写者对教材组稿。专业特色、行业特点、教师科研实践经验的融入,以及统稿、终稿全面审核修改等。用智力支持帮助教师出版精品教材。
3.每学期发放剩余的教材退回出版社。由于学生人数的变动和新生报到率的不确定,教材采购数量很难做到准确无误。为了保证正常教学,教材通常都会多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在教材采购招标时,和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要求当季采购的剩余教材退回给供应商。
把剩余的教材退回出版社,这就是零库存管理的思路。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它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所以零库存管理的内涵是不保存经常性库存,是在物资有充分社会储备保证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特殊供给方式。
零库存管理思想的实质是通过不断地降低库存以暴露问题,不断地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库存由库存拥有者管理,供应链上的库存是各自为政的。高校、教材批发商、出版社都有各自的库存控制策略,由于各自的库存控制策略不同,不可避免的产生需求的扭曲现象,出现长鞭效应。高校需要的教材数量,经供应商的层层反馈到出版社那里,可能已经超出了市场的实际需要量,造成出版社的库存积压。而有些专业性强、每年市场需求不大的教材,高校需要,出版社却没有出版印刷。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活动都应该是同步进行的,高校为教学需要、根据学生实际人数采购教材,出版社根据订单印刷出版教材,供应链企业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与共享来增加库存决策信息的适时性、准确性、透明性,并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达到供应链各成员单位的无缝连接,确保库存量最大限度的降低,同时保证及时供应。
三、高校教材管理中实行零库存采用的方式
1.委托保管的方式:充分利用供应商的物流服务,由供应商代存代管属于高校的教材,从而使高校不再保有教材库存。优势是供应商利用其专业的优势,实现较高水平和较低费用的库存管理,高校不再设教材库,减去了仓库管理的大量事务,集中力量于教学管理。但是这种零库存方式是靠库存转移实现的,并不能使库存总量降低。
2.协作分包、准时供应的方式:依靠有效地衔接和计划达到教材出版与供应之间的协调,以市场需求作为整个供应链经营的初始拉动点,以市场需求的品种、数量、时间和地点来准时地组织各环节生产,前工序仅生产后工序所要取走的品种和数量,不进行多余的生产,不设置多余的库存,形成逆向的、环环相扣的物流链。出版社根据供应商汇总来的高校订单印刷出版教材,高校根据实际使用教材的学生人数采购教材,使每个环节速率完全协调,从而根本取消教材在流通环节中暂时停滞的一种零库存、零储备形式,使高校的教材剩余库存为零。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在生产与供应之间完全做到协调,不仅是一件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而且需要很大的投资。当学生人数变化造成教材数量增加时,这种方法不够灵活。
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零库存,首先需要整合供应链业务流程,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供应链中的每个成员能够与其他成员合作,传递相关信息。保有库存是对未来不可预测事件的缓冲,任何不确定性都会促使公司保有更高的库存水平,使其有更大的安全边际。这些存货增加了成本并且让供应链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变慢。当供应链的所有成员交换信息时,可以降低不确定的程度,削减存货,降低成本并提高对事件反应的敏捷性。
四、供应链外部整合的好处
1.供应链的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坦诚合作以实现这些目标。出版社出版教材,供应商销售教材,高校将优质教材发放给学生,都是为了最终消费者——广大教师、学生、科研工作者服务,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印刷出版,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2.供应链各成员共享信息,及时了解市场变化,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错误和耽误。以往出版社、供应商、高校教材科各自为政,各有各的目标和策略,相互之间信息交流不够,导致需求放大,出现长鞭效应,使教材在流通环节中停滞,造成库存积压。
3.改进的物料流动,通过协调使得物料移动得更快、更可靠。通过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及时沟通、信息共享,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情况,使教材从出版到最终发放到学生手中,整个环节更加顺畅。
4.由于教材的供需平衡,使供应链上各单位都能保持较低的存货水平,较少的管理费用,减少重复的活动,而从使供应链各成员都能降低成本。
5.供应链各成员的密切合作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交货期缩短,配送速度更快。
6.更加准确的市场预测、更好的教材出版销售规划、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更合理的优先次序等,使整个供应链可以有更大范围的绩效改进。
五、实现外部整合面临的困难
尽管整合会带来明显的效益,但是要实现外部整合还存在许多现实的困难:
1.激励。供应链的不同成员有不同的目标,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绩效给予回报。否则会使有的成员参与供应链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使整个供应链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2.信息处理。由数据的不完备或者传输的方式引起的障碍。供应链的各成员都有自己的一套信息处理程序,相互之间对接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各成员之间信息交流的及时性、准确性。
3.操作的障碍。供应链的成员采取不同类型的运作方式,而这些方式通常是不兼容的。
4.行为。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导致不同的行为。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高校的教材管理,将原本属于高校的内部管理放到整个市场的大环境中,充分利用出版社和供应商的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同时兼顾各方的利益。使得高校教材科从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真正起到监督、管理教材供应的作用,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与创新教材管理的新模式,研究与完善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和教材选用质量标准,从而使教材管理能够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使教材的出版商、供应商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占领高校的文化市场,改变教材供应淡旺季分明的现状,扩大经营范围,丰富经营品种。这是高校教材管理者、教师、学生、出版社以及教材供应商实现多赢的必然趋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沃特斯.供应链管理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王道平.供应链库存管理与控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顾燕华.高校教材的库存管理与大学书店模式[J].价值工程,2012,(20).
(编辑:秦俊嫄)